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诉衷情长春版.docx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诉衷情长春版.docx_第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诉衷情长春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诉衷情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词,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陆游。这首词是词人晚年闲居山阴所作。他一直坚持抗金主张,但屡遭当权投降派的打击,不能施展雄图,晚年虽退居乡里,仍然壮志未衰。这首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慨。本词语言晓畅平易,化典灵脱,不事斧凿。前人评为“清空一气,明白如话”,风格苍凉悲壮,慷慨沉郁。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3.通过阅读,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了解陆游生平,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这首词的意思,并了解陆游的其他表现爱国情怀的作品。(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两个字需要注意:“衷”要和“哀、衰”等字区别清楚;“侯”和“候”要区分清楚。2.朗读指导本词的朗读注意体现两种情感,即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尤其是诗词的后一小节,诗人满怀报国之志,要驰骋疆场,冲锋陷阵,收复失地,但却被罢了官,壮志难酬。而如今入侵的胡人还没有被消灭,自己却已衰老,只能对天长叹。这悲凉的感慨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后再进行深情地朗读,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3.阅读教学(1)了解了陆游的生平,就能够体会到这首词所蕴涵的情感。“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可以作为理解和学习这首词的切入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介绍词人的生平,然后出示上述的3个句子,从而引出对整首词的理解。(2)陆游45岁之前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46岁入蜀从军,65岁被弹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隐居20年。这首词就写于他隐居山阴时期。作者首先追忆往昔,描绘了一幅早年征战的场面,踌躇满志,抱着为国效力的远大志向驰骋疆场,冲锋陷阵,多么豪壮的青壮年时代啊!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愿意为国捐躯。如今年事已高,在梦里常回边关,醒来以后,看见的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貂裘,它由新变旧,落满了尘土,可是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北伐事业,还是没能实现,胡人没有被消灭。再看看自己,鬓发早已斑白脱落,回想一生的志向,到头来只落得一场空,闲居为民,纵然想为国杀敌也没有机会了,伤心落泪也是徒然。最后,老人发出一声悲凉的感慨:“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没有想到,心里一直想要报效祖国,可是只能在山阴闲居到死了。收复中原是陆游一生的情结,在这一声感慨中蕴涵了他多少遗憾,多少对于南宋王朝的失望,多少对于闲居为民的无奈啊!这首词之所以动人,首先是词人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早就有“上马草军书,下马击狂胡”的壮志,他参加科举考试,遭到秦桧的嫉恨,直到秦桧死才得以走上仕途,后来又因为两次力主抗金而被免职。绍兴议和之后,很多人都已经对收复中原失去信心,而陆游始终坚持复国夙愿。写这首词时,陆游已经被罢了官,他心愿未了,壮志未酬,从他的满腔遗憾中也可以读出他不灭的希望。词中的对比颇为成功。青壮年时代驰骋疆场,老来闲居为民;过去有力杀敌而不能实现夙愿,如今夙愿还在却无力杀敌,只能隐居。对于理想的执著追求和这种理想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在陆游身上打下了深深的悲剧烙印,这种崇高的人格力量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开头两句暗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写自己当年壮志与戍守边防的情形。“万里觅封侯”见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少有大志,曾经投笔叹息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来投笔从戎,在西域立了大功,封定远侯。此处词人借以表达了自己要像班超那样为国平定外患,建功立业的志愿。“匹马戍梁州”,指词人48岁时在南郑川陕宣抚使王炎手下任“干办公事”时的生活,他曾单枪匹马地往来前线。“匹马”一词,描绘出当年雄姿勃勃的形象。“梁州”,此处指陕西南郑一带地区,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戍梁州”不仅写了他当年从军戍守边城,而且也写出了他的雄图大略。他曾在平戎策里指出,要恢复中原,必须建立一个可以制金人于死命的军事根据地。他计划在川陕打下一个稳固的政治、军事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取得和金人斗争中在长江上游的优势,而且可以恢复关中,进一步收复中原,实现中兴宋室的壮举。在戍梁州时,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则攻,无则守”。可是这个计划始终未能实现。因此,怎不使他悲叹“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呢?自己的雄图大略不能实现,驻守边塞的往事也像梦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闲居山阴,当年裘皮征衣也已积满灰尘而显得陈旧了。这两句借眼前衣物来书写长期被投降派打击罢黜闲居的情况,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愤慨。下阕继续抒发报国无方的郁愤情怀。“胡未灭”三句,写自己时时思念报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壮志难酬,令人无限悲愤。“胡”字,指占领中原的金人。“鬓先秋”指白发早如秋霜,颇有“一事无成两鬓斑”之慨。“泪空流”,一个“空”字,带出多少感慨与悲痛。结句概括了词人晚年生活与思想的矛盾。“心在天山”的“天山”,亦即祁连山,古战场,这里借指前方。陆游新年诗:“稽山剡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秋思诗:“慨然此夕江湖梦,犹绕天山古战场。”可见他总是惦念着边防战事。“身老沧洲”中的“沧洲”,犹言江湖,喻高士隐居之地。扬雄檄灵赋:“世有黄公者,起于沧洲,怡神养性,与道浮游。”此处写他被黜家乡,老于山野,对国事无能为力的愤慨,这是一位爱国者的血泪之歌,令人难以卒读。(3)古诗大意: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觅封侯,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已成梦中之景,梦一醒知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4.活动提示(1)思考与交流觅:寻找。戍:(军队)防守。暗:光线不足,黑暗。首先要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再选词填空。填完后再从词中找到能表现所填词语情感的内容。(2)拓展与运用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再指导学生用一段话写出自己对陆游的印象。不要写得千篇一律,要有个性特点。5.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本首词感情沉郁,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无奈。其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空”突破,体会情感,引发学生对全词的情感的体会。相关资料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2.陆游词中还有好些表达其爱国思想而抒写一生不忘匡复志事的名篇,这些词出于他手都举重若轻,神完气足。如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都是寄寓乾道八年(1172)在汉中王炎幕府图谋恢复不成的慨叹。汉中军幕的一段生活,影响他一生的思想和创作。直到晚年,他还是不能去怀。他用多种手法在词里表达了这种怀念心情。但是若和他的诗比较,情绪明显有别。如追忆征西幕中旧事绝句:“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金错刀行:“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