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卷4.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卷4.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卷4.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卷4.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滚动检测卷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滚动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4咸阳模拟)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a岩b岩c岩 d岩2类岩石转化为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岩浆侵入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12.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是喷出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是侵入岩。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a项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类岩石为变质岩,三类岩石变成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d项正确。答案1.a2.d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3主要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 b乙和丁c丙和丁 d甲和丙4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溶蚀作用,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b前者为风力沉积作用,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c二者均为受流水侵蚀作用d二者均为受风力侵蚀作用34.解析从图中可知甲为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乙为峰林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丙是褶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丁是峡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3.b4.a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如图)。据此回答56题。5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6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a生长边界 b陆地边界c消亡边界 d海洋边界56.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的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可判断,图中所示板块为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再从图中板块的轮廓可知,m小板块属于印度洋板块。第6题,根据板块边界的受力方向可知,图中板块边界属于生长边界。答案5.c6.a(2014北京模拟)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 bc d8图中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 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 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78.解析第7题,图中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第8题,图表示岩浆岩的形成,经图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答案7.c8.c(2014福建七校联考)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av型谷 b冲积扇c河漫滩 d三角洲10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 b只有c只有 d910.解析第9题,h位于河流流出山谷口的位置,应是冲积扇。第10题,从x到y等高线变得稀疏,海拔降低,坡度变小,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流变宽。答案9.b10.d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地理位置 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 d下垫面状况1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哪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 b植被c地形 d河流1112.解析第11题,各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第12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答案11.a12.b(2014福州质检)如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回答1315题。13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a bc d14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c针叶林 d阔叶林15图中与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太阳辐射人类活动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地形起伏d地表径流土壤性质1315.解析第13题,位于低纬度,干燥度最小,可能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影响最大。第14题,该地位于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为亚寒带针叶林。第15题,为热带荒漠,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为温带荒漠,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答案13.a14.c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发生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6分)(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6分)(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发现b山山势高耸,请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由a区域两侧的海拔高度及a区域有火山喷发可知a区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第(2)题,庐山属于断块山。第(3)题,b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答案(1)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位于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3)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因此形成山岭。17(2014福州模拟)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22分)(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指出各要素的表现。(8分)(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4分)(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0分)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的大陆性强,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与植被的破坏有关。第(3)题,第(1)题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第(2)题反映了某一要素变化对整体的影响。答案(1)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水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