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装订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格力公司的精细化管理 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号 1006211059 姓 名 王朝妹 指导教师 王传兵 2012年5月22日浅析格力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摘 要以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经营管理为出发点,探索分析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层论述企业如何开展进行精细化管理,运用精细化管理策略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借鉴。在企业管理面临新的难题的情况下,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管理中,助于实现企业管理质的跨越。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基础性和制度化的特点。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以及动态的原则,有助于实现减少浪费、重塑组织、控制成本、培养人才、推进环保的目标。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与目前企业管理所追求的标准化和创新精神相辅相成。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企业管理 格力公司ABSTRACTIn the current with enterpris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situation management as a starting point, explore the analysis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layered discussed enterprise how to develop detailed management, using fine managemen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the realization enterprise,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ine management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With new problems challenging business management, it is helpful to achieve quality leap to introduce meticulous management into business management, which is featured by its epidemic, basic and systematic nature. It is of use to realize waste reducing, organization rebuilding, cost controlling, talent cultivat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oting to comply with comprehensive, operative and dynamic principles. Meticulous management complements business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ve spirit, which are sought by business nowadays.Keywords: Meticulous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GREE目 录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概述1(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概念1(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宗旨1(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意义1二、格力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成果3(一)提高公司效益3(二)提升运营水平3(三)树立良好形象3三、格力公司精细化管理的问题5(一)思想观念不一致5(二)实施经验不充足5(三)落实效果不明显6四、格力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7(一)以人为本7(二)定位目标8(三)抓好执行8五、结语10参考文献11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概述(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而持续地运行2。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就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3。精细化是一种认真谨慎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做到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对每一个具体的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一套相应的精细化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并将经营管理的理念延伸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全面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杜绝一切无价值的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系统的价值最大化,为企业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有力保证。由此看来,精细化管理是个渐进发展、由粗到细、长期进化的过程, 而且永无止境。(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宗旨企业精细化管理最早是由日本丰田汽车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当时日本企业以其精益化的管理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经济增长,使日本很快地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之,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方式也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很多名优企业仿效的对象。像国外著名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企业就是精细化管理的典范。精细化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和不断的完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以及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实际,制定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宗旨:彻底杜绝浪费,永远追求效率,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具体来说,每位员工在工作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在生产上做到“精耕细作”;在安全上做“严抓细管”;在服务上做到“精雕细琢”;在经营管理上做到“精打细算” 4。它主要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是企业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理论。(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地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5。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企业作强作大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如何洞察市场的变化、如何制定相应的方针、如何扩大利润源、如何减少成本等都可以通过到位的精细化管理来完成。1、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成本随着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管理层能力的大幅提升、产业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可有效实现对企业成本的全面控制。一个实现管理精细化的企业,一般都能够把成本控制到最优,管理的精细化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节约每一分钱,最大限度的减少库存、缺陷,消除一切浪费,有效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使其物有所值。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有没有一个成熟的“成本观”是重点,有没有一套完整的“责任链”是重点6。企业采取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的举措,能使生产成本得到了合理降低,各项经济指标运行良好。2、有利于规范企业的行为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然后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寻求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实现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战略。在实际运行中,精细化管理能够培养员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意识,养成精细的工作作风;优化业务流程,使每个环节有机结合;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以适应高效流程的需要;明晰各部门职能,规范各岗位操作标准。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的行为起到规范性的作用。二、格力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成果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17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2007年8月开始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先在铸轧车间进行了试点,取得经验后,2007年9月在其他车间进行了推行。