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4地理计算 核心点一时间的计算 1 地方时 不同经度的时间 掌握东加西减 东早西晚的原则 经度每相差15 时间上相差1小时 4分钟相差1 根据已知时间求经度时 注意用时间的早晚来确定经度的东西方位 2 区时 区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原则相同 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相互转换 3 标准时 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 多采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 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 如印度等 少数大国有两个标准时 如中国 美国 俄罗斯等 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区 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 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4 北京时间 我国统一使用东八区的区时 即东经120 的地方时 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 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核心点二昼夜长短的计算 1 可以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是 在日照图上 某条纬度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 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昼的时间 2 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方法是 昼长 2 12 日出时间 或昼长 2 日落时间 12 3 同一半球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而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相反 如40 n的昼长是15时 那么40 s地区的夜长为15时 4 注意极昼区 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24时和0时 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12时 核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1 计算 1 一般情况下 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90 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 2 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 所求地点纬度 太阳直射点纬度 90 2 应用 1 确定该地地方时为12时 2 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3 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 房屋朝向南方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4 确定日期 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 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日影越短 反之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 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日影永远朝向北方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日影永远朝向南方 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日影则有南 北朝向的变化 5 确定楼距 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 见下图 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为 l hcoth 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h 90 如下图 类型1地方时 区时 日期的判读与计算 2010年第21届冬奥会将在温哥华举行 当地区时2009年2月12日0时 温哥华举行了盛大的冬奥会倒计时活动 第20届冬奥会是在意大利的都灵举行的 阅读下面的两图 回答 1 3 题 1 当温哥华冬奥会倒计时开始举行时 都灵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 11日20时b 11日21时 c 12日8时d 12日9时 2 都灵和温哥华的越野滑雪场应分别建在 a 阿尔卑斯山脉附近 海岸山脉附近 b 阿尔卑斯山脉附近 落基山脉附近 c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附近 安第斯山脉附近 d 亚平宁山脉附近 落基山脉附近 3 都灵和温哥华的冬季降雪较多 这些雪主要来自于 a 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 b 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 c 冬季风引起的冷锋天气 d 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与相关问题分析 1 温哥华在西八区 而都灵在东一区 都灵的区时比温哥华早9个小时 因此为12日9时 2 都灵位于意大利靠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地方 温哥华位于加拿大海岸山脉附近 故它们的滑雪场应分别建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 海岸山脉附近 3 都灵的雪主要来自于西侧大西洋上的水蒸气 温哥华则来自于西侧太平洋上的水蒸气 它们都是西风带来的 答案 1 d 2 a 3 d 时间的计算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 特别是在进行光照图判读时 要注意四个隐含的时间 12时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0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 也就是日期的自然界线 6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 18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 变式练习1下图中甲 乙两半球为相对的两个半球 涂黑的部分表示极夜 阴影部分为21日 其余部分为22日 据此回答 1 2 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23 26 n 120 w b 23 26 s 120 e c 23 26 s 60 w d 23 26 n 60 e 2 此时昏线为 a 线b 线c 线d 线 解析第 1 题 根据图中涂黑部分是极夜可以判断出此日是北半球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阴影部分是21日 其余部分是22日说明左侧日期分界线是180 经线 右侧日期分界线是零时经线 此时零时经线是120 w 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60 e 第 2 题 晨昏圈与极昼圈切点的地方时是0时 与极夜圈切点的地方时12时 由此可以判断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答案 1 d 2 d 类型2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应用 下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a 地b 地c 地d 地 2 当北京时间为8点45分时 地正好日出 则 地的地理坐标是 a 60 n 30 eb 45 s 30 w c 60 n 75 ed 13 s 75 w 解析第 1 题 图中 地昼长12小时 判断在赤道上 但正午太阳高度为90 与题干中夏至日不相符 第 2 题 根据 地昼长18 5小时可知 地日出为2时45分 可求其经度为30 e 其正午太阳高度为53 26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 求得所在经度为60 n d a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某一时刻 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 它们形成以直射点为圆心 以 90 高度角 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 正午太阳高度是地方时12时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 某一时刻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 位于同一经线上 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的两点 也可能只有一个 直射点本身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变式练习2下面四幅图是同一时刻从不同位置上空观察到的昼夜情况 阴影代表黑夜 其他部分代表白昼 此时杭州 30 n 120 e 正值正午时刻 回答问题 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是从0 120 e上空观测到的视图 b b图是从23 5 n 120 e上空观测到的视图 c c图是从23 5 n 30 e上空观测到的视图 d d图是从0 120 e上空观测到的视图 2 若甲 乙 丙 丁的纬度分别是 56 n 0 45 n 5 s 比较图中甲 乙 丙 丁四点这一天的昼长 用 表示 3 有一架飞机此刻要从a图中的甲点沿最近距离飞到c图中的丙点 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4 把此刻的昼夜分布情况画在下图中 甲 丙 乙 丁 丙 乙 丁 甲 先东北 后东南 c 答案见下图 南极中山站 69 22 24 s 76 22 40 e 时间 区时 2009年2月2日9时25分 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80 25 01 s 77 06 58 e 正式开站 据此完成1 3题 1 昆仑站正式开站时 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 5时25分b 6时25分c 12时25分d 13时25分2 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 820千米b 1020千米 c 1220千米d 1420千米3 与中山站相比 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 年降雪量较大b 气压较高 c 年太阳辐射较强d 年均风力较小解析第1题 根据经度位置可知 昆仑站位于东5区 而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比东5区的时间早3个小时 