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语言.doc_第1页
赏析语言.doc_第2页
赏析语言.doc_第3页
赏析语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准确地赏析语言,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课程标准对“阅读”中的语言赏析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那么,如何对所给语言材料进行有效而精辟地赏析呢?其实,语言可供赏析的方面很多,但具体到不同的语言材料,则又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准确把握语言特点,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一般说来,语言可供赏析的方面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修辞。初中语文要求了解的常见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可使语言产生鲜明的效果。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语言以拟人手法写柳树,使柳树也有了“灵性”,感到炎热的威胁,以柳树的病态烘托天气的炎热。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杜鹏程夜走灵官峡)此处缩小夸张,将“天”说成只有“巴掌大”,突出了工地环境的恶劣。2、词语。一篇优秀的文章,无不注重词语的准确运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来看。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特别是叙述类文学作品,宜赏析动词、形容词的准确、生动、形象;而应用性作品,包括说明文和议论文,宜赏析副词或其它修饰、限制语的表意准确、严密。3、句式。适当运用一些特殊的句式,能使语言增添亮色,表达特殊效果。设问句式、反问句式、排比句式,均能增强语言气势。还有双重否定句式可使句子的语意加重,倒装句式使人耳目一新,能起到强调作用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试看下列例子: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头尖了。(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语言运用“假设+比喻”的句式,恰到好处地把握了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重庆的地形和它所以成为重要港口的道理。4、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情色彩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爱憎观点,这也是值得赏析的地方。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语言通过一声叹息,同时运用反语手法,将“聪明”一词褒词贬用,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5、语言风格。文章的语言风格往往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有的文章语言追求生动形象,优美感人。但也有的文章语言却质朴简明,通俗易懂,读起来亲切自然,极富生活气息。还有的文章语言幽默诙谐,生动风趣。这也是我们值得赏析的地方。如: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了一水又穿一水,穿了一年又穿一年。(吴伯萧记一辆纺车)语言运用“洗洗”“补补”“一水”这种口语化色彩浓厚的词语,表达出战士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珍惜。6、言外之意。语言的言外之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语言本身含义丰富,充分挖掘,蕴意无穷,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二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表面是一种意思,实际还有另外的意义,在剧本中也称为“潜台词”。如:春江水暧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是一句含有哲理的名句,它不仅写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给人以启迪:鸭子之所以“先知”“春江水暧”,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在赞美“先知”的鸭子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7、表现手法。文章在刻画事物时往往借助于一些写作技巧,也称为文章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反面衬托、侧面烘托、间接描写、以声写静、以动写静、借景抒情、以物喻人、联想想象、虚实结合等等。此种语言的赏析应与文章整体结合来看。试看下列例子: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叶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张洁挖荠菜)这是一幅美丽、和平、静穆的“晚归图”,是作者有意使用的一种反衬写法,连羊儿、乌鸦都能回家,而“我”却不能。这样反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8、其它方面。除了上述值得赏析的地方之外,语言值得赏析之处还有许多,如诗歌语言的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文言文语言的骈散结合、言简意丰,还有语言的图画美、音乐美,叠词、衬字的运用等等。在准确把握语言特点,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之后,还需要我们运用简明、连贯的论述语言进行赏析。许多同学在进行语言赏析时,往往只指出语言的特点,而不加以分析,这只完成了一半任务。进行语言赏析时,宜采用三步答题法,即“指出语言特点举例简要分析例子”。若能准确做到这一点,也就能有效而精辟地赏析语言了。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对79年级的“阅读”中明确提到:“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进行美点赏析,既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近几年,各地考试均加大了类似美点赏析的考评力度。由于是开放题型,许多同学认为无从落笔。其实,“美点赏析”也有章可循,有律可依。 一、找准赏析美点 “美点赏析”题最重要的是找准文章的“美点”。不同风格的文章,其“美点”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文章的“美点”可从以下方面来找。 1、形象美。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叙事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事物形象,无不是作者精心描述的对象。如杰克伦敦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淘金者,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父亲,透露着对儿子的深情;茅盾散文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郑愁予诗歌雨说中的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这些作者精心描述的形象,或高大,或亲切,或感人他们都可以是我们赏析的“美点”。 2、结构美。一篇好的作品,无不注重结构的紧凑与清晰。记叙类文章往往有线索贯穿,结构按事件要素变化,或按表达方式转换。说明类文章常见的是“总分总”结构,或在此基础上变化的“总分”或“分总”结构,或者按逻辑关系布局。议论类文章一般是“引论本论结论”式结构。在赏析文章结构时,要注意抓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抒情句等重点句子。如刘成章安塞腰鼓中,抒情句“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以自然段的形式反复出现,将每一次对安塞腰鼓的不同描写自然隔开,使得行文流畅,结构清晰。 3、语言美。几乎任何一篇文章,都可以赏析其语言美。可以是词语品析,如说明文和议论文中修饰、限制类词语的准确严密性,描述类文章中动词和形容的生动形象性。可以是句式品析,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可以是修辞颀赏,如比喻、拟人的生动形象,排比的气势,反复的强调作用等。可以是感情色彩的分析,如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辛辣讽刺,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热情赞美。可以是文章主旨句、哲理句的理解与阐释。甚至还可以是叠音词、拟声词或成语的大量运用,长短句的交叉,骈散句的结合等。 4、手法美。文学作品往往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因此,文章的表现手法也是可以赏析的“美点”。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对比、侧面烘托、伏笔、前后照应、欲扬先抑、以动写静、虚实结合、讽刺等,并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5、文体美。不同的文章体裁,有其不同的文体美。如记叙文的叙事线索,记叙要素,精彩描写;说明文的抓住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议论文的观点鲜明,论证严密,反驳有力;小说的人物形象丰富,情节引人入胜等。 6、音画美。用语言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使文章具有音乐美,如林嗣环口技;或描绘生动的景象,使文章具有绘画美,如古人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的文章充分利用汉语音韵铿锵而和谐的特点,使文章朗朗上口,易于诵读;或充分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词语,给人视觉冲击,这在散文和古代诗歌中较为常见。 二、规范答题语言 1、按要求有步骤的答题。如“任选文中的一处美点进行赏析”,答这类活动空间丰富的赏析题目,一般要采取“三步答题法”,即“指出文章美点举例结合例子进行美点分析”。若是题目已经限制“美点”,如“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则要从所限制的“美点”中寻找“美点”,依然采取上述“三步答题法”答题。若是题目对“美点”限制得非常明确,如“举例分析文章所运用的对比”,则应按照“举例分析”的原则二步答题。 2、精心组织简洁流畅的语言答题。答“美点赏析”类题目,一定要反复锤炼语言,做到语言精练、流畅,逻辑性强。如语言特色的赏析:“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特别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如(举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本文语言极富哲理,如(举例),告诉我们,使我们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写作手法的赏析:“本文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