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14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衙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解析:扣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出现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答案:a2.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解析:由材料信息“旁通巴汉,前指闽越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可知唐朝交通四通八达,“交货往还,昧旦永日”反映商贸往来频繁,正是发达的交通推动商贸发展,d为正确理解。a“政府重视”材料无法体现,b不符合唐朝史实,同时材料也未体现,c对材料理解片面,“天下诸津”包含内河和海运。故a、b、c排除。答案:d3.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b宋朝统一全国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解析: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宋代的这些大都市均为商业城市,并非因为农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a、b、d,选择c。答案:c4.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d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政策影响了城市建设,由于宋代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导致地方财力有限,城市相对简陋。答案:c5.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三年(997年)2 408.11 567.36040天禧五年(1021年)2 641.23 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 021.35 117.22872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在三列数据中,关键是第三列。可以看到,非农业税的比重越来越大,可知a正确。b说法本身是错的,北宋只是“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并没放弃。c说法也错,宋代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是放松的。宋代虽有边境战争,但从第一列数据可知,只是有起伏,不能说“严重阻碍”,故d不正确。答案:a6.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b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普遍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解析:由材料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可以看出,在古代如果不勤俭持家,土地和财产有可能被“势家”所侵夺,说明中国古代社会中土地兼并现象比较普遍。答案:b7.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戴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受到阻碍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b、c不符合史实,也都与题意不符。答案:d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因)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据此推断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a商业容易脱贫致富,是本业b农业不如工业,工业不如商业c西汉重农抑商任重道远d商业虽然为末业,但有助于百姓脱贫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反映了司马迁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对发展工商业的肯定和支持。答案:d9.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坊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该地民族资本相对发达该地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该地国内外市场广阔a b c d解析:从材料“雇工达千人”反映的是雇佣关系,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故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芜湖浆染业发达,说明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故正确。因此b正确。民族资本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明朝实行闭关政策,故不正确。答案:b10.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b“海禁”政策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政治权力型经济”是指通过行政方式确立的经济政策或经济发展方式,由此看出a、b、d均符合题意。c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民间出现的。答案:c11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工商皆本b海禁和闭关锁国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解析:本题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为切入点,考查阐释历史事物能力。关键信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注意题干问题是“采取的政策”,题干主要针对外贸问题,因此,b正确。答案:b12.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道:“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a海禁政策的必要性b海禁政策的恶果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解析:关键信息: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可知题干论述的是海禁政策的后果,排除a,b正确;c没有抓住题干的主旨;d未能反映。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材料二“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及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及经济政策。第(1)题根据所学列举商业发展的事例即可。第(2)题中第一问据材料找关键词句可以概括出二者的关系。第二问实际是考查唐及其以后城市发展的表现,根据所学从坊市的界限、草市的出现等方面归纳。第(3)题中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经济上虽受到限制但并未完全禁绝,思想上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流少,仅限于知识分子和传教士。第二问实际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根据所学归纳即可。答案:(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2)关系:“市”从属于“城”;“城”的分量大于“市”。演变:唐朝时,在坊市制度下,“城”“市”分开,但“城”外出现草市;到宋朝,“城”“市”界限打破;明清时期,市镇出现,突破“城”与“市”的限制。(3)经济:虽严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但私人海上贸易频繁;思想:思想文化交流较少,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和传教士。评述:使中国丧失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动工业化的契机;阻碍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解析:第(1)题概括材料一,管仲的经济主张是重农抑商。理由是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第(2)题分析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现象是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产生的根源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第(3)题概括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面解析贵州省公务员面试题库:从这里找到方向
- 新时代生物医药人才储备计划:怒江疾控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神东煤矿面试实战模拟题库: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
- 高科技行业求职必 备:导航类面试题库分享
- 湖北B类面试题库及答案:职业发展与面试技巧实战训练
-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面试题库
- 疾控系统面试官方题库:临床医学专业考生必 备
- 行业精英面试实战技巧:玖龙纸业面试题库全解析
- 客户服务岗位面试题库
- 00后女孩摄影课件
- 免疫05-第五章-免疫凝集试验
- 2025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919机组培训-导航系统
-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设施计划
- 保险投诉处理培训
- 2024年度礼品设计创新研发合同3篇
- DB43T 1393-201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验收标准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
- 医疗器械销售代表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2025年
- 村庄保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VTE防控管理相关制度(VTE患者管理与随访的相关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