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5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 2014北京高考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 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 九章算术、罗马法c.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 春秋繁露、理想国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东西方的文化成就。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秦”是中国对古罗马的称谓,九章算术和罗马法分别属于东汉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b项正确。a项分别属于北宋和近代英国的科学技术成就;c项分别属于东汉和波兰的哥白尼的科学技术成就;d项分别属于西汉和古希腊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2. 2014重庆高考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制造工艺更加复杂扩大了原料来源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造纸术。从材料信息看,江南因为竹子多,人们对还魂纸“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说明还魂纸主要在北方生产,排除,即排除a、b两项。“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制造还魂纸要简单得多,排除,排除d项。说法正确,选c项。答案:c3. 2014江苏高考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材料反映了五代后唐开始雕版印刷“九经”,宋代官府与民间书版数量剧增,表明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故c项正确。宰相冯道只是主持者,从中得不出a项;材料只提及了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书坊”矛盾,故错误。答案:c4. 2013重庆高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西汉前期已有纸张存在,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项错误;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项正确。答案:c5. 2012山东高考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 汉朝 b. 唐朝c. 宋朝 d. 元朝解析:通过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可以排除a项;分割职权造成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的是宋代,唐代的节度使权力集中,排除b项。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不符合元朝史实,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排除d项。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师说高考、仿真练习1. 2014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a. 秦朝 b. 汉朝c. 唐朝 d. 宋朝解析:汉承秦制,汉初在地方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武帝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因此,b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2.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 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c. 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这应是数学方面的成就。a项是天文学方面的成就;b项是数学方面的成就;c项是农学方面的成就;d项是医学方面的成就。故选b。答案:b3. 2014四川成都高三检测“自版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a. 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b. 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c. 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d. 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解析:判断题干中“这一反差”指“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与“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由此得出:第一,版印经史流行之前,北方“大族”文化兴盛;第二,版印经史流行之后,南方作为“寒士之新土”,在书籍数量方面超过北方,从这两点出发,可以得出文化重心的南移这一结论,故c项正确;a项中的“印刷技术”、b项中的“科举致仕”、d项中的“政治舞台”材料均未涉及,故不符合题意。答案:c4. 2015商丘调研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授时历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墙内开花墙外香”突出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而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的是四大发明,故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5. 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b.古代科技成果普及程度不高c. 铜活字印刷取代了木活字印刷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解析:据材料中的“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可知出现了铜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得到了新发展,故选d项。a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b项说法过于片面,不能根据作者“不知何用”而得出古代科技成果普及程度不高的结论;c项中“取代”的说法错误。答案:d6. 2015惠州模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