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夏商 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萌芽时期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形成较完备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政治体系 具有浓厚的血缘和神权色彩 肇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 确立于公元前3世纪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 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会的主宰 此后经过历朝发展 完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运行机制逐步合理并成熟起来 至14 18世纪的明清时代 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但弊端也明显暴露 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而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亦得到巩固与加强 这有利于整个中国的发展 一 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 西周重视国家各种制度的建设 包括宗法制 分封制 井田制 官制在内的 礼乐 制度得以确立 这是一个神权下降 王权强化 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 1 分封制为加强地域统治 周武王吸取了方国联盟的经验教训 通过 授土 将宗族姻亲分派各地 广建子国 形成了 的世卿世禄的等级序列 封国承担 等义务 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隶属关系更加明确 确立了周王 的地位 从而稳定了政治秩序 有利于扩大疆域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授民 周王 诸侯 卿大 夫 士 军事 劳役 天下共主 贡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 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 以蕃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 曰巡守 巡守者 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 曰述职 述职者 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者则削其地 三不朝者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请回答 1 材料二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所说的 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 2 这种制度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 你认为 后世统治者可以效仿这种制度治国吗 说明道理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 要注意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 第 1 问从材料二中天子巡守各诸侯和各诸侯述职于天子的关系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通过材料一中 以蕃屏周 可以看出分封制的目的是维护西周的统治 第 2 问实际考查分封制的作用及局限性 答案 1 制度 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巩固奴隶制统治 2 作用 巩固了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 建立起了一套比商代方国制度更加紧密 关系更加明确的制度 不能 血缘关系不能维持长久的政治关系 2 宗法制西周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制直接演变而来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它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内容包括制 世卿世禄 制 父权家长制等 大宗和小宗 和 国 密切结合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强化王权 从下面两幅图中 分析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父系家长 嫡长子继承 家 图一西周宗法制度图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示意图度示意图答案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 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二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王嬴政为维护统一 巩固统治 在总结前代政治制度利弊得失的基础上 建立起强大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系 它既有继承 又有创新 他首先组建了以为中心 以为主干的中央政府 随后把制推广到全国 还颁行了一套官吏的制度和十分细密 严苛的制度 秦朝开创的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和官僚体系 标志着的确立 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既相互 又彼此 三公九卿 皇帝 郡县 选拔考察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配合 秦律 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最终确保了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图中赵高为什么能够 势倾人主 请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和特点 谈谈你的看法 指鹿为马 牵制 地主 答案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以皇权为核心 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在其中央官制中 丞相居 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为 百官之首 有机会接触到一切军国机密 这为赵高 专权擅政 势倾人主 提供了条件 三 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围绕如何加强皇权和中央对地方集权展开 1 西汉王朝 中央 地方双管齐下 1 汉武帝吸取汉初 的教训 为强化皇权 巩固统一的需要 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在中央 由皇帝亲信组成 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七国之乱 中朝 三公 实际权力下降 在地方 成功地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大大加强 13州的设立 标志着制度更加严密 2 利与弊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皇帝权力过于集中 造成后来和宦官专权 东汉 唐 明 2 隋唐时期改革中央机构 三省六部制 1 三省职权 决策机构省 审核机构省 行政机构 省 下设 六部 中书 门下 吏 尚书 户 礼 兵 刑 工 九卿 推恩令 刺史 监察 外戚 2 作用 三省之间 提高了办事效率 分割了相权 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3 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特点 强干弱枝 1 措施 中央 设省 参知政事 分相权 设掌军政 并称 二府 设度支 盐铁 户部三司使 称 掌财政 设 三衙 领禁军 将权与权分离 地方 收精兵于军 削弱地方军事力量 地方设 派任知州 派管财政 既相互牵制 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 削将相实权 中书门下 枢密院 计相 调兵 统兵 通判 转运使 禁 文臣 2 作用 达到了强干弱枝 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但造成了 冗官 冗兵 冗费 的积贫积弱后患 4 元朝精简机构在中央 元废三省 设一省制 即省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以提高行政效率 在地方 设制 如云南 辽阳 岭北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促进了边疆的开发 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 影响深远 中书 行省 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示意图 最能反映两者本质区别的是 a 唐朝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 唐朝以分权得以集权c 唐朝尚书省权力最大d 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制度变化规律的把握能力 图示为秦朝三公制和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 中书 门下三省长官既互相牵制 又互相配合 既方便皇帝总揽大权 又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因此达到了以分权得以集权的效果 因此选b 答案b 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1 明朝改制更张 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的教训 借 案 废丞相 权分六部 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明太祖设立 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 并不参与决策 设立内阁 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 后来阁臣获得 大权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 清朝的军机处清帝为设军机处 处理内政外交 制定军国大计 审理案件等 行动快捷 行政效率高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 胡惟庸 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 票拟 雍正 处理军务 顶峰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确切信息 答案 一统 等字眼说明明朝极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方面强化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另一方面表现出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 考向一创建和谐社会 实现民族复兴西周初年创立的等级森严的宗法制 目的是巩固周王的统治 后来又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 成为其统治工具 但基于血缘关系而构成的天然亲情永远延续着凝聚人心 家庭和睦 社会和谐 团结振兴的功能 示例1 新华社报道 自2008年1月1日起 清明 端午 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受到国人的追捧 追根溯源 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 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郡县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科举制度 解析宗法制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标榜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 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 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答案b考向二制度创新 推进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而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西周分封宗法制 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文明的历次辉煌恰好就建立在这些革命性的制度改造基础之上 当今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 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 实现社会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示例2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说 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a 推行分封制b 设立郡县制c 废除郡县制d 实行行省制 解析解答该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排除法 秦朝时设立郡县制 而a c d三项都不是秦朝的措施 因此应选b 也可通过理解材料而作答 由材料中 为之郡邑 守宰 等信息可推出 秦统一天下后在地方设郡县 中央设宰相 b 考向三考查历史应用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 提高鉴赏水平和鉴诫意识学习历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现实应用 