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全册 第4周 读书求知(积累运用+议论文阅读4篇)(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全册 第4周 读书求知(积累运用+议论文阅读4篇)(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全册 第4周 读书求知(积累运用+议论文阅读4篇)(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全册 第4周 读书求知(积累运用+议论文阅读4篇)(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全册 第4周 读书求知(积累运用+议论文阅读4篇)(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周 读书求知训练13 积累运用求知类议论文阅读 月 日 星期 满分:33分 实际得分: 分11一、积累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模式(m) 推敲(qio) 根深蒂固(d) b数学(sh) 路径(jng) 孜孜不倦(zh) c积累(li) 汲取(x) 不言而喻(y)d机械(xi) 关键(jin) 锲而不舍(qi) 2把下面划线部分文字替换成合适的词语。(3分)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1)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2)精深而广博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3)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1) ;(2) ;(3) 。3把关联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2分)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一个, 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 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 会止步不前。11 并非 而是 如果 就 b不仅 而且 如果 就c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d并非 而是 因为 所以4下列材料,不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 )(2分)a约翰古登贝尔克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新产品。b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c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5请围绕“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内涵,仿照例句写一句话。(2分)例句:玫瑰虽美,但花下荆棘丛生;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荆棘虽多,但荆棘上却盛开着美丽的玫瑰!仿写: _ _6.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社会热点话题增多。其中,“提升民族创造力”就是近期的一个热点词汇。班级同学搜集了相关的资料,特邀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5分)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探究一条信息。(3分)材料一:“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材料二:据统计,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然而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 我提取的信息: (3)据报载,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创造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2分)读了这则材料,你向老师提出的建议是: 。二、阅读理解(17分)呵护孩子心中的“西瓜树”陈鲁民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标题是我爱家乡的西瓜树,第一句就是“我们家楼下种了一棵西瓜树”。依30分为满分的标准,改作文的老师给这篇作文打了24分,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加了一句批语“西瓜不长在树上”。 孩子多是富有想象力的,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匪夷所思,但有时候却缺乏常识。这恰恰是孩子的特点,对于孩子的大胆想象,绝对不能随意扼杀,而应给予热情鼓励,多包容、少批评、善引导,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保护孩子未来的创造力。有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常被成人视为“胡思乱想”,其实,那可能恰恰是因为成人缺乏想象力所致。不妨再来看看这个小故事:美国沃帕科内塔小镇,一位妈妈正在厨房里洗碗,她听到10岁的儿子在后院里蹦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亲爱的,你在干吗呢?”儿子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这位妈妈没有给“胡思乱想”的儿子泼冷水,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家哟!”30年后,这个小孩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著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少年的想象力对于成年后的事业成功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说阿姆斯特朗的成功只是带有偶然性的个例,那么,英国一项持续30余年跟踪上万名英国人生活的调查则表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成人后事业更加成功。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调查对象在11岁时写的展望自己未来的短文,然后将短文内容与作者42岁时的实际情况相比较。调查显示,在11岁时便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当中,50%的人42岁时都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而想象力较差的孩子中,这个比例仅为20%。 由于数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禁锢,凡事要求循规蹈矩,师法古贤,国人历来在科技想象力方面比较薄弱,很少有异想天开的例子。其实,中国人也曾有想象力丰富的时代,先秦时代的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共工撞山,羿射九日,嫦娥登月等,何其大胆精彩,可惜,后来的独尊儒术,专注六经,八股取士,钻故纸堆,把中国人的想象力几乎扼杀殆尽,也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落后挨打,教训十分深刻。 前不久,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他丰富的想象力的肯定与鼓励,一个贫瘠、落后、封闭的高密,居然能给他提供无限的创作来源,让他变幻出无数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和事。他的成功也能给我们的科技教育界以启示和警醒: 。 因而,呵护学生心中的“西瓜树”,与支持孩子的“登月梦”,对于培育他们的想象力,同样大有意义,同样值得肯定。 晚报文萃(智慧读本)2014年3月7.文章标题中的“西瓜树”加上引号有什么特殊含义? (4分) 8. 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如何对待孩子的大胆想象?请引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9.文章介绍阿姆斯特朗的小故事,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4分)10.根据上下文,在第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5分) 训练14 积累运用求知类议论文阅读 月 日 星期 满分:36分 实际得分: 分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领悟(w) 彷徨(pn)栽种竹子(zhi)b.埋没(m) 儒家(r) 不知所措(cu)c.华裔(y) 接触(ch) 一帆风顺(fn)d.朱熹(x) 测量(ling) 丁肇中(zho)2.填空(2分)丁肇中是著名的美籍_物理学家,_奖获得者。“四书”指的是儒家主要经典大学、_、_、_。3.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新的知识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2)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 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3)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 。a.只能不是支配袖手旁观b.不仅而且 支配漠不关心c.如果那么 控制袖手旁观d.只能不是 控制漠不关心4.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5.下面句子序号已被打乱,请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完整的话。(2分)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正确的语序为: 6. 