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9单元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1. 2014湖南长沙模拟“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不久前做出的断言。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b. 1978年,中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d. 197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慢慢改变解析:由“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可知,该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可知,这一变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政策有关,c正确。答案:c2. 2015绍兴一中模拟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a. 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和b所述不符合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所述不符合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家庭联产承包,故选c。这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答案:c3. 2015辽师大附中模考我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找到了一条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圈地运动”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道路是()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 实施生态农业战略c. 稳定农村劳动力市场d.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解析: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和“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并根据所学可知应该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答案:a4. 2014河北保定期末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 企业融入大量外资b.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 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利用外资,排除a;b项错在“完全分离”,这与史实不符;d项是在21世纪初,时间不符。材料反映了自主权扩大后,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答案:c5. 2014广东六校联考“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a.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 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增强企业活力,第三阶段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也包括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因此,d项最为全面,c项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答案:d6. 2015陕西咸阳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a. 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b. 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d. 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把“计划”改成“规划”说明经济调控上采取了更加宏观的方式,这与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选择c项。答案:c二、提能题组(本题组分为两部分,7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3、14题为材料分析题,每题26分;总合计76分)7. 2015山东济南模拟下面是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对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建国后第一个粮食总产量高峰的出现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时期的出现与“左”倾错误有关第二个粮食产量高峰的出现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该曲线图中两个粮食总产量高峰时期粮食产值均是完全可信的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题可以采用错误项代入排除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泛滥,浮夸风严重,因而曲线图中第一个粮食产量高峰时的数据未必可信,错误。答案:c8. 2014安徽皖西联考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 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国家允许在公有制经济外存在私营经济,但“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说明此时的个体经济规模是较小的,不可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c项正确,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b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故d项错误。答案:c9. 2014浙江考试院抽测“市场与计划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上述说法与我国哪一时期的经济政策最为吻合()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允许市场经济存在的同时,加强计划经济指导,这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言论,是20世纪80年代,故c项正确;a、b两项是计划经济时期,故错误;d项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故错误。答案:c10. 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a. 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d. 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城镇化快速增长的时间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的结果。a项是“一五”计划的影响,b项发生在1992年以后,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答案:d11. 2015广东揭阳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一时期,报纸上出现大量的“推倒铁交椅”“打碎铁饭碗”“资产重组”“股份制”这样的报道,请判断这样的报道与政府哪一政策有重大关联()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改革开放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申请加入世贸组织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从“打碎铁饭碗”“资产重组”“股份制”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答案:d12. 2014江苏南京调研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阶段”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 b. c. d. 解析:由材料中“过去的10年”可知,这为1999年以后。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故答案为d项。答案:d13. (26分)2015陕西宝鸡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试点工作,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开始有重大突破。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逐步展开。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摘自中联部网站材料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是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8分)解析:第(1)问,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可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特别注意当时中外的体制差别和经济发展的差距;中心环节则是识记题;重心的变化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步骤分析即可。第(2)问,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可从工业、农业、商业(对外贸易)、科教文卫、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解答。第(3)问,考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把握1992年、1993年、1997年、2003年几个时间即可。答案:(1)背景:经过长期的政治动乱,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缓和。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变化: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2)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建设技术改造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科教文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3)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十五大就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了深刻论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14. (26分)2014湖北孝感高三统考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不同,国家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也不同,因而造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资产生的作用也都体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时期国家投资企业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及其他投资(集资、债券、股票、证券等)19531957年88.911.119581962年73.226.819631965年850.714.319661970年76.41.122.519761980年57.54.53.534.519811985年31.517.56.045.019861990年16.223.28.652.019911995年5.925.97.360.919962000年7.724.14.463.8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 资统计数典(19502000)(1)阅读上表,指出20世纪506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2)根据图表,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10分)(3)这些投资新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或机制上发生了哪些根本性转变?(6分)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问,20世纪506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依据表格数据,从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呈现出单一的特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经济建设,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但同时也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企业缺少自主权和发展的积极性。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疾控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语文成教考试题库及答案
- 易班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原理A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疆甜菜种植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合同
- 2025年贵州社区工作者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
- 浙江省高考试题及答案
- 港口督导员考试题及答案
- 水城县农机安全培训课件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 紧急采购申请单
- 全球卫生治理课件
- 工程地质学:第7章 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非洲猪瘟防控讲座课件
- 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实验的临床评估百度课件
- 预备队员考核表
- 37°球面型管路连接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