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17).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17).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望岳 (17).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岳教案觅儿寺镇中学刘蔚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掌握一些古诗朗诵的常识,读出节奏,读出韵律,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3、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4、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重点1.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其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朱德的“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郭沫若的“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引出我们今天所学的诗歌杜甫,介绍其诗歌题目望岳,并展示相关图片。2、 泰山简介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 历代文化也 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3、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写作背景: 三十五岁以前的杜甫,读书和漫游时期,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 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3、 朗诵诗歌:采取自由朗诵、齐诵的方式。4、 结合文章注释,读懂文本内容【韵译】:泰山呵,你是那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大自然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5、 读出理解1、 首联:远望,写出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2、 颔联:仰望,使作者产生了登山的渴望3、 颈联:凝望,望的全神贯注,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令人震撼的力量4、 尾联:俯视,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是作者做人志向高峰的写照,表现出年轻时杜甫的壮阔的胸襟6、 带着理解,再次朗读,说说诗歌中的作者是怎样的形象 一位骏马轻裘的年轻学子,考场示意,毫不介怀,登泰山以抒发兼济天下的志向。7、 课外拓展:关于泰山的成语、俗语8、 背诵并默写望岳。9、 反思:本首诗,内容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