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含解析).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课时作业(6)(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7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书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b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c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魏源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析: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他已经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但并不主张以西方的政治制度取代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答案:c2“中体西用”是晚清时期流行一时的思想观点,它主要阐述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也涉及政治思想领域。下面哪一主张不能明确体现这一思想()a“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b“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解析:“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认为中体和西体只能并立,不能合并,否则两个都会消亡。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严复的观点。a、b、d都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答案:c3(2015北京东城示范校综合练习)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b“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解析:本题考查洋务思想的实践,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思想是“求富”,故a正确;b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思想,c、d是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答案:a4(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这个康有为翼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思想体系,把孔学推上国教的位置,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康有为为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家的外衣b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c资产阶级维新代表人物的阶级局限性d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论证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这本质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答案:c5(2015龙岩模拟)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民主共和是孙中山的思想,托古改制主要是康有为的思想,同时变革维新也不具有革命思想。d是梁启超的思想。答案:d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认为,“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其意在说明()a维新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b维新思想对西方思想的全盘接受c维新派随心所欲解释孔子言论d维新派借助孔子来宣传西方学说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指的是,康有为的著作孔子改制考借孔子之名宣传维新思想,d正确。维新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不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a错误。康有为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b错误。维新派属于托古改制,不是随心所欲解释孔子言论,c错误。答案:d7“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一曰人权说”体现的是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二曰生物进化论”体现的是近代西方的科学思想,陈独秀认为这两件事能给中国的社会带来新的变化,说明他推崇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答案:b8(2015辽宁五校模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a人性的解放 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c民主与科学 d平等与博爱解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的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对人性的控制,使个体的人在政治、家庭、社会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封建统治者通过这些来控制人的思想,最终达到有效统治的目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批判封建旧道德,目的就是实现人性的解放。答案:a9(2015杭州质检)陈独秀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青年第6卷1号)这段话()a倡导以民权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b主张以民主科学精神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比较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的信息可知,陈独秀认为要拥护德先生(民主),就要反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和思想文化;要拥护赛先生(科学),就要反对中国的旧文学,即以民主、科学的精神来评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因此选择b项。a项强调民主权利是进行政治变革的理论基础,材料信息没有涉及;c项与题目信息无关;d项是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材料信息没有反映。答案:b10(2015武汉模拟)20世纪初“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查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材料中的“过激伪说”应是()a民权、平等思想 b民主、科学思想c社会主义学说 d共产主义学说解析: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给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由材料中“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可以判断,20世纪初北京大学出现的“过激伪说”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答案:c11(2015江苏阜宁、大丰、茶联考)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析:考查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题干中四层觉悟的递进关系,结合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次,即可判断选择a项。答案:a12(2015辽宁大连双基测试)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指()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 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主张“民主共和”,而英国和德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故a项和c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导思想由“民主共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故b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有何不同。(4分)(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有何进步?(8分)(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材料四所述现象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6分)(4)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四则材料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第(1)问由材料一中“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这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由材料二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和“张之洞”可知反映的是洋务派的观点,然后说明不同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三中两位“先生”的信息,可知这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观点。第(3)问,根据材料四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可得出答案。第(4)问应结合四则材料来归纳。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两者本质上都是在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的束缚,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3)联系:材料四是材料三中所述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升的过程。14(2015江苏徐州高三摸底)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断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出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4分)(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8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第(1)问回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回答第一小问,回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解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材料中对国人觉悟的认识入手,可知国人觉悟经历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