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 分子热运动及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当10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解释事例:图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典型例题 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初春,柳絮飞扬b盛夏,荷花飘香c深秋,落叶飘零d寒冬,雪花纷飞解析:柳絮、落叶和雪花都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盛夏,荷花飘香是由于荷花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选b答案:b针对练习1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下列现象能用分子理论解释并正确的是(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1、c 解析:a.热水瓶内温度降低后内部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塞有时很难拔出,不符合题意;b.矿石能被粉碎成粉末,固体大颗粒变成小颗粒,与分子无关,不符合题意;c. 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水被污染了,是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用分子理论解释,符合题意;d. 压缩弹簧需要用力,是因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了弹力,与分子无关,不符合题意。针对练习2 【江苏常熟市2014届九年级4月调研测试】固态、液态、气态所对应的分子状态如图所示关于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状态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b只有乙状态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c丙状态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弱 d任何状态下分子间的引力都大于斥力2、c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丙状态分子间的距离最大,分子间力的作用最弱。故选c针对练习3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4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解释正确的是(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微风拂过,青烟袅袅,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江苏省滨海县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教研片教学调研】下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事例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用盐水腌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 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1、a 解析:分子动理论有三点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考查了第二点,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a选项中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是一些固体小颗粒,并不是分子,这种黑烟的飘荡是由于空气流动,使其飘动,不是分子运动。2、【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把两块干净、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力的作用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2、b 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3、【江苏省无锡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做功4、【福建省龙岩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铁锅热的烫手b暖风机开了,房间温度升高了c棉被被晒得热乎乎的d冬天,男孩通过搓手使双手变暖5、【北京市丰台区2014年初三毕业及统二练习】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_ (选填“扩散现象”、“引力”或“斥力”)5、引力 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说明两个铅块互相吸引,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6、【2014年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二模)】2014年3月,我国部分省市相继发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病毒,一些公共场所加强了消毒,人能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6、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解析:公共场所消毒,消毒液喷后,人能闻到消毒液气味,说明消毒液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是气体分子的扩散,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a有引力 b有斥力 c有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d解析:闻到酒香是一种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两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选d2.【广州市2015年中考试卷物理试题】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2.b解析: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咸鱼身上的盐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充满了整个冷冻室,所以冷冻室内有咸鱼味,故应选b。3.【山东省德州市2015中考物理试题】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4.【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美丽的泉城济南,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4.c解析: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是光由池底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主要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选项c符合题意;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是因为光在各种颜色的画的表面发生反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5.【北京市2015年中考物理物理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6.【湖北省黄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b做功和热传递均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固体中分子排列较紧密,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的高6.c解析:温度反映了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a正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故b正确;分子中的引力的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所以c错误;内燃机的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效率比蒸汽机高,故d正确;应选c。7.【河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越剧烈。7.汽化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以水蒸气的形式离开茶叶,即发生汽化;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8、【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8、引;无规则运动 解析: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是: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能够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9、【湖南省永州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永州电视台播出的永州美食通过永州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了食物给永州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东安鸡”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科医学科糖尿病并发症监测方案
- 2025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雇佣司机合同示范文本汇编
- 2025工程装修合同范本
- 国开51718丨地域文化(专)省开课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争议仲裁申请书
- 自动化设备售后培训
- 育婴护理师培训教材大纲
- 内科低血糖管理方案
- 外科普外科术后伤口感染防控计划
- 细节决定成败(优秀班会课件)
- GB/T 8350-2008输送链、附件和链轮
- GB/T 5976-2006钢丝绳夹
- GB/T 3883.311-2019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311部分:可移式型材切割机的专用要求
-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课后答案
- 员工食堂应急预案-食堂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
- 临床常用药物及其合理应用
- 票据法课件完整版
-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青藏地区 区域特征PPT
-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造型设计
- 宏观经济学-期中报告彩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