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11.2 五个地区练习.doc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11.2 五个地区练习.doc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11.2 五个地区练习.doc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11.2 五个地区练习.doc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专题11.2 五个地区练习.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2 五个地区热点考向预测考向一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014高考安徽卷)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解析:选c。本题是以日影为背景考查方向的判读。题意是“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北极点为地球最北端,在北极点上看所有的方向都为正南,故排除b、d选项;3月21日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结合图排除a选项;故选c。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1月份冰层厚度大3月份累计昼长长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9月份平均气温高abcd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南北两极自然特征及地球运动规律。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常年被冰川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在2 000米以上,厚度远大于北极地区1月份的冰层厚度,故正确;3月份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运动,3月21日左右直射赤道,因此太阳直射在南半球的时间多于在北半球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故3月份南极地区昼长累计长于北极地区,正确;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 300米,7月尽管为南极地区的冬季,但由于海拔高,其近地面气压不会高于以海洋为主的北极地区,故错误;9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在南半球的时间,南极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少于北极地区,加上南极地区海拔高,故9月份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低于北极地区,错误。因此选择a项。考向二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2015西安五校二模)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b汛期长,发电时间长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解析:选a。根据图中信息,青尼罗河比白尼罗河落差大,由此可得答案。由于白尼罗河源于赤道地区,因此汛期长,有维多利亚湖调蓄,因此较稳定,由图可知,其落差较小。因此b、c、d错。4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影响可信的是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b入海水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变小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解析:选c。根据题意“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说明水库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蓄作用,流入海洋的总体水量不变。但发生洪涝的机会减少,泛滥沉积的泥沙减少,因此下游沿岸土壤肥力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浪侵蚀增强。因此选c。5(2015湖南怀化一模)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和巴基斯坦年等降水量线图(图乙)。材料二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橘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1)根据材料一,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特征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析印度河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优越自然条件。 解析:(1)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等方面;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直接看图中年等降水量线信息即可回答。(2)印度河平原的形成得益于印度河,同时材料中提及“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则印度河的意义体现在提供了肥沃的平原和充足的灌溉水源。(3)种类多取决于热量差异大,而热量差异大的原因一般从纬度跨度和山地相对高度的角度分析;品质好一般从光热资源和昼夜温差的角度分析。答案:(1)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2)印度河携带泥沙堆积形成肥沃的印度河平原;印度河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之利。(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课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2015九江模拟)读世界某区域水系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乙阴影可能为()a山脉b裂谷c河流d海洋解析:选a。图中阴影区两侧河流分别向东、向西流,故阴影区为分水岭,故为山脉。2图中季节河的汛期最有可能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选d。根据图中西临地中海,且多季节性河流可以判断该地区为西亚,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地中海的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形成汛期。(2015天津和平一模)下图为海洋与陆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四条曲线表示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回答34题。3图中表示全球海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的是 ()abcd解析:选d。一般海洋气温日较差小于陆地,且气温日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则图中分别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日较差。