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讲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讲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讲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讲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讲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韶关十校联考)18751876年,上海的英国领事报告说,“绿茶的内地捐税至少比出口关税高出将近1倍一担茶叶从绩溪运到宁波,须纳税3.5两”,同时,“印度政府对出口茶叶不征任何关税,日本政府的茶叶也不过是每担1元”。这种情况的产生说明()a.印度与日本比中国政府更重视茶叶b.中国茶叶将无力和日、印茶叶竞争c.印度和日本政府鼓励倾销本国茶叶d.说明中国的茶叶比日、印的质量高【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内地捐税至少比出口关税高出将近1倍”“印度政府对出口茶叶不征任何关税”等信息可知,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上价格处于劣势,故选b。印度和日本政府的态度、中、印、日茶叶质量比较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c、d。2.(2015山东名校调研)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解析】选b。材料只是提及棉纺织品进口情况,“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从“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来看,洋纱的进口增长远远超过了洋布的进口,由此表明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依然保持一定水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中国棉纺织业的情况,难以看出是否发展,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尽管逐渐解体,但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完全解体,故d项错误。3.(2015皖南八校联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解析】选d。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影响,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发生于十九世纪末,而李鸿章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行动是洋务运动期间,故b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中国“受人凌辱之原因”,与挽救民族危机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从材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意识到通过发展工商业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4.(2015驻马店模拟)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b.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c.重视商品生产d.反对官员的贪腐【解析】选b。a项符合史实,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悉照买卖常规”,反映出洋务派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b项正确;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摒除官场习气”,强调反对以官僚作风开办企业,与反对官员的贪腐无关,d项错误。【加固训练】(2014长春模拟)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从根本上反映的是()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晚清官员对创办近代工业的畏难情绪c.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d.人们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同【解析】选a。解读题意可知从广东(粤人)到两江闽浙再到河南(河洛)对机器的认识程度不同,反映出近代工业分布由沿海到内地逐渐减少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员的畏难情绪,故b错误;洋务派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早在19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与题目时间1893年不符,故c错误;材料主要讲人们对机器的认识,而不是对近代化的认识,故d错误。5.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受外国资本控制c.是洋务派开创的近代民用工业d.已是近代性质的企业【解析】选d。题干中没有涉及“发昌号”建立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错误;材料中没有外国资本的信息,故b错误;题干中没有介绍“发昌号”由谁出资建立,无法得出是洋务派开创的,c错误;由题干中“机器车房”“有小火轮出售”等信息可知,“发昌号”采用机器生产,且产品流向市场,d正确。6.(2015邯郸摸底)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这反映出该地区()a.棉纺织业为主b.工业门类齐全c.地理位置优越d.自然经济解体【解析】选b。依据“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可知b正确。棉纺织业是否为主,地理位置是否优越,自然经济是否已经解体,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a、c、d。【加固训练】(2014汕头模拟)清政府曾颁旨宣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这表明()a.清政府阻挠民族工业发展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日益贫弱c.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清政府对工商业态度的改变。原来“视工商为末务”导致日益贫弱,因此要求“变通尽利”。并不是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a错误;材料与洋务运动无关,b错误;由“视工商为末务”到“变通尽利”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代议制,d错误。7.(2014潍坊模拟)“这种不是来自古典时代的商人,也不是来自买办和洋务前辈。他们是用企业来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政治理想的工具。”材料描述的是()a.收回利权b.实业救国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解析】选b。从“用企业来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政治理想的工具”可知是用企业来实现政治目标,b正确;“收回利权”题干没有涉及,故a错误;“戊戌变法”是政治改革,与题意不符,c错误;清末新政有兴办工商业的内容,但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想政治,d错误。【拓展延伸】实业救国的进步性实业救国思潮是作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封建王朝出卖民族利益的对立物出现的,对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8.荣氏企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企业。1912年后,荣氏企业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促成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因素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国民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自身管理有方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a.b.c.d.【解析】选a。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12-1915年”,错误;1912-1915年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战争对面粉、棉纺织品等需求量激增,正确;由题目中的信息“荣氏企业不失时机抓质量、创名牌”可知正确;由题目中的信息“抵制日货爱用国货”可知正确,故选a。9.(2014重庆五区模拟)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由“黄金时期”转为萧条的原因之一是()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解析】选c。解题关键是提取有效时间“1925年”和信息“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应用排除法,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a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与材料中的战乱不符,b错误;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与材料不符,d错误;1912年至1927年,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影响中国经济发展,c正确。10.右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b.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c.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d.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解析】选a。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是在民国初年,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b错误;c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d是客观原因,d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对日本的经济扩张起到抵制作用,a正确。11.(2015昆明调研)1931年,国民政府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日本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中,棉库绸的税率提高800%,毛织品提高200%,纸品提高8%到20%,人造丝、鱼类、烟草和煤的税率也有大幅提高。实施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发展b.以经济手段应对民族危机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冲击d.增加财政收入以全力剿共【解析】选b。联系1931年的史实,可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民政府提高日本进口商品税率实质上是抵制日货,这是用经济手段来反对日本的侵略,b符合题意。12.(2015湛江调研)下表是国民政府1946-1947年对外贸易数额表(单位:千美元)年代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入超值1946650,890178,687472,2031947900,222537,411362,811当时大量涌入中国的外国商品主要是()a.美国货b.德国货c.英国货d.日本货【解析】选a。抓住题干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使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美国资本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故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德日法西斯,故b、d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力量,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014龙岩质检)(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丰富的粮产,曾是江南成为基本经济区的一个主要原因。北宋以后,据称京师漕粟多出东南,而江浙居其大半,南宋时更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从此江南就成为中国稻谷的主产区之一。但是近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地位开始下降在江南经济中起到这种带动作用的不是粮食,而是其他产业,特别是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当然还有来自西方的其他产业。根据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变化等整理材料二江南地区的古代棉纺,多是家庭妇女晚上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借着月亮的自然光工作的,这种情况在近代上海有了很大变化,有巨大厂房的生产车间,很多纺织女工集中在一排排的现代化纺织机械前工作,和古代织布机几天才能生产一匹布不同,近代纺织机器几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匹布。根据江南纺织业变迁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与近代江南经济结构的各自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和近代江南手工业的不同之处。(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江南社会经济发生变化的背景。(4分)【解析】第(1)题从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及相互关系等宏观角度,进行古今对比,从而找出其特点。一个是自然经济,一个是多种经济要素并存,进而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同。第(2)题可从规模、技术、条件等微观方面比较。第(3)题联系时代特征及相关重大事件进行关联分析即可找出变迁的背景。答案:(1)特点:古代江南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与农业密切相关;近代江南经济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影响,出现了独立的近代先进工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发展起来。(12分)(2)不同:古代手工业规模较小,生产条件简陋,科技含量较低,以手工为主;近代工业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采用机器生产,生产力较为先进。(8分)(3)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4分)14.(2014淄博模拟)(28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 65369 564474.7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 0476 766330.5缫丝业出口量(担)3 0394 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 56945 278117.4内地丝车数(台)7 94329 270368.5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水泥业产量(吨)68190279.4机械采煤业产量(吨)89145162.9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进口商品时间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030.714.315.022.362.785.019101.516.017.517.065.482.4出口商品时间原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417.211.932.96.8191039.10.713.114.728.38.0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12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