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第二卷的答题表中)1鸦片战争博物馆以一杆折断的烟枪作为标志性建筑物(见右图)。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海滩,一位民族英雄下令销毁了收缴的数百万斤鸦片,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位民族英雄是( )a关天培 b左宗棠 c林则徐 d邓世昌2.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3.2011年5月7日至15日,“圆明园国宝全国巡展”在柳州展出,柳州市民目睹了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见下图)。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4.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所描写的是( )的功绩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7.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8.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 b c d9.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下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0.右图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这里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四五运动11.“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实业救国” 12.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变法维新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a b c d13.右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14.下列人物中,宣传维新思想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15.下图为漫画家沈泊尘的一幅工商学打倒曹、陆、章的作品。作品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斗争诉求?(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17.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c运动的口号有:自强、求富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8.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l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19.1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蒋介石21、“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该事件的历史影响是(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22、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历程。你认为以下景点哪一个不应在设计路线之中。( )a 井冈山纪念馆 b 秋收起义纪念牌 c 南昌起义纪念塔 d 会宁会师纪念馆23、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青年节,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 ) a 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b 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 c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 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24、七年级(1)班为某期黑板报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 a 国民革命的洪流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5、九十多年前,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 a 同盟会建立 b 开国大典 c 建党伟业 d 西安事变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试题第二卷一、选择题答题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根据示意图中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图示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在a时间,洋务派提出了“求富”的口号( )(3)c时间点反映的事件是中共成立( )(4)d时间点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开始。( )(5)在这个年代尺中能够感受到近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于抗争和探索的精神( )27、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针对这个问题,华士实验中学七(2)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完成下表:战争战后签定的条约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列举1839年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至少两位)(3),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4)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依据下列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分)(5)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93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两条)(2) 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3) 93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2)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左宗棠等(2分)(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当时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等。(随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4)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5)中国人民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探索精神等、牺牲精神(观点正确皆可)(2分)28、(本题共18分)(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3分)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分) 外争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消帝国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