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山海关第2课时语文S版.doc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山海关第2课时语文S版.doc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山海关第2课时语文S版.doc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山海关第2课时语文S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3.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借事喻理的方法。重点语句的幻灯片。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1.教师听写词语。巍然耸立蜿蜒烽火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2.学生检查听写情况,同桌互检,教师抽检。3.今天,我们继续跟随著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板书:山海关。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教师领读第3自然段。出示句子: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你怎样理解这几句话?这几句话点出了山海关的雄伟、险要,连续几个感叹句,表现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叹,也说明作者非常喜欢山海关。教师:看来,作者见到山海关的第一眼就被它那威武的气势折服了。指名读第4、5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学生:介绍山海关的城楼特点和地理位置。山海关的城楼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雄伟、坚固。)出示句子: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这句话总结了山海关城楼的特点。那山海关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呢?学生: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这段话点出了山海关的关键位置咽喉之地。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学生默读第6、7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所想所感,需要我们重点学习。(2)哪些是作者联想的部分?学生读作者描写联想的语句。作者在这里恰当地运用了联想手法,由山海关想到了古战场,想到了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英雄祖先的英勇顽强,使读者体会到了强大的爱国情感。这就是借事喻理。那么怎样运用联想借事喻理呢?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然后围绕这个共同点展开联想。(3)教师用具体事例讲解方法的运用。(4)学生读课文第8、9自然段。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写了山海关的历史作用。出示: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这是什么句子?(反问句。)谁能把它改成肯定句?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爱国之情。3.学习第四部分。学生读第10自然段,找出哪些地方写了山海关现在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解惑答疑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赞美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祖先,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文章两次出现“好一座威武的雄关”,你是怎样理解的?文章两次出现这句话,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地点出了雄关的特点是威武,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第二次出现是在文章的第3自然段,是作者亲眼见到山海关后发自内心的感叹,惊叹它的名不虚传,赞叹它的雄伟、险要。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教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是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录山海关的局部的行文思路成文的。2.教师在讲解运用联想进行借事喻理的写作手法时,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教师要循序渐进理解透彻。1.给多音字组词。2.根据意思写词语。(1)流传的好名声不虚假。(名不虚传)(2)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浑然一体)(3)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情不自禁)(4)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连绵起伏)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每一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4.试着写一篇关于山海关的导游词,向游人介绍山海关。峻青中国作家。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人。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1945年至1948年任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记者和新华社前线记者。1948年随军南下。1949年任中南广播电台编委兼宣传科长。1952年调中南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55年到上海华东文联工作。1956年任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1941年发表处女作风雪之夜。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了许多优秀短篇小说,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激情、生活气息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黎明的河边是其代表作。小说写交通员小陈全家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故事。其散文作品也有广泛影响,有的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81年发起创办文学报并主持该报工作。现任上海作协副主席。山海关亦称“榆关”,又称“渝关”。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千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以东10多千米处。因其北依角山,南临渤海,故得名。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