学习了本文后,班委会决定召开“漫话格物致知”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6分)【活动一】名言指导我学习(2分)学习了本文,同学们知道了实践对真理探索的重要性,请从你平时的积累中,写出两句论“实践”的名言或警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 【活动二】“格物致知”大家讲(2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你有过“格物致知”的经历吗?请给大家讲一讲。 【活动三】创新未来我打算(2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你将如何行动呢?是做明天的创新型人才,还是做死抠书本的书呆子?请写出你的打算,不少于100字。 7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a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c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d尽责是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和所获得的心灵满足。二、阅读理解(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学者的态度与精神宗白华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看可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着真理,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很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是“学者的精神”!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小己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新学者应具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注】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8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b. c. d.9从第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4分) 10第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6分)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二)(1)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11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4分) 训练15 积累运用求知类议论文阅读 月 日 星期 满分:34分 实际得分: 分一、积累运用(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3分)读书时不可存心(ji) 难读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j ju) 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2)解释句中的黑体词(2分)寻章摘句: 涉猎: 2.下面成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根深蒂固 轻而易举 袖手旁观 开卷有益 前扑后继 不求甚解 味同嚼腊 吹毛求疵 “ ”改为“ ”; “ ”改为“ ” 3.下列是有关读书或学习的名句,请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部分。(2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_,便欣然忘食。 (2)读史使人_,读诗使人_,数学使人_,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4.依次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3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 (3)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5.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人物。(6分)(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2分)年度人均阅读量人均阅读时长(每天)纸质体术(本)电子书(本)纸质阅读(分钟)手机阅读(分钟)20124.392.3515.3816.5220134.772.2813.4321.70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2分)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2分)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二、阅读理解(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读书忌贪“色”赵畅 应当承认,人的知识多半是靠读书得来的。然而,同样是读书,不见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里自有一个如何读书,亦即掌握读书方法的问题。依笔者的读书实践,读书最忌贪“色”。 一曰忌贪“清一色”。一个人允许有自我的读书爱好、读书习惯,允许其爱好并习惯于读某一类或某一方面的书,但长时间、一成不变地读这些书,肯定不行。说到底,学科知识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它们互相牵制、互相参照、互相补充、互相阐明,哪一门也不是孤立的。学者杨义说得好:“读书的设计是一个立体性、动态性的设计。围绕着某个问题、某种原有的优势的拓展,既可以在纵向上涉及古今,又可以在不同层面上涉及中外以及诸种学科。知今不知古,就不能清理出事物的原理;知古不知今,就不能悟透事物的意义和它们运行的曲线;知中不知外,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封闭起来;知外不知中,就容易使自己的知识失去根,变得虚浮空泛。古今中外在某一问题上进行互参,是读书深入以后应该追求的通则。”是啊,真正的读书人必然像传说中的得道大法师,以阴阳之道、采补之术驾驭万物,采阴补阳抑或采阳补阴。事实上,只有多读书、读各种书,才能平衡自我的知识结构。 二曰忌贪“流行色”。虽说,流行的畅销的图书未必不好,但也未必全好。因为流行和畅销里有太多的假象。这些假象,或出于作者的“自誉”,或出于出版商的“噱头”,或出于个别读者的误导,或出于其他别的什么原因。总之,读书人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千万不要一味爱好读“流行”和畅销的读物,以免损耗时间,浪费感情。1943年,法国哲学家萨特创作完成存在与虚无一书后,交给伽利玛出版社首印。不久,此书就成为畅销书,加班加点印刷,以至连萨特想修改补充的有关材料也被退了回来。原来,二战期间,法国的金属物资尤其是用来造砝码的金属原料十分紧张,价格大涨,而家庭主妇生活中又离不开天平和砝码,且首印的此书正好重1公斤,价格也便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争相抢购。知道真相后,萨特哭笑不得。看来,流行的畅销的书,有时并不可靠,无论其如何热闹一时。三曰忌贪“看脸色”。所谓“脸色”,就是世俗的“脸色”。有的人抱实用主义观点,就事论事读书、临时抱佛脚读书。这般读书,偶尔为之还可以,但长期肯定不行。因为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读书,没有系统,也易于遗忘,难以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更难以转化为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忌贪“色”,并非指要完全与之撇清、摒弃,而是要把握一定的“度”和节奏,不要太相信、太沉溺、太投入。在专而精的基础上,多读越界之书;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多读经典之书;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多读“补钙”之书,当是我们应有的选择。 (摘自2013年6月4日人民日报) 6.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本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 ,围绕这一论点,作者分别从“忌贪“清一色”、 、忌贪“看脸色”三个方面论述。 技巧指南: 归纳论点归纳论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明确论题,依据论题寻找论点。锁定位置找论点。论点经常出现的几个位置是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通过分析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把握论点。寻找分论点,对其进行整合,从而概括出中心论点。从题目入手:有的题目即为观点;有的题目是论题,从文中找出直接回答这个论题的语句,就能把握论点。7.第段引用学者杨义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8.第自然段用事例来论证,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所叙事例的内容。(3分) 9.“读书忌贪看脸色”中的“看脸色”如何理解?(3分) 10.文章最后一段可否删去?谈谈你的看法。(4分) 训练16 积累运用求知类议论文阅读 月 日 星期 满分:34分 实际得分: 分12 积累运用(15分) 1.给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慨叹( ) 省悟( ) 搽脂抹粉( )mio茫( )kung骗( ) w蔑( )2.在空白处给下列语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 地大物博 是事实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却也是事实。3.下列各句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c.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自信力”。d.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中国人的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4.