企业岗位精细化管理启动大会提出“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思想内涵:企业的生产是由每个岗位来完成的,企业的利润是由每个岗位来创造的。如果每个岗位都能充分发挥经营潜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效益就会增加,综合实力就会增强。(一)提高公司效益格力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引导,以岗位精细化考核为手段,以创造最大价值为目的,以“先行试点、积累经验、从点到面、全面推广”为工作思路,实行了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调动了企业的经营意识,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企业效益大幅度提升的目标得以实现。格力公司旗下的“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7年全球领先。201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35.17亿元,同比增37.35%;净利润52.37亿元,同比增22.48%。同时,格力公司把每名员工都看成市场竞争的主体,使每名员工即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使“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公司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企业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据统计,公司员工人均月工资由2005年的1500元提升到2008年的1800元,2011年的人均月工资接近达到2500元。员工工资的提高,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格力公司“忠诚、友善、勤奋、进取”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全体员工致力于公司发展,创造出中国空调行业的神话。(二)提升运营水平精细化管理是管理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是管理文化与管理制度的高度统一。在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格力公司结合运营管理工作实际,坚持文化引领、精细管理、科学发展,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的基础上,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体系”,“服务、管理、成本全幅面标准控制体系”和“时间、空间、过程全方位三维考核评价奖惩体系”为重点,逐步形成符合企业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每个岗位的每一位员工、每项工作的每个过程和每项指标的每个内容的高度受控。(三)树立良好形象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商战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更快发展,同时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格力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拥有技术专利超过5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10多项,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1赫兹变频空调、R290环保冷媒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格力多层次的创新产品,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捷,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同时也为企业自身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力空调脱颖而出,得到了社会一致的肯定和赞同,先后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媒体村”、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场馆及多个配套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14个比赛场馆、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配套工程等国际知名空调招标项目,在同行业中起到领先带头作用,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展望未来,格力公司将坚持“科技救企业、质量兴企业、效益促企业”的发展思路,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为“中国创造”贡献更多的力量。三、格力公司精细化管理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还仅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它既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特别是内地城市,精细化的土壤并不成熟,粗耕化和精细化的界线不明显。因此,推进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格力公司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路还很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企业要想达到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效果,必须进行重点管理,集中突破。对此,格力公司结合自身的探索和尝试对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总结和深入思考。(一)思想观念不一致和中国的多数企业相似,格力公司目前尚处在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人性化管理向法制化管理的过渡阶段,受多年来农耕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企业中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还不适应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因此,管理形式粗放,管理手段简单,管理模式落后,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阻碍,而且为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带来不小困难。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案,但是受员工素质的制约影响了方案的实施。公司的工人对领导安排给予的任务经常不太理解,自以为那样做对领导没有什么用,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处事。特别是基层的员工,工作内容往往是由基础性工作、阶段工作、协助性工作等多方面构成,事情多而繁杂,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考核,员工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没有一样事情能认真办好,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与领导所推行的精细化管理机制预期效果存在差距。精细化管理不是简单化的工作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逐步的向职工灌输。因此,在搞好精细化管理中,应当区别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深入浅出地向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一般职工灌输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理,使大家真正明白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安全生产、对质量标准化、对经济效益、对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带来什么好处?只有这些道理搞清楚了,职工才会乐于接受并付诸实施7。(二)实施经验不充足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与企业管理实际相结合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在扎实的规范化管理基础上逐步推进、逐步提高,不能一蹴而就。没有一定的管理基础,搞精细化只能是脱离实际、无法实施的空中楼阁8。其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与企业发展实际相适应和相互促进的过程。推进精细化管理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不能面面俱到、一味地追求细化。最后,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格力公司现在还处于精细化管理实施过渡的进程中,管理方面远远没有达到西方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成熟程度,缺乏必要的实际经验,数据化或者事例化的管理则相对难以落实,为此要浪费很多原本可以创造更多价值的时间与资源。企业的精细管理涉及许多内容,如成本管理、管理管理、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哪些先推行、哪些后推行、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配角,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忽视了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一观念,急于求成,大肆全面推进,贪求一步到位,效果却适得其反9。如何掌握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需要认真谨慎解决。(三)落实效果不明显为了追求精细化,格力公司往往把些一可以跳跃的步骤变得不可或缺,表面上看起来是好事,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如果过度地追求精细化,可能会导致一些可以省略的步骤就成必经的路线,从而影响了办事效率,导致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给企业效益带来损失,使得精细化的落实效果难以保质保量达成。如何在精细化管理中把握好“度”,需要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审时度势,认真掌握。因为战略迷失,导致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断被动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白白浪费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往往拿着自己最薄弱的鸡蛋去碰竞争对手的石头,甚至走向了盲目多元化的道路。