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一讲考题演练(含解析)岳麓版考题演练跟踪检测区【高考题组】高频点1 新航路的开辟考情统计3年5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3)考题汇总2014天津t32013上海t132014广东t39(1)2013江苏t142013安徽t20命题分析近三年的命题点:1.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姓名、国籍、支持国家等。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如对西班牙的影响。1.(2014天津文综t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解析】选b。南美洲东部地区是巴西,1500年西班牙并未在此建立殖民地,由此可知a不正确。16世纪初期,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殖民统治,至今葡萄牙语仍是巴西的官方语言,故b正确。荷兰的势力在17世纪达到鼎盛,曾在1624年、1630年控制巴西,c可以排除。英国崛起于17世纪,称雄的时间要晚于荷兰,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d错误。2.(2013江苏单科t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解析】选d。1600年到18世纪,黄金大量涌入西班牙,导致出现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价格革命”,冲击西班牙封建制度。而西班牙在这一时间段之内没有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更没有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故a、c错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始,故b错误。3.(2014广东文综t39)(节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解析】本题第一问要依据材料中“智慧成就”“教育”“学者”“科学”“知识”“思想自由”等信息归纳“角度”。第二问要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不同史观来评价“地理大发现”。答案:(1)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备选真题】1.(2013上海单科t13)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a.b.c.d.【解题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再现新航路开辟的史实,代表发现美洲、代表环球航行、代表到达印度。【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先人开辟的航路,越过非洲最南端,沿着非洲东海岸北行,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故选c。2.(2013安徽文综t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解析】选b。a中基督教于11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形成,与图中的信息不相符;c与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和扩张疆域不符,其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7年到476年,疆域主要是横跨欧亚非,而图中有美洲;d“日不落帝国”形成是在18世纪后期,与图中信息不吻合。b第一幅图是中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世界;第二、三幅图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世界;第四幅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世界。高频点2 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情统计3年16考工业革命的背景(3)工业革命的成就(3)工业革命的影响(10)考题汇总2014江苏t23,2013天津t14,2012安徽t202013天津t4,2012江苏t14,2012天津t82014四川t10,2014浙江t21,2014福建t19,2014课标全国文综卷t33,2014四川t11,2014北京t37(2),2014四川t14,2013北京t16,2012福建t21,2012山东t16命题分析近三年的命题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条件、成就。2.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3.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的贸易政策、工业革命对西方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影响。1.(2014课标全国文综卷t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解析】选a。由题干提供的历史情境可知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变化,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是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之一,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材料中并未体现妇女解放,而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b、c不正确。家庭手工业至今依然存在,只不过不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d不正确。2.(2014福建文综t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发现,铁路火车把乡村的人们不断地带入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的城市,这正是城市化的表现。故选c。高频点3 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情统计(3年10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成就)(6)考题汇总2014海南t28、2013山东t29(1)2014江苏t17、2013山东t29(2)2014浙江t20、2014北京t37(2)、2014四川t14、2012北京t20、2012福建t21、2012天津t14命题分析近三年的命题点:1.以德国为例研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3.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的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4.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1.(2012北京文综t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b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3万增加到20万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与历史结论逻辑关系的正确理解。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实际上是维护债权人利益错误b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城市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与城市化两者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错误c1860年俄国还是农奴制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占主导错误d20世纪初,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正确2.(2012福建文综t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解析】选b。图示信息中的两项指标可以整合为英国19世纪40-70年代出口数值的显著增长,结合所学英国19世纪中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判断其出口显著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实现了工业化,对外贸易推行自由化。据此可以判断b最符合题意,a、d与时代特征不符,c仅限于生产技术革新,与题意不符。(2014海南单科t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的改革”“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并结合英国工业化特点,从改革、资本积累以及政治条件等角度概括特点。第(2)题,依据材料一中“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以及材料二中“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等信息,从政治条件、资金获取、交通运输以及科学技术等角度来归纳原因。答案:(1)自上而下推行改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主要依靠内部进行资本积累;缺乏有利的政治条件。