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倒出少量的溶液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分2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3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bcd4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ma、mb应该是()amambbmambcma=mbdmamb5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azxybxyzcyxzdyzx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菜刀生锈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8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溶于酒精制成碘酒b瓷碗破碎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9下列现象中能确定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放出热量c发出亮光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0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1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d铜线用于制电缆12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bt2时,得到n的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13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则溶液的质量()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14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chsbo3dh3sbo415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数相等 na+比na稳定abcd16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过程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肥皂液洗衣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沐浴露洗澡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17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1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c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19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cl2b2n2ccudco220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1,这种气体是()ah2sbso2cno2dco21下列灭火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22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a燃着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c加入澄清石灰水d闻气味2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食醋d奶油2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25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6在so3+h2oh2so4 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总数b原子总数c各元素化合价d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2710时20g水中溶解5g甲物质,50时100g水中溶解40g乙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大小为()a甲乙b乙甲c甲=乙d无法比较28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2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cco2dso230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液氢中含有h3+,则h3+属于()a单质b分子c原子d离子31装修常用到大理石,它的主要成分是()acacl2bca(oh)2ccaco3dcaso43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bmno2cnaohdh2so43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a最外层电子数b中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质子数34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h2b2hc2h+d2h235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的是()a焚烧作物秸秆b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c治理工地扬尘d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36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准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637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降b吸附c过滤d蒸馏三.填空题38(2012秋永丰县校级期末)某天然矿泉水的主要成份如下,请认真阅读后填空(1)“so42”中数字“2”的含义是(2)该矿泉水显性(填“酸”、“碱”或“中”)(3)日常生活中用区别软水和硬水,可通过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9(2015北京校级模拟)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40(2009眉山)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你可得到: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规律是(2)已知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两同学对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不同观点甲同学认为生成物为cuso4和h2o,乙同学认为生成物为cuso4、so2和h2o请结合信息书写出你认为正确的反应方程式,被还原的物质是41(2009重庆)(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3个钠离子(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mg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四、综合题(每空?分,共?分)42(2015团风县校级模拟)a、b、c、d、e是学过的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单质,b、c、e是氧化物,a、b、c、d、e均含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1)c的化学式为(2)b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43(2008秋大兴区期末)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1)由上表可得到的信息是(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4)某标签上 标有“16%的硝酸钾溶液”,由该标签可获得的信息是、(5)右图是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的一个趣味实验,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将分液漏斗里适量的水加入大试管中,使足够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五.探究题44(2010平山区校级三模)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同学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份,进行如下实验:称取10g新鲜菠菜,用小刀切成碎块,放在研钵中加入10ml丙酮(一种液体溶剂),研磨成浆状物将中得到的浆状物进行过滤将所得到的汁液,放在小烧杯中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35min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如图乙所示)从下到上依次为绿色、黄色和桔黄色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菠菜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质”指的是()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3)请从分子的角度说明,滤纸上依次出现不同颜色色带的原因是(4)实验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5)你认为此实验的方法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什么应用?45(2015秋南昌月考)(1)海水晒盐可得到粗盐和苦卤,其中苦卤是食盐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理由是,利用苦卤石灰乳稀盐酸可制得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其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采用以下步骤除去课外活动小组对经过初步提纯的粗盐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根据海水的成份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粗盐中可能还有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化学式),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其有没有(化学式),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cacl2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按下面步骤继续进行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某种试剂,过滤;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填名称),在步骤和中使用这种仪器采用了相同操作,但目的不同,在步骤中的目的是,在步骤中的目的是步骤中加入试剂是(化学式),相关反应方程式为步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目的是,相关反应方程式为步骤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填a或b)你不选择称量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六.计算题(每空?分,共?分)46(2010平谷区一模)“嫦娥一号”的发射是我国探月计划的第一步用于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它装有大量的液氢和液氧原料若现有20t的液氢燃料,则至少需要液氧多少吨?