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发展变化”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下列关于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其个体数量一定增多b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群落中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2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者都是异养需氧型生物b生产者都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c人体内的疟原虫是厌氧型的消费者d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3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中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4社鼠出生1个月后即性成熟,科研人员对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社鼠在夏秋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上半年种群中幼年个体所占比例高于下半年c迁入和迁出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d种群密度增大过程中,雄性死亡率高于雌性个体5下图表示达到稳态的某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al间隔时间相等,一个种群是另一个种群的唯一的食物来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b种群可能属于食物网的第一营养级c种群bc段与ij段的增长率基本相同d种群的个体平均体重比种群小考点二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种群数量变化与群落演替6下图为同一地区甲、乙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0t1乙种群的生物量大于甲种群bt1t2甲、乙曲线峰值代表种群k值ct2t3乙种群数量主要受种内斗争调节dt3t4甲种群呈“s”型增长7下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表示其死亡率。则()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8下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9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达到顶级群落时p/r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1)在该湖泊中,体现每个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其中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_ _。(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中沼虾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除排泄物外还有_。(4)请绘出藻类、沼虾和鲤鱼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图。(5)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只存在鲤鱼、沼虾、藻类三类生物,结合图乙,鲤鱼体长在4.2 cm时,鲤鱼要获得24 kj能量,至少需要藻类提供_kj的能量。13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丰富,被看作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省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湿地类型线虫属丰富度土层深度(cm)植物寄生线虫(条/100 g干土)腐食线虫(条/100 g干土)食细菌线虫(条/100 g干土)碱蓬群落19010931512102014210柳群落18010891928102021015白茅群落240105989271102016397请据表中数据回答:(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选择地点。(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_成分,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_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表中三个群落的_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在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cm);深层土壤中_积累较少。(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最高。答 案1选b年龄组成可用来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不一定增多,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标志重捕法是用来调查群落中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森林中动物的垂直结构是由食物和栖息地决定的。2选a分解者有厌氧型和需氧型两类;无论是绿色植物,还是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这些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寄生在体细胞的疟原虫生活的环境是缺氧的环境条件,是厌氧型的消费者;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3选b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取样器取样法用于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4选b分析曲线可知,与春季相比,夏秋季种群数量下降,说明社鼠在夏秋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上半年种群数量增加,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组成,下半年种群数量下降,属于衰退型年龄组成,幼年个体占比例高于下半年;该种群位于湖泊中一个岛屿上,迁入和迁出不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春夏季节,种群密度增大,雌与雄的比例下降,说明雄性个体死亡率低于雌性个体。5选d由图示可知,种群的数量随种群的增加而增加,随种群的减少而减少,因此种群为被捕食者,种群为捕食者;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的个体数/原有的个体数,由图可知,种群在bc段和ij段增加的个体数基本相同,但原有的个体数不同,所以种群在bc段和ij段的增长率不同;种群是种群唯一的食物来源,且种群个体数比种群多,所以从能量流动来看种群的个体平均体重应该比种群的小。6选dt0t1乙种群数量大于甲种群,但生物量无法判断;t1t2乙曲线峰值和峰谷的中间值代表乙种群的k值,而甲种群的k值在t3t4时才出现;t3t4乙种群数量主要受种间因素调节,如与甲种群竞争的结果;t3t4甲种群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s”型增长。7选c分析曲线可知,种群在c点之前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但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不断下降,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时对应的时期;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曲线不能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8选b群落是指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不能组成珊瑚礁群落;鱼的种数与珊瑚礁体积变化相似,珊瑚礁体积增加能为鱼类生存提供更复杂的空间,说明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珊瑚礁群落具有生物条件,其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鱼类个体数与珊瑚礁体积变化有关,所以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是不正确的。9选a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到达顶级群落时,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10选d据表分析,物种1最终灭亡,而物种2、3生存,说明在逐渐演替到灌木阶段的过程中,物种3为优势种,会遮挡阳光,物种1和物种2获得光照少,而物种2生存说明其耐阴能力高于物种1。11解析:(1)水花生属于植物,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2)图1所示输入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图1中水生植物属于生产者,而福寿螺以水生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则稻田生态系统中未表现的成分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3)分析图2,开始时丙的光合速率最强,是优势物种,说明最先定居;最终甲的光合速率最强,其次是乙,最后是丙,则从下向上是丙、乙、甲,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1)样方法出生率死亡率(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3)丙丙、乙、甲12解析:(1)生态系统中,体现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是种群密度,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作为生态系统,其循环的物质是该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3)每一营养级的生物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自身产生的排泄物、尸体、残骸以及被下一营养级摄入后产生的粪便等含有的有机物中的能量。(4)根据题意可绘出三类生物的食物关系网。(5)根据题意,当鲤鱼体长4.2 cm时,肉食性食物(沼虾)占1/4,植食性食物(藻类)占3/4,所以鲤鱼获得24 kj的能量中,其中18 kj能量靠吃藻类,6 kj能量靠吃沼虾,按照20%的最大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的藻类能量为1820%620%20%240 kj。答案:(1)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3)尸体和下一营养级的粪便(4)(5)24013解析:(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小动物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随机选择地点。(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成分,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会使此类线虫和表中食细菌线虫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