企业不仅要不断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工作,还要不断地进行分析和规划,修正经营方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落实效果。四、格力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一)以人为本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人才因素也是实施精细化企业管理的关键因素。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人,如何才能使精细管理和精细服务的理念和意识植根于员工之脑、内化于员工之心、外化于员工之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有效进行,促进企业发展。1、提高人员基本素质提高人员素质是搞好精细化企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源于素质,素质源于训练。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任何优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任何完善的程序和制度,落脚点都在有效的、持续的素质训练。精细化管理要靠高素质的人员来实现。当前,格力公司人员素质的现状很不乐观,高素质人员所占比例特别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也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所以,应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大培训投入和对人员的培训力度。格力公司近年来着重加强对员工的入职岗前培训以及后期在岗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以有利于公司发展。2、培养人员的精细意识企业如何实施好精细化管理,首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精细化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格力公司要真正把精细化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管理的所有工作环节,逐渐改变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提高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细管理事例教育人员,宣传、倡导零缺陷保障思想,使人员认识到自己是管理活动发挥效力的关键,从而牢固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具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做正确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具体的管理活动之中,减少或消除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计划有效实施。格力公司2011年共推选共近百名员工代表走出去学习、参加研讨会,向精细化管理成功运作的企业学习探讨,并结合自身状况带动公司全员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国。3、强化全员参与意识精细化管理绝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而是全体干部员工的事,靠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提高精细化管理执行力必须坚持全员参与,对管理人员要精细管理,对生产人员要精细服务。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精细化管理才能执行到位。格力公司在实施精细化企业管理中,每个员工都是管理者。这是因为: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另一方面,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企业管理就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于让组织中每个人都通过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9。格力公司推行“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思想内涵,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在企业各个岗位和全部员工的工作中。(二)定位目标1、正确定位管理目标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有两大主要任务:控制成本和促进竞争力提高。这两大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企业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企业管理活动。因此实施精细化企业管理,也就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把企业建设竞争力提高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参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现有效跟踪与监控。并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为平台,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督察机制,细化岗位职责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人治向法治过度。2、正确推行管理手段手段的精细化是指企业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保证企业管理的有效推进,保证企业管理的灵敏性。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标准化管理,大量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流动,会导致产生“信息孤岛”10。与此同时,要实现对企业整个运转过程的监控,各个部门需要扩大管理信息采集面,建立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和利用程序,整合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形成企业管理信息综合分析数据库。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作为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精细化管理必然陷入混乱和高成本的境地。因此,要建立和推行一个长期不变或者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能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要考虑到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因素,通过反复论证,根据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行,切记闭门造车。(三)抓好执行1、分析诊断各部门、每位企业管理者都结合各自实际,客观分析工作现状,进行自我诊断,认真查找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哪里不合理,就从哪里入手”的原则,找准切入点,是系统问题就从优化系统入手,是环节问题就从理顺环节入手,是制度问题就从完善制度入手,是操作技能问题就从提高操作技能入手,是责任问题就从明晰责任入手,是组织问题就从调整结构入手,相应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2、实施整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立即实施整改,逐步扩展延伸,实现由点到面、由线到面,优化整个流程;在此基础上,合理划分工作职能,清晰界定工作权限,杜绝职能的交叉、重叠;在合理划分工作职能的基础上,优化组织结构,能合并的合并,能撤除的撤除,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能;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者职责,优化劳动组合,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合工作人员,该充实的充实、该精简的精简,实现员工工作的快节奏、高效率11。同时,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分别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规范繁荣操作标准,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个动作,并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3、反思总结实施整改完成以后,要“回头看”,认真评估实施效果,客观评价成败得失,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行全力推广;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分析、及时纠偏,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进行系统思考,加以整合提炼,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制度。针对改进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学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贡献
- 纳米技术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 数学教育中跨文化元素的融合与挑战
- 教学方法创新对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
-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 复杂建筑材料检测的技术难题及改进措施
- 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教学课程中的创新融入
- 强化教师思政素养提升协同育人综合能力
- 高校思政课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 制造业绿色转型与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 加油站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06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赛项赛题库共计10套
- 复方电解质醋酸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变压器租赁协议书x
-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的基本知识
- 整理我的小书桌(课件)小学劳动二年级通用版
- 危重产科患者麻醉管理
-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全套精美课件
- 三相桥式整流
- 2023年上海国企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