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时双基练25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广东十校模拟)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全新的创造”是指有别于以往的思想观点,是这一时期全新的创造,依据所学可以看出这是指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答案b2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解析据题干可知,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克服私欲归于“仁爱”,后半段所说的“克己复礼”指的是“克服私欲也就能复归于天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一致,但是受到后天欲望的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选b。答案b3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b格物才能穷其理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解析理解题干的内涵,题干大意是克制私欲就能复“礼”,这样就“事皆天理”,德也就归于自身,这就是为仁,故d正确;a、b、c在题干中无从反映,排除。答案d4“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格物致知”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据题干材料,材料含义是要穷尽天下之物,探寻其理,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探寻“天理”途径,即格物致知,故选b。a、c、d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b5(2015广东三校模拟)“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解析据材料中“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可以说明,这与理学重忠孝、讲廉耻的气节相一致,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故选d。a说法与题干不符;b、c片面或者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d6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道:“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观点 ()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解析理解题干材料,材料认为理学“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说明材料认为理学空谈误国,但很明显材料没有认识到理学的积极意义。比如励气节、提高社会责任感等,故选c。答案c7(2015徐州高三期中)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解析宋代理学兴起,强调人们要遵守封建纲常伦理,对妇女束缚非常严格。特别要求妇女遵守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故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正确。答案c8(2015宝鸡质检)下列言论与李贽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b“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c“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d“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解析解答本题注意迁移李贽的思想主张,分析选项言论,a表达了“人人皆可以为圣”的圣人观,否定理学家宣传的传统神圣观,符合题意。b、d均强调“良知”,属于王阳明的观点;c是对孔子的尊崇,李贽反对将孔子奉为神圣,排除。答案a9(2015贵州七校高三联考)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下列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意识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思想。结合题干材料可知,黄宗羲认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建立都是为帝王加强统治服务的,没有一项是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因此他认为应该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为天下人立法,答案为c。答案c10(2015衡水中学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a鼓励发展私欲 b突出个性自由c主张实行分封 d反对理学禁欲解析顾炎武论证了人的私欲产生的合理性和古圣先贤满足人的私欲形成天下之公的努力,是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否定,d项符合题意。“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举例说明古圣先贤满足人的私欲的做法和目标,并非是鼓励发展私欲和实行分封制,排除a、c两项;材料论述的是对公私关系的处理,不涉及个性自由的问题,排除b项。答案d11(2015衡水中学模拟)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a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c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解析顾炎武批判王学与孔子之学的宗旨相违背,认为王阳明的学说偏离了学以致用、关心国家政治的儒学传统,故答案为b。答案b1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选a。b不能体现“异质”,c说法不正确,d夸大了明末清初思想的影响。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三者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韩愈原道材料二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攻之暂破而愈坚,扑之未灭而愈炽。遂至于无可奈何。是果不可去邪?盖亦未知其方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此自然之势也。 欧阳修本论材料三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朱熹答陈卫道(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12分)(2)材料二中,欧阳修是如何看待佛、儒关系的?(8分)(3)材料三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题第一问回答儒家在秦代、汉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第二问从三教合一的角度来思考。第(2)题从“佛法为中国惠千余岁”“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今一介之士知礼义者,尚能不为之屈,使天下皆知礼义,则胜之矣”的信息分析概括。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从理学的形成角度来思考。答案(1)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失去原有的统治地位;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2)欧阳修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化大有危害,儒学远胜于佛学;只要光大儒学,最终能够战胜佛学。(3)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学。影响:朱熹吸收佛学的部分内容,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14明末清初的反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看法与自由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两情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明理学家观点与李贽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主题与原因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2)概括指出这段材料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8分)问题三影响与来源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论,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3)有的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影响很大,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也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作用有限,西方民主思想的中国化才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明理由。(10分)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第(1)题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人尽皆知,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浪漫爱情故事的不同看法。回答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时,要注意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联系。第(2)题的第一问主要是分析材料信息,提炼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第二问要结合所学政治史、经济史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注意表达要严谨和规范。第(3)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无论赞同哪一种观点都要紧扣是否“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进行分析,说理要透彻,论述要严谨。答案(1)宋明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强化,理学家极力强调妇女要保持贞节;用三纲五常来维系专制统治,压制人的自然要求,因而理学家反对卓文君的爱情追求。明朝末期,在商品经济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人性解放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李贽主张追求幸福的生活,因而他肯定卓文君的爱情追求。(2)主题:黄宗羲认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主张“无君”。原因: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全面强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冲击。(3)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虽然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并未在当时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平面设计基础》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儿童心理医师资格考试《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消防设施检测合同协议2025
- 商铺共管经营合同协议2025年
- 内容付费平台合作合同协议2025年规范
- 2025年电子劳动合同签订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带灯吊伞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健身房会员管理外包合同协议2025年版本
- 处理工程材料合同范本
- 国际黄豆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输液港维护操作规范、操作流程
- 客服服务标准化操作手册
- 农村房屋交付协议书模板
- 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 中国古代历法课件
- 超市融资方案(3篇)
- 2025-2030中国码垛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DB32/T 3935-2020堤防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 陆上风电场工程可研设计内容及深度规定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