鲁迅先生说:“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3分)“脂粉”是指:_ “筋骨和脊梁”是指:_ _ “状元宰相”是指:_ _ 5.将下面的复句改成一个句子并回答问题。(2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改句:_ _ 6鲁迅先生于年月日去世,下面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的内容。(2分) 提示:要补写内容与鲁迅小说集有关。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星陨,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7。有梦就有远方,有梦就能飞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每个中国人的小小梦想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为此,学校组织了以“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1)为你班“美丽中国梦”主题黑板报拟几个栏目。(2分)栏目一:_栏目二:_(2)活动小组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年龄段1500人的梦想,下面是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的统计表,请认真分析并写出两点探索结论。(2分) 最美梦想统计表梦想人数(人)年龄(岁)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职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20-3030080804031-495015020010050-65154045400结论一:_ _ 结论二: _ (3) 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才有未来。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的梦想,做个追梦少年。(2分)我的梦想:_ 二、阅读理解(19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黄岩岛,你到底属于谁4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问题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律宾“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岩岛的,1935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1983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从开发利用上看,黄岩岛海域一直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而且中国政府还多次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登上黄岩岛进行考察。1994年又在岛上建了水泥纪念碑。另外,4月28日,菲律宾媒体发表菲律宾专家的署名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的主张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从种种依据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8文章第段有何作用?(3分) 9读完全文,你认为黄岩岛到底属于谁?文中有哪些依据?请作简要概括。(4分) 10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3 这篇文章驳论与立论相结合,请用“/”将驳论部分和立论部分划开。(只能划一处)(4分) 技巧指南:议论文中的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12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分)a作者认为,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b如果按照菲律宾“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因为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c菲律宾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无权因为可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所以,菲律宾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d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菲律宾政府及媒体也发表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考答案训练13 一、d【解析】a“模”读“m”;“孜”读“z”;c“汲”读“j”。 2(1)勤奋努力,不知疲倦;(2)渊博;(3)一事无成3a4c5示例:彩虹虽灿烂,但其前总有风雨肆虐;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虽有暴风雨肆虐,但在暴风雨之后,却有灿烂的彩虹!6.(1)中国学生学习成绩突出,但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2)在“有方向、有范围、有程序”后加“的思维方式;(2)把“既”改成“不但”,或者把“而且”改成“也”。(3)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改变“追求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观念。二、7.“西瓜树”不仅指那个孩子作文中的西瓜树,也喻指孩子丰富的想象力。8.对于孩子的大胆想象,绝对不能随意扼杀,而应给予热情鼓励,多包容、少批评、善引导,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9.举例论证 有力地论证了少年的想象力对于成年后的事业成功之重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就是保护孩子未来的创造力)的观点。10.示例:不敢创新,缺乏想象力,满足于跟在人家后头干些修修补补的课题,弄些改头换面模仿抄袭的项目聊以自慰,就永远不可能走在世界科技潮流的前头,与诺贝尔科技奖也会渐行渐远。(意思相近即可)训练14一、1.c 2.华裔 诺贝尔 中庸、论语、孟子3.a【解析】第(1)题的两个分句是明显的选择关系;第(2)题的“支配”与“控制”可以从词义的范围和侧重点的角度进行辨析;第(3)题的“袖手旁观”与“漠不关心”可以结合语境,联系“消极”来辨析,“袖手旁观”的行为是消极的,而“漠不关心”的行为却是冷漠的。4.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5.【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实验的过程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所以第句应是首句。第句说“要有适当的目标”,第句讲目标的选定,很明显句排在句后。第句进行总结,和第句照应。所以语序为。6.【活动一】示例: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离开实践的希望,不过是一种空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会我们如何增长智慧。(任选其二)【活动二】示例: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虽然牺牲了一块表,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活动三】示例: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做一做。要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动手操作、主动思考探索、主动表达交流,并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具有敢于表现自己、勇于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善于思考、认真实践、努力钻研,拥有不怕困难与挫折、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7.c【解释】c项是语段首句的高度概括。语段首句提出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能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二、8.b【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与思路:“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归结论点)。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论点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层进式,还是并列对照式等。本文第段直接提出论点,段分析论证,第段以“总之”作为标志对上文进行归结,层次分明。9.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常“作遁词”,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10.通过对比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失“真正的学者精神”;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11.(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训练15一、积累运用1.(1)诘 咀嚼 (2)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这里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粗略地阅读2.扑仆 腊蜡3。(1)每有会意(2)明智 灵秀 周密4.(1)5.(1)2013年较2012年,人均阅读量有所增加。或:纸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