(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47(2015涡阳县)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2011第2次206第3次202.8第4次20n(1)上表中n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9单元)(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倒出少量的溶液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分【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以及饱和溶液跟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作答即可饱和溶液跟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考虑的方法:一是改变溶质或溶剂的量,二是升高或者降低温度【解答】解: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有:继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恒温蒸发掉少量水分,降低温度等方法故选:b【点评】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2能证实a物质的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有a晶体析出b蒸发掉10克水,有a晶体析出c加热到30时,再加a物质能继续溶解d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依据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分析解题;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解答】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a、接近饱和的a溶液,降温至10c时也可能是有晶体析出,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b、蒸发10g水有晶体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c、由于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热到30时,一定能溶解a物质,故不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0时,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a晶体,溶液质量不变,能说明2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3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生成氢气的质量可以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从而比较【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所以锌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铁快,设金属的质量为65,65g铁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n+2hclzncl2+h265 2fe+2hclfecl2+h256 265g x=,x=2.3g根据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锌与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的,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以及生成氢气质量的比较,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4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ma、mb应该是()amambbmambcma=mbdmam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固体差量;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与酸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亚铁,使铁溶解,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解答】解: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亚铁,使铁溶解,故铁的质量减小,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生成的铜的质量为64,故铁的质量增加,所以mamb,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的有关计算,完成此题,关键是要明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的金属附着在活泼金属的表面5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azxybxyzcyxzdyz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专题】实验推断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金属与酸或盐的反应规律,利用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的反应,推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解答】解:由反应y+zcl2z+ycl2,可得y的活动性比z强;由反应x+zcl2z+xcl2,可得x的活动性比z强;由反应y+2hclycl2+h2,可知y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前;由x+hcl不反应,可知x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之后;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yxz;故选c【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玻璃破碎c苹果腐烂d菜刀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纸张燃烧: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苹果腐烂: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菜刀生锈:铁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此类题型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羊毛和合成纤维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8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溶于酒精制成碘酒b瓷碗破碎c汽油挥发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无其他物质生成【解答】解:a、b、c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等的变化,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常与日常生活、图片、诗词、成语等联系在一起命题,常见题型为选择题9下列现象中能确定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放出热量c发出亮光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放出热量属于现象,故选项错误;c、发出亮光属于现象,故选项错误;d、生成气体就是生成了新物质,能确定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0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金桂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尘土飞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金属铝制易拉罐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d铜线用于制电缆【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金属铝制易拉罐是利用了铝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b错误;c、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加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正确;d、铜线用于制电缆,是利用了铜导电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看这种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就是化学性质12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bt2时,得到n的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出降温时溶液中量的变化等【解答】解: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ag,即在t2时,100g水中加入agm和agn得到的都是不饱和溶液,把它们的溶液降温至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ag,因此降温后溶液都达到饱和,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13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则溶液的质量()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从而使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石灰水中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即溶液的质量也要减少,故可以据此来完成解答【解答】解:由于氧化钙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石灰水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氢氧化钙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分析所给的答案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全面分析影响饱和溶液的各种因素,是正确处理有关饱和溶液发生改变类问题的关键,可以体现思维的严密性14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bo2bsb2o5chsbo3dh3sbo4【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x的化学式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应为1,b元素的原子个数应为2,o元素的个数应为3+2221=5,h元素的个数应为2222=0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sb2o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15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核电荷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数相等 na+比na稳定abcd【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转化成离子时电子层排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na失去一个电子变为na+,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核外电子数均发生改变,由于核电荷数=质子数,两者均不变;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na+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比na稳定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相互转化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题时要会灵活应用16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过程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肥皂液洗衣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用沐浴露洗澡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肥皂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所以错误b、汽油是良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油污,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所以正确c、沐浴露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所以错误d、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油污时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17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答】解: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则溶液中会有溶质析出,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