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 、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二、预习与检测(一)预习内容1、商周时期我国使用的文字;2、先秦天文、历法、医学成就;3、屈原的艺术成就。(二)检测1、 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_” 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 ”,也称“ ”。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文字称为“ ”2、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朝。商朝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 个节气。3、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 。三、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列表格归纳学习内容类别时间主要成就历史地位或影响文字天文历法医学2、阅读下列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完成:(1)上述诗句的作者是谁?诗的意思是什么?(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现地有哪些风俗习惯与他有关?(3)上述材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四、测评1、今天的汉字是从下列哪种文字发展而来的( )a、甲骨文b、铭文c、大篆d、隶书2、著名的司母戊鼎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3、商代甲骨文中有许多关于天象的记录,这主要处于下列哪一活动的需要( )a、战争b、宗教祭祀c、科学研究d、农业生产4、“钟鼓之乐”盛行于( )a、商朝后期b、西周早期c、西周后期d、春秋战国时期5、小明去中医院看病,医生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为他诊断疾病。历史上最早使用词方法的是( )a、李时珍b、张仲景c、华佗d、扁鹊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始的( )a、商朝b、夏朝c、西周d、东周7、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b、商周时期c、西周晚期d、战国时期8、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的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相传在八千年前,我国就已有了历法b、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c、战国时期,我国才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