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两则 总课时 2 本课时 1-2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课时教学目标: 1、 新闻常识的掌握。 2、 文章内容的理解。3、 文章语言特点的体会。4、 新闻写作的学习。德育目标: 培养对和平热爱的精神。课时重点难点:1、 新闻常识的掌握。s2、 文章内容的理解。高效环节 教 学 预 设 时间教学生成第一课时1、 导入 1) 请同学们看“单元提示”,回答本单元作品的题材。2) 同学们能说出一二个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例吗?3)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写的两篇新闻。2、 写作背景简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国共和谈 渡江作战3、 检查预习: 1) 本文字词的检查重点掌握的字词: 鄂 豫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2) 练习一、二中新闻常识的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五结构。【背诵】新闻常识的补充: 1)新闻,又称消息,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常分为( )、( )、( )、( )四类。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2) 新闻结构五部分中的主要部分,( )、( )、( )是主要部分,必不可少;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3) 新闻的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正标题必不可少。4) 正文导语前的话是电头。(接着拿当日的报纸为例,让学生具体认识标题的种类和电头。)5、 第一则新闻的教学: 1) 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中六要素和标题、导语、主体的内容。找出本文新闻六要素:结构的主要部分:标题(正题):导语:主体:深入研讨: (方法:同组讨论,合作发言即同组成员之间发言时可以互相补充、纠正,以尽量发挥群体的力量。)a、 为什么本新闻要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b、就中路军的报道,找出它的新闻六要素。c、本则新闻的遣词造句举例: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提示:注意从斜体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d、根据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6、堂上学写新闻: (1) 标题要概括中心意思。(2) 导语要较详细概括中心意思。(3) 六要素和电头要完整。 2) 题材与要求3) 自己写为主,组员间可以互相咨询、提醒,教师巡视、指导。4) 写完后每组的新闻先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一篇在班上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写作的总体优缺点,特别指出不足的地方。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讲述有关解放南阳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二、整体感知范读课文,出示下列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在文中圈点标记出新闻的六要素。b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a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大意正确即可)b导语为“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其余部分为主体。三、重点研讨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a本文题目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文章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还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解放军的战绩?b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试概括出各层大意。 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提问,教师总结。 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守敌为什么弃城南逃。第一层为第一句话,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南阳为古宛县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在过去一年中已全部为我解放”,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去年七月不得不弃城逃窜”,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若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完成。四、拓展延伸1、两则新闻均出自毛泽东之手,学完两篇文章后,你认为它们在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何异同?2、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