故昆仑站正式开站时 北京 答案1 c2 c3 d 时间为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 第2题 昆仑站与中山站大致位于相同经度地区 而纬度大致相差11 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 距离相差111千米可以估算出两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20千米 第3题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与中山站相比 昆仑站纬度高 地势高 因此 昆仑站年降雪量应较少 气压更低 年太阳辐射也较弱 下图为 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4 5题 4 2007年 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a 2倍b 4倍c 6倍d 8倍5 该市近30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 气候暖湿 环境优美 b 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作用 c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d 优越政策促进了工业迅速发展 解析第4题 图中显示2007年该市总人口为1500万人 有户籍人口为200万人 因而该地2007年的流动人口为1300万人 故答案为c 第5题 由上题分析可知 该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 而该市又位于南部沿海地区 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可知答案为d 答案4 c5 d 下图为中山市2008年12月2日的一些资料 读图回答6 7题 6 该城市此日的昼长为 a 4小时40分b 10小时51分 c 11小时7分d 7小时21分7 此季节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澳大利亚墨累 达令盆地的农民忙于剪羊毛 b 经过英吉利海峡的船只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风浪和阴雨大雾的天气 c 中山市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d 北欧的人们为躲避寒冬 多往地中海沿岸度假 享受连续数月的充足阳光 解析第6题 昼长等于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 根据图中日出和日落时间可算出当地昼长为10小时51分 第7题 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英吉利海峡在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下 阴雨大雾的天气较多 此外 受西风的影响 风浪较大 故此时经过英吉利海峡的船只可能会遇到较大的风浪和阴雨大雾的天气 答案6 b7 b 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顺利升空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并于9月26日4时5分成功变轨 阅读材料和图 回答8 11题 8 神舟七号 飞船发射升空时 国际标准时间为 a 9月26日13时10分b 9月25日13时10分 c 9月24日13时10分d 9月25日5时10分 9 飞船成功变轨时 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几个时区 a 8b 9c 10d 1910 神舟七号 飞船发射时 太阳直射点在甲图的 a da段向北移动b ab段向南移动 c bc段向南移动d cd段向北移动11 在 神舟七号 飞船发射后的四天里 对地球在乙图中的运动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球距离 处越来越近 b 地球距离 处越来越近 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解析第8题 东8区与0时区相隔8个时区 把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减去8小时即可 第9题 飞船成功变轨时为北京时间9月26日4时5分 此时0时所在时区为东4区 从东4区到东12区共跨9个时区 第10题 神舟七号 飞船发射时是在秋分日过后 太阳直射点应在甲图的bc段并向南移动 第11题 在 神舟七号 飞船发射后的四天里 地球应该在乙图的 和 之间 并远离 距离 越来越近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8 b9 b10 c11 b 下图中m1为原料地 m2为能源地 m3为市场 p1 p2分别为甲 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12 13题 12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 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b 电子工业 c 电解铝工业d 制糖工业 13 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 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 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 单位 元 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 单位 元 从p2点向周围降低 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80元 l1点为50元 l2点为48元 l3点为15元 l4点为12元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 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b l2点 c l3点d l4点 解析第12题 从图中可知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 影响企业的主导因素为能源 所以应该选c 第13题 由图中的信息和给出的材料 我们可以算出企业乙在这四点的总费用 l1点为50 10 60 元 l2点约为48 19 注意l2点在数值为20的等运费线内侧 其运费增加额约为19元 67 元 l3点为15 30 45 元 l4点为12 40 52 元 很明显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 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l3点 答案12 c13 c 读 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 图中x y为等高线 等高距为100米 l为河流 对角线为经线 据此回答14 15题 14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 从东流向西b 从西南流向东北 c 从西流向东d 从东北流向西南15 若x数值为500米 则图中a所在地 a 海拔小于500米b 海拔高于600米 c 海拔大于500米d 海拔低于400米 答案14 b15 c 16 甲图为 某大陆轮廓图 乙图为 科考队员测得的 两地某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 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日 极昼的纬度范围是 地的纬度是 68 s 90 s 82 s 2 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变为70 则 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较差为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 大或小 3 地属于气候 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0 小 答案冰原 极地 位于南极 纬度高 加上海拔高 地面冰雪反射率大 因此气温低 终年严寒 终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 4 洋流 的名称是 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西风漂流 答案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解析 1 在侧视投影图上 由于南极大陆处于地图的正下方 图中南极点因制图的需要被人为拉成一条直线 图中 点所在的横线 乙图中 点 南极 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2 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算出太阳直射22 s 极昼范围为68 s 90 s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 可算出 地纬度为82 s 2 若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变为70 黄赤交角减小为20 南极正午太阳高度的年较差为20 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因黄赤交角变小而变小 3 南极大陆为冰原气候 其形成原因可从纬 17 节约集约用地 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水务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支护工操作规程课件
- 2024年人工智能及应用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物业管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团标标准解读试题(真题及答案)
- 2024年网络数据安全维护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浙医二院抗菌药物处方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卷)
- 2024压力性损伤考试题及答案
- 摄影课件的模式
- 2025年版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考试真题(题后附权威解析)
- 医院收费窗口培训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 QAZDP 01-2018 焊接钢管规范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 煤矿磅房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四川卷物理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
- 2025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无人机监测技术规范
- DB65T 8001-2019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 物流公司运营管理方案
- T/CECS 10400-2024固废基胶凝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