(2)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市场和制度保障;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交通运输与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高频点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情统计3年8考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的史实(3)殖民扩张的影响(3)综合考查殖民扩张(2)考题汇总2013北京t142013福建t222012重庆t202014四川t142013广东t382013安徽t202014山东t392014北京t37命题分析1.荷兰、英国对外扩张和掠夺及殖民争霸的史实。2.全面分析和评价殖民扩张对西方社会转型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综合分析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1.(2013福建文综t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解析】选b。纽约先前称为新阿姆斯特丹,原是荷兰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的重要据点,在英荷战争失利后割让给英国并改称纽约,显示了英国在殖民利益争夺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再结合漫画内容,可知英国通过对荷兰海上航运业的限制以压缩荷兰的海外殖民利益空间。故只有b最符合题意。2.(2012重庆文综t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解析】选c。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积极进行海外扩张,c正确;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是在伊丽莎白时代之后,a错误;英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两人的思想主要产生于伊丽莎白时代之后,b错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等,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错误。【模拟题组】1.(2014乌鲁木齐模拟)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a.东西半球平等的交流b.欧洲工业文明的到来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d.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解析】选c。地理大发现使西欧国家走上殖民扩张之路,导致东西半球不平等,故a错误;新航路开辟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故b错误;“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说明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故c正确;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d错误。【拓展延伸】辩证分析哥伦布对美洲的影响(1)哥伦布将美洲纳入了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大家庭,对人类社会交往做出了贡献。(2)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也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对其评价可以从“进步和非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即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之上的客观历史进步性。2.(2015湖州模拟)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a.商业资本的发展b.航运中心的改变c.海外市场的扩大d.货币地租兴盛【解析】选a。题干中“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指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价格革命使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故a正确。b、c错误;货币地租在新航路开辟以前就非常普遍,排除d。【加固训练】(2014徐州模拟)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所谓的“地理大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解析】选b。“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只体现出对西欧的影响,不符合题干“双重的结合”的意思,a错误。新航路开辟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商品贸易,开辟了西方殖民者对世界的掠夺,b正确。资本输出属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侵略的特点,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民主扩展和科学传播是在17-18世纪,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d错误。3.(2015吉林摸底)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d.工业革命的促进【解析】选c。从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遗留物,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可以看出最主要原因是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a、b不是主要原因,d时间不符,均排除。【加固训练】(2014龙岩质检)1602年建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力。该公司的历史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解析】选b。东印度公司建立时间大大晚于新航路开辟,a错误。材料展示了西方殖民扩张中独特的组织形式东印度公司,故b正确;c、d对应的时代,荷兰霸权已经衰落,故其不能反映这个时段的历史,故c、d错误。4.(2015贵阳摸底)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职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解析】选a。依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对工人的规定很苛刻,a正确;b是材料一个方面,不是对材料的整体阐述,排除;c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工厂的规定,没有涉及工人的实际工作状况,d错误。5.(2015昆明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芟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苞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材料二不可避免地、无意的、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也在同时继续着。由于19世纪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并越来越密集,咖啡锈菌和根瘤蚜虫等害虫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霍乱从孟加拉湾附近的原生地成功逃逸,并在19世纪初成为全球性的灾害。19世纪末,一种对牛来说极为致命的病毒牛瘟病毒蔓延到了非洲东部和南部。在那里消灭了高达90%的牛群,使牧民们一贫如洗。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员的数百万士兵和水手被轮船带到了世界各地。他们传播了一种流行病毒,导致了2 000万到6 0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人病死于印度。因这次大流感而丧生的人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多。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扩大的原因,并谈谈你对物种交流的认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关键词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从美洲作物的传入、美洲作物的适应性、社会环境等角度回答原因。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农作物种类、粮食产量、人地矛盾、饮食结构、人口、农业发展、生态等角度回答影响。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关键词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从物种交流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战争与人口流动等角度回答原因。第二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物种交流的必然趋势、物种交流影响的两面性、物种交流的应对等角度回答认识。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性较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