4推测影响气温年较差最主要的一组因素是()a纬度差异和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c地表形态和海拔 d人类活动和城市分布解析:选a。另外的两条线表示的是气温年较差,大体上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增,则与纬度差异有关;另外,图中显示南北半球的气温年较差也有差异,主要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2015河北衡水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后完成56题。5图中三处水域,其中是()a地中海b波斯湾c黑海d死海6图中贯穿水域的虚线区域所表示地形的成因是()a河流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地壳断裂凹陷d地壳挤压隆起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推断该地区为西亚巴勒斯坦及周边地区。第5题,为地中海。第6题,考查的是东非裂谷带,该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以南,向北经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红海至西亚地区的死海以北地区。所以虚线区域的地形是地壳断裂凹陷形成的。答案:5.a6.c2013年2月16日,中国海军第十四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3月3日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港;20日接替第十三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下图是索马里海域部分区域图和索科特拉岛的景观图。据此回答78题。7关于中国海军第十四批护航舰艇编队在航行过程中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a起航时逆风逆水b途经南海应注意防御台风袭击c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急浪高d在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解析:选d。题干所示时间为2月至3月份,属于北半球的冬季,我国东部盛行偏北风,舰队向南航行为顺风,a选项错;南海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b选项错;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浪很小,故c选项错;冬季,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形成自东向西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向西航行顺风顺水,故d选项正确。8索科特拉岛有“印度洋上的处女岛”之称,根据图中景观,可以推断与该岛自然地理环境一致的是()a高温多雨,植被高大茂密b地壳稳定,地层多沉积岩c炎热干燥,土壤浅薄贫瘠d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解析:选c。从景观图中看出,该岛有戈壁,生长着耐旱植物,说明气候干旱;该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015南昌二模)据材料,完成911题。材料一2014年2月8日人民网:今日,遥远的南极大陆又增加了一抹中国红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主楼正式竣工并投入运用。圣诞前夕,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冰区遇险,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25日全速前往救援。于12月27日24时,克服大雾弥漫、风雪交加、白浪滔天、能见度极差等一系列困难后,“雪龙”号终于挺进到距俄遇险船仅6.1海里处。材料二中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位置图与泰山站主楼照片。9南极被誉为“陨石的宝库”,陨石降落到地球南极时表面后保存的时间一般可达几万年,是其他大陆陨石保存时间的100倍,其原因是南极 ()a冰层厚b地势高c风力大d降水少解析:选a。南极有很厚的冰层,陨石被冰层包裹后,自然界的风、雨、大气等很难对其造成破坏,故保存时间较长。10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a防迎风飞雪堆积b防紫外线辐射c冬季室内空气潮湿d防企鹅活动干扰解析:选a。景观图能反映其建筑特点,南极气候特征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其建筑架空离地是为了避免被积雪掩埋。11“雪龙”号距俄船遇险地点600多海里(1海里等于1.852千米)获悉,立即向东南方调整航线,以最大航速赶往。此时“雪龙”号的位置大约在()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c。从南极看,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表现为顺时针,“雪龙”号向东南方向驶往救助地点,则“雪龙”号位于救助地点的西北方位,图中四点中只有丙、丁位于救助地点的西北方;再结合两地距离600多海里,可判断“雪龙”号大约位于丙地。二、综合题12(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解析:(1)从“水塔”字面理解为两层含义:水多、地势高。再结合图读出富塔贾隆高原年降水量达1 500 mm,且是众多河流发源地。(2)根据提示信息“海陆相互作用”,从陆的角度是河流带来泥沙,从海的角度是洋流及流向。沙洲的扩大和延伸会影响港口的通航。(3)可从全流域统筹、水利设施、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结构以及立法等角度去分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13(2013高考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解析:本题以维多利亚湖中鲈鱼的引入、繁殖为背景,提供区域位置图,考查鱼类引入、繁殖的影响因素,以及鲈鱼引入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了获取信息、空间定位能力,以及运用知识阐释、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1)本题关键信息:阻碍、游入、自然原因。阻碍鱼类游入湖泊的自然原因一般可从地形、水系角度分析。图中信息显示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上,海拔约1 134米,与尼罗河上游之间联结水道少而多瀑布。则河流与湖泊间连接河道少而落差大是阻碍鱼类游入的主要自然原因。(2)能在湖中迅速繁殖,说明维多利亚湖有适于鲈鱼生长的条件。文字材料提示鲈鱼是体型大的肉食性鱼,而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丰富,可提供丰富的饵料,利于鲈鱼繁殖;湖泊空间远大于河道,利于体型大鱼类的生长繁殖。(3)注意要从对原有鱼类资源和捕捞业两个角度分析。鲈鱼是体型大的肉食性鱼类,必然会以原有鱼类为食,造成原有鱼类资源的破坏;鲈鱼快速繁殖,可开拓捕捞业的新领域。(4)地理现象或事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包括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结合文字信息“鲈鱼经捕捞、加工后销往欧洲”,可得出答案。答案:(1)(维多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