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 (3).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 (3).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 (3).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 (3).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 (3).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己亥杂诗是初中语文第4单元的古诗诵读篇目。这首诗是初学阶段难得一见的政治诗,与平时我们教学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的诗不同,诗人采用“景中寓理”的方法通过创设的意象来表现情感:“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习者分析】学习本诗歌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爱我中华为主题下的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黄河颂、最后一课这五篇文章,并通过反复地朗读,感受到了每篇文章的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所以学生在大体把握本首诗的情感上会比较容易。但这首诗是初一学阶段难得一见的的政治诗,再加上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本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再组织点拨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2)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初步感知本诗的表达特点。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设计理念】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踏实训练,与初一阶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化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教学过程】一、营造学习氛围1、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2、板书:已亥杂诗3、全班齐读课题,解释诗题读了课题你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课前学生已经通过查字典和翻阅工具书,明白“己和亥”两字的意思,学生自己汇报: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诗题就是1839年。然后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在1840年,你们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汇报:鸦片战争。)小结: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PPT出示)4、简介龚自珍为了不低估学生的潜力,我还是采用以学生课前搜集和预习汇报为主,教师补充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二、初读全诗,整体把握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三、读诗韵1、下面我们走进古诗,请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下面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朗读?师:你读得字正腔圆。今天我要教大家一种读古诗方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读得长而轻;三声四声读得短而重。咱们来看第一句,“斜”是第二声?所以读的时候就要长而轻,最后一句“花”是第一声?读得短而重,注意老师的手势,我手没有收,你就不能停,我来示范读第一句。2、方法要学以致用,请你们自己练习。谁愿意来第一个来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者。看着我的手势来,你不仅是勇者,你还是智者,一学就会。小结:同学们自学能力真强,一学完就能完成得又好又快。3、男女合作读。4、师生合作读。4、全班读。三、深入诗意,理解诗情初读时,我们大体了解了诗意,现在我们再读全诗,透过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1、学生细细地读诗,自己想象画面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小结:刚才听了每个小组的发言,老师被你们陶醉了,同学们真会读诗,通过自己的朗读,想象到了这么多生动的画面,了不起!如:汇报全诗之后,细学第一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细学第二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学生交流汇报之后,教师随机补充:大家读读这行诗。3.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4.主旨:这首诗先抒情叙事,然后移情于物,写出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干沉沦,始终甘心奉献国家的精神。表现了一个政治家时时处处以国事民事为重的爱国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5.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6作业:朗读并背诵诗歌。7.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歌或语句,抄写在作业本上【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搜集爱国的诗歌和语句,也是为了爱国的情感的进一步深化和搜集能力的培养。四、小结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