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课百日维新课件人教版选修三.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3课百日维新课件人教版选修三.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3课百日维新课件人教版选修三.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3课百日维新课件人教版选修三.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3课百日维新课件人教版选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第3课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一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 三 百日维新 四 戊戌政变 变法的背景 变法的兴起 变法的高潮 社会原因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民族危机严重经济基础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及引导组织基础 强学会 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重要条件 光绪帝支持 康有为 梁启超个人努力国际环境 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潮流 戊戌变法的背景 温故而知新 思考 19世纪末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表现在哪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经济上 19世纪末 在商品输出的同时 更注重资本输出 政治上 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提 出门户开放 政策 开设银行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 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民族危机加深 一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维新运动的发展 知识要点 维新派极力宣传变法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康有为 据乱世 生平世 太平世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抨击专制制度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复 批判君权 用民权否定君权 实行君主立宪 维新思想的发展 2 维新运动的实践活动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激起了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爱国激情的高涨 维新运动从理论转入政治实践阶段 自主探究 维新运动转入实践后的活动主要有哪些 这些活动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1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 2 进呈 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 3 康有为成立保国会 4 封建官僚希望变法图强 知识要点 应诏统筹全局折 提出 变则能全 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建议皇帝效法日俄推行新政 当务之急是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 开制度局 许天下人上书 实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二 百日维新 1 变法的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颁布 定国是诏 开始 到9月21日戊戌政变结束 这次变法历时共103天 又称 百日维新 2 主要内容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 知识要点 为什么说百日维新基本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 皇上若决定变法 请先举三者 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 或御乾清门 诏定国是 躬申折誓戒 除旧布新 与民更始 一定舆论 设上书处于午门 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 许天下士民 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 选天下通才十数人 入直其中 王公卿士 仪皆平等 略如圣祖设南书房 世宗设军机处例 重定章程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 1 29 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 行宪法 大开国会 设立制度局 该年上海出版的英文 字林西报报道 激进的改革举世为之震惊 第一他们终止了对外国人的传统憎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 鼓吹与列强友善与结盟的政策 倡导全国开放 第二他们改革了那个愚蠢傲慢 自称世界第一的教育制度 第三不复以中国文明与制度为自满 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比起这个青年中国来 就连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堂乎其后 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 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 等于一场 来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 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汉学家费正清 剑桥晚清史 1800 1911 当年今日 合作探究 如何正确评价百日维新 1 进步性 知识要点 三 百日维新的评价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 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文化上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 提倡新学的措施 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 局限性 没有采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行宪法 大开国会 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合 知识要点 三 百日维新的评价 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百日维新的特点 1 是变法高潮 2 内容基本反映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3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4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 改革不彻底 知识要点 知识与技能 1 1898年1月的一天 载总理衙门西花厅 总理大臣李鸿章 翁同龢 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 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 气得荣禄中途退场 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 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b 顽固派势力单力孤c 设立议院 召开国会d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知识与技能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 设议院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c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 进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 恃革命以开之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康有为主张 我朝变法 但采鉴日本 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 君主专制b 联邦制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 知识与技能 下列法令中 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a 京师设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b 实行铁路国有政策c 改革财政 编制预算和决算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光绪帝支持 参与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答谢康有为救架b 挽救民族危亡c 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权力d 做一个有为之君 知识与技能 1898年6曰16日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皇上勿去旧衙门 而唯增新衙门 勿革旧大臣 而渐擢小臣 多召见才俊之士 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 赏以卿衔 准其专折奏事足矣 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 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 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c 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 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知识与技能 新政提出后 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 承办山西的矿务 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 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 开设纺纱 织布厂 引入进口机器生产 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 柞油两厂 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a 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 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 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 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知识与技能 2006年重庆卷 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a 强学会b 保国会c 共进会d 兴中会9 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开办京师大学堂b 废除八股c 设立译书局d 废除科学考试 知识与技能 10 梁启超在 戊戌政变记 中写到 人人封章 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书 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 反映的内容是a 命各省保荐 引进人才b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c 裁汰冗员 澄清吏治d 设邮政局 知识与技能 11 下列各项属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筹划海防 成立海军衙门 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开办京师大学堂 废除八股取士 学校不读四书五经a b c d 创新与探究 19世纪下半期 日本和中国先后发生了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结果日本成功了 晚30年的中国却没有成功 为什么 试分析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了解其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外因 十九世纪末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增大资本输出 加剧了殖民掠夺 根本原因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原因 内因 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 助长了列强的侵华野心 直接原因 温故而知新 请同学们参看课本133页 历史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