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西方政治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西方政治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西方政治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西方政治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西方政治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西方政治制度评估检测(含解析)岳麓版(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2015广州模拟)“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里克利这段演讲强调的是()a.公民意识b.平民政治c.权力制约d.法律至上【解析】选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雅典”“伯里克利”“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强调的是雅典公民的公民意识,故a正确,b、c、d错误。2.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腊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是我们并不总能认识到,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他认为()a.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c.希腊民主更强调集体统治d.希腊民主是人类的黄金时期【解析】选a。罗素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排除了妇女和奴隶”,直接民主有严重的局限性,但他强调的是“它比起当政府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此这种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a正确,b错误;“每位公民对每一问题都能够表决”,与集体统治无关,故c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表明它并不是人类的黄金时期,故d错误。3.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制和近代西方的代议制在理论上都被称为民主政治,其主要依据是()a.统治阶级利益得到充分体现b.各级官吏均由选举产生c.三权分立设计具有科学性d.公民意志是权力的唯一来源【解析】选d。在专制体制下,统治阶级利益也会得到充分体现,故a错误;民主政治体制下,也有一些官吏不是由选举产生,b表述过于绝对化,故b错误;雅典直接民主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故c错误;民主与专制相对,因此民主政治的主要依据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是公民的意志,故d正确。4.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解析】选b。题干材料主要体现十二铜表法对私有财产的维护,a项反映的是反对特权、人人平等的观念,与材料条款不一致,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条款均反映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故b项正确;c项反映家长与子女关系,与材料保护私有财产不一致,故c项错误;d项反映的是遗产继承问题,与材料反映精神不一致,故d项错误。5.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b.维护平民利益c.袒护贵族特权d.体现政治民主【解析】选a。据材料“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可知保护私有财产,故a正确;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袒护贵族特权,且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治民主,故d错误。【拓展延伸】习惯法的内涵习惯法作为一类社会规范,它是独立于国家成文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非纯粹的道德规范,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规范,而是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准法规范。6.(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光荣革命以后,仍有一些英王掌握实权,其中尤以乔治三世为甚。在他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对这段材料解读无误的是()a.光荣革命的妥协必然导致此后果b.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绝非一蹴而就c.英国首相曾丧失制约君主的能力d.权利法案已经变成一纸空文【解析】选b。“必然导致”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a错误;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依然拥有行政权,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才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故b正确;材料中表述是“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并非首相丧失制约君主的能力,故c错误;权利法案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在法律上宣布国家主权属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王权受到限制,故d错误。7.(2015潍坊模拟)“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解析】选c。a不能体现反革命的含义,故a错误;b题干没有体现,故b错误;从题干中对“革命的反革命”解释可知反革命是指“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即阻止了暴力革命的发生,故c正确;d描述的应是光荣革命中革命的一面,与反革命不符,故d错误。【拓展延伸】对英国“光荣革命”的正确认识(1)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是中外史学界中一个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2)有人认为它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宫廷政变,就是说它只是更换了一个国王;还有人认为它是荷兰执政者威廉为篡夺英国王位而策划的一次政治阴谋。显而易见,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光荣革命”是否造成了英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用英国史学家詹尼弗卡特的话说:“关键问题是它只是把一个新国王推上了王位,还是建立了一种新型君主制。”(3)因此,对“光荣革命”前后以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关系为核心的中央权力结构作一比较性考察,无疑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这一事变的历史地位。8.(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a.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官员【解析】选b。权力制约与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基本原则,故a错误;美国总统是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法国总统是议会选举产生,故b正确;立法权是议会的基本权力,符合两国事实,故c错误;美法两国总统都有行政权,可以任命政府官员,故d错误。9.(2015孝感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a.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b.美国总统的权力不受国会制约c.英国首相不受议会制约d.英国首相的权力比内阁小【解析】选a。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内阁由总统提名产生,“不必为内阁所困扰”,故a项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的权力受国会制约,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故c项错误;英国首相的权力居内阁之首,故d项错误。【加固训练】(2014重庆模拟)“美国联邦宪法(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是联邦党人试图造就的结果。其中的constitution一词,主要内涵是指经由人民约定而形成的根本大法,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政治原则而不是各个政治共同体的随意联合或结盟。”材料中的处应该填写()a.中央权威b.邦联政治c.人民主权d.民主共和【解析】选a。“最高政治原则”说明该宪法强调中央对国家的管理权威,故a正确;联邦政治是该宪法的原则之一,而不是邦联政治,故b错误;该宪法对人民主权有所限制,故c错误;“不是各个政治共同体的随意联合”不符合共和精神,故d错误。10.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解析】选b。当时法国君主派的势力还很强大,最终是以超出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承认共和制的1875年宪法,故a错误;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说明法国总统权力很大,不仅有行政权,还有立法权,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的权力很大则是君主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正确,c错误;d与此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拓展延伸】法国的“一票共和”(1)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起共和政体。(2)法国的“一票共和”,说明当时法国君主派势力仍很强大,这一历史特点体现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就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11.右图所示宪法内容示意图反映出的政治特征是()a.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b.民主力量相对弱小c.宰相掌握国家实权d.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解析】选a。题干图片反映皇帝主宰议会,宰相由皇帝任免,内阁由宰相统领,对皇帝负责,说明皇帝的权力大,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故a正确;b没有完全准确地描述政治特征,排除;c、d说法错误,此时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并不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由皇帝掌握国家实权。12.(2015湖北重点高中联考)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力,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a.体现出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b.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d.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解析】选b。材料反映教会和政府间斗争,最终政府取得胜利,并没有体现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故a错误;政府最终战胜教会,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说明中央政府的权力加强,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没有体现德国统一,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封建的天主教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故d错误。【加固训练】(2014禹州模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a.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b.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c.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d.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解析】选c。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关规定,德国政体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且德皇权力很大,具有民主色彩的帝国国会权力很小,这说明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德国根深蒂固;而依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的政体实际上是议会制共和制,结合文中“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可知在法国接受共和思想的人占据主流,故c正确,a错误;法德意识形态从材料中看不出存在对立,故b错误;d内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1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古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材料二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材料三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张千帆主权与分权(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8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9分)(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古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国王“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掌握了立法权,据此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第(3)题根据材料三信息,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结合所学知识,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误用和滥用,而美国联邦制下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答案:(1)特点:实行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8分)(2)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9分)(3)在雅典城邦制下的直接民主制,由于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这就容易出现多数公民针对少数公民做出错误的处罚,从而形成“多数人的暴政”局面,如雅典“陶片放逐法”的实行;而美国联邦制下,实现了州权与联邦政府权力间的制衡,避免了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力的威胁。(9分)14.(2015潍坊模拟)(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违反正义。这样一来,人们之间必然形成彼此妨害以致达到危险的局面,这是同人们追求享乐目的背道而驰的。而唯一摆脱困境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成立政府,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材料二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三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1)据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