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茶文化.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茶文化.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茶文化.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茶文化.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茶的种类与制作 授课时间:6月14日 教学目标:1、掌握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这六大茶类的特点,并能加以识别。2、了解绿茶的制作方法。3、了解茶的发源时间、发源地点。教学重点:六大茶类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准确识别六大茶类教学方法:讲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型:微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导语: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茶叶的分类与制作。(出示课题)二、 新授部分1、了解茶起源的四个时期(出示课件)神农时期:早在神农时期,人们就采用茶树的叶子作为饮料。西周时期:西周的时候就有人工栽培的茶园了。春秋战国时期:近代一些研究茶和茶文化的人认为饮茶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我国茶叶作为饮料始于秦汉时期。2、了解茶的发源地点(出示课件)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四川说:四川位于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云南说: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川东鄂西说:源于陆羽的茶经。江浙说:考古学家认为茶的历史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树。3、讲解茶的分类(1)课件依次出示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图片并一一讲解。(2)绿茶(不发酵茶) 含义: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冲泡后的茶汤呈绿色。 名贵品种:竹叶青、龙井。(3)红茶(全发酵茶)含义:红茶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经氧化变成红色化合物,积累在叶片中,冲泡后的茶汤呈红色。名贵品种:祁红、滇红。(4)乌龙茶(半发酵茶)含义:乌龙茶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名贵品种:武夷岩茶、铁观音。(5)黄茶(半发酵茶)含义:黄茶属半发酵茶,经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进行闷堆发酵、干燥等工艺制得。其显著特点是金黄发亮,“黄芽黄汤”。名贵品质:君山银针、蒙顶黄芽。(6)黑茶(全发酵茶)含义: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名黑茶,属全发酵茶。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名贵品种:云南普洱茶、雅安藏茶。(7)白茶(轻微发酵茶)含义: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其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名贵品种:白毫银针茶、白牡丹茶。4、讲解绿茶的制作过程(课件演示) 第一步:采青。采摘新叶。 第二步:杀青。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酶,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蒸发叶内水份,使叶子变软。 第三步:揉捻。通过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变造型,便于冲泡。使茶汁附于表面,提高茶味。 第四步:干燥。蒸发水分,增进香味,整理外形,利于保存。干燥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三、 结束部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茶的发源时间、发源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