包括提高思维能力和借鉴历史经验 历史遗址和文物是历史本来面目的直接反映 因此对历史遗址和文物资料的解读 分析 评价也就成了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示例3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 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 下列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 太庙b 颐和园c 太和殿d 天坛解析从各自建筑的功能和特点分析 太庙和天坛是皇帝祭祀祖先和天地的地方 颐和园是皇家园林 太和殿是举办皇帝登基等大事的地方 如皇帝登极即位 皇帝大婚 册立皇后 命将出征 此外每年万寿节 元旦 冬至三大节 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 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答案c 主题 如何做好材料型选择题 方法指导 做材料型选择题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 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 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 提取有效信息 排除无效信息 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 进行知识迁移 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 要找准切入点 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知识转化要准确 到位 客观 三是同学们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 根据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 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典例 2008 江苏卷 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 四海之众 千端万绪 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 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解析唐太宗这句话表明他想通过宰相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从材料 宰相筹划 于事稳便 可以看出 a 一 选择题1 2009 北京卷 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 蓟城纪念柱 礼记 载 武王克殷反商 未及下车 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b 井田制 c 分封制d 郡县制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 武王克殷反商 封黄帝之后于蓟 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 建立诸侯国蓟 分封黄帝为国君 分封制开始于西周 a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 排除 b项是西周的经济制度 排除 d项开始于秦朝 排除 故c项正确 答案c2 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 上有刻文 追念乱世 分土建邦 乃今皇帝 一家天下 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乱世 与 分土建邦 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b 秦始皇兼并天下 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c 家天下 结束了乱世 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 这块刻石最早也要出现在秦代解析 家天下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但不能彻底消除割据战乱 因为割据战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答案c 3 2008 海南卷 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 特别诏令 非刘氏而王者 若无功 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a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 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解析这句话的含义是讲刘邦希望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假如没有通过皇帝的分封而称王的 天下共同讨伐他 b项错误 c d两项不合题意 a 4 2009 广东卷 封建社会 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 解析中国古代的 封建 一词取自分封制度中的 封邦建国 近代引入的 封建社会 指的是自战国到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 题目中选项c d属于后者 而a项两者都有 且范围太窄 故正确答案为b项 b 5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 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 重臣 c 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解析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在于皇帝高度集权 a b c分别反映的是军机大臣的选拔途径 组成及办公地点 d反映的是军机大臣完全按照皇帝旨意办事 根据材料理解 正确答案为d d 6 唐初 突厥贵族对内地不断侵扰 假如你是那时的一名中书令 秉承皇帝的旨意 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作战计划 接下来你会 a 交皇帝裁定b 交门下省审议 c 交兵部出兵d 交内阁处理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其运作程序是 中书省起草 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 根据这个运作程序 可以很自然的得出答案 b 7 2008 山东卷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 a 增设机构 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 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 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 总揽于上 解析针对 较高的行政效率 思考问题 唐朝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主要是由于实行三省六部制 各部门和职官分工明确 互为补充 b 8 2008 海南卷 下列各项中 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b 汉朝的刺史 c 唐朝的节度使d 宋朝的枢密使 解析宋朝时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 枢密院始设于中唐时期 宋太祖沿袭此制 以分割宰相的掌兵权 d 9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非与百姓治天下 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 皇权高度加强 b 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 c 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 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即治天下是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b 10 收乡长 镇将之权悉归于县 收县之权悉归于州 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 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下列关于宋代这一做法的评述 错误的是 a 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 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 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导致地方人浮于事解析材料体现出了一种集权状况 故有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故选a a 11 2008 广东文基 明初 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 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 清君侧 为名起兵 最后占领南京 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 a 实行了内阁制b 设立了军机处 c 实行了分封制d 郡县制受到挑战 解析从 藩 王 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当时实行的是分封制 c 12 2009 浙江卷 关于明代内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 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解析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 因此a项错误 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 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b项说法正确 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c项错误 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 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b 二 非选择题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 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 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 记载 宰相之职 佐天子 总百官 治万事 其任重矣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 自秦以下 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材料四黄宗羲说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 明太祖 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 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 3 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 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 为什么 4 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解析第 1 问扣住 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 的关键词语作答 第 2 问既要运用材料观点 又要结合所学知识 从多角度归纳总结 第 3 问主要从权力 职能和是否有法定地位等角度分析 第 4 问废丞相后 皇权不受制约 君主专制加强 政治更加腐败 答案 1 秦始皇不给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公司整体转让及安全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项目劳务派遣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快递车辆加盟服务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黑龙江省房地产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版办公楼物业综合服务及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合同模板
- 2025版办公用品采购订单合同管理及售后服务规范
- 2025版黑龙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合同
- 2025版区块链采购合同风险控制与数字货币应用
- 2025电梯配件绿色节能改造及维修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借贷合同范本:法律英语详细解释
- 粮食机收减损培训课件
- 血透患者高钾血症护理查房讲课件
- 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感悟
- 小学生编织手工课件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餐饮劳动合同书 电子版
- (2025)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题库带含答案
- CJ/T 449-2014切断型膜式燃气表
- 滨州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 2025年月嫂考证:母婴护理师等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