液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相应的减小故a、b、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具备四要素:条件是温度一定;标准是100克溶剂;状态是饱和溶液;单位是克1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c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解答】解:a、属于宏观描述化学反应,说法正确故此选项错误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不符合反应时物质的质量比,故此选项正确c、质量比是(22):(162):(182)=4:32:36,说法正确,故此选项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微观粒子个数比是2:1:2,说法正确,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19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acl2b2n2ccudc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有关物质、元素的意义属于宏观意义,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意义属于微观意义完整叙述出上述符号的意义即可轻松作答【解答】解:a、表示氯气;表示一个氯分子,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a;b、表示两个氮分子只有微观意义故选b;c、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表示铜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c;d、表示二氧化碳;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即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故不选d故选b【点评】物质、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分子、原子、离子即论种类,又论个数因而符号前面出现化学计量数的也只有微观意义表示相应的几个什么分子或几个什么原子或几个什么离子20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1,这种气体是()ah2sbso2cno2dco【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计算出各选项中物质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2s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21:1,故选项错误;b、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故选项正确;c、no2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1,故选项错误;d、co没有气味,且co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下列灭火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灭火方法【解答】解: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会使滚烫是油飞溅,造成事故,故a错误;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故b正确;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故c正确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a【点评】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等方法,灭火时要隔绝具体的情况选择有效的灭火方法22能用于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最简便方法是()a燃着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c加入澄清石灰水d闻气味【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可根据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等分析【解答】解:a、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中无明显变化,伸入氧气中会燃得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故a适合;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只能鉴别出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也有可能熄灭,故空气和二氧化碳不易鉴别,方法不是很好,故b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无法鉴别,故c错误;d、这三种气体都无色无味,所以不合适,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本题的考查,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组合、迁移、应用能力,又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核2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食醋d奶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食醋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奶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晾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c、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给轮胎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隙,加压时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5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考点】水的组成【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水的化学式是h2o,由此可看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c、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故c说法不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注意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描述上的差别,注意答题的规范性26在so3+h2oh2so4 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总数b原子总数c各元素化合价d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计算来回答;b、根据原子个数的计算考虑;c、根据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考虑;d、根据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变化情况考虑【解答】解:a、反应物中有两个分子,生成物中有一个分子,故a正确;b、反应物中有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原子总数不变;故b错;c、反应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2价,氢元素+1价,生成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2价,氢元素+1价,所以化合价不变,故c错;d、化学反应中变化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核内部结构不变,即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都不变,故d错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原子核内部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能不变2710时20g水中溶解5g甲物质,50时100g水中溶解40g乙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大小为()a甲乙b乙甲c甲=乙d无法比较【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规定好了温度,溶液的达到饱和同一温度时,具备溶解度定义的条件才能比较大小【解答】解:1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5g甲物质,说明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100g水中溶解了40g乙物质,说明不了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因为没确定温度和溶液是否达到饱和;不知道二者溶解度受温度是怎么影响的,并且乙的温度也没确定,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选d【点评】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规定好温度,对于不同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比较大小时,要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28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燃烧匙【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实验室中加热的仪器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加热的仪器;二是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的仪器【解答】解:常见仪器中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和燃烧匙等,需垫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是量筒各种试剂瓶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实验室加热仪器的操作,有直接加热的仪器;也有间接加热的仪器应熟记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2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cco2dso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含有氧分子的为氧气或空气,应为空气中含有氧气这种物质则知正确答案【解答】解:a、氧气o2中含有氧分子,故a符合题意;b、h2o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c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so2中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东临沂罗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权属公司招聘工作人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西阳泉人才发展集团招聘服务工作人员1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金华兰溪市市属国企(兰创集团)下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高要区公办中小学招聘临聘教师20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哲学博士答辩精要
- 2025版泌尿外科疾病常见症状及护理建议分享
- 运动中的数学乐园
- 工厂安全培训效果验证课件
- 神经影像标志物筛选-洞察及研究
- 小学生电信防诈课件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防触电及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固废处理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精准分析分离与鉴定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老年焦虑障碍课件
- 产科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DB31-T 1540-2025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招商转正工作总结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