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4).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4).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4).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4).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4).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庄河市第五初级中学 刘欢1、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作家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写下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佳作。学习本课,要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情感,丰富敏感的心灵。因此,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走进文本,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发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思念的文章,我利用网络搜集了一些故土昔日美景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战争的罪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根据学校实际条件,我选择了用电子交互式白板上课。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2.掌握本课重点字词。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3、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4、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赏析法、对话交流法5、 教具 多媒体、交互式白板6、 课时安排 一课时7、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931年9月18,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短短三个月,中国东北地区全部沦陷,东北同胞们被迫离开家乡,逃入关内。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但流亡到关内的东北同胞们依旧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作者端木蕻良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一同学习土地的誓言。 【设计意图】介绍背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作家。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等。他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融为一体,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东北风格震动着人们的内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介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家生平。 2.字词学习誓言 胸膛 嗥鸣 山涧 斑斓 缠绕 亘古 默契 田垄 埋葬 镐头 污秽 【设计意图】检测学习预习情况,强化本课重点字词,夯实基础。3.赏析文题 师: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生1: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师:很好!文章标题很特别,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而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设计意图】理解标题的含义,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研讨赏析问题一:面对广大的关东原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在文中勾画相关的语句。生2: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师:非常准确。那么,在读这段文字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生2:坚定。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生2:必须。师:很好,所以这个词我们应该生:重读。生2读这句话,学生齐读。师:除了这句话,作者还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生3:我永不能忘记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师:真棒!那么读这句话我们应该怎么读?生:声音洪亮,语气坚定。师:好!朗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不必刻意模仿,要读出你的情感,读出你的感受。(生3、生4泛读,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问题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土地,让作者魂飞梦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在文中勾画描写土地的语句。生4: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师:出声朗读这段话,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生5:生机勃勃。奔驰的鹿群,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生6:富饶。金黄的豆粒带着赤色的足金。生7:美丽。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作者在这里为我们列举了大量富有东北特色的景物,像电影镜头一样为我们呈现一幅幅美丽、富饶且富有生机的画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画面,进一步认识昔日的原野。(播放图片) 【设计意图】概括关东原野的特点,训练学生对内容的概括能力问题三:细读课文,思考:面对这片土地,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做旁批。生8:热爱。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这句话可以看出。生9:眷恋。“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将土地比作我的母亲,写出我对土地的眷恋。师:说的太好了。还有吗?生10:对侵略者的痛恨。“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生10:埋葬。师:怎么理解?具体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埋葬?生10:人死了。我的欢声笑语被日军剥夺了。师:很好,“埋葬”用于消失的事物。土地被践踏,我的欢笑被剥夺,这都是日军造成的,从而体现了我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憎恶。生11:赞美。文章用大量的语句为我们描绘了土地的美景。生12:热爱。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一种热情。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生13:泛滥。师:什么意思?在解释词语时,首先要解释本意,然后结合句子再分析。生13:“泛滥”指河水溢出。这里指热情四溢。师:说的真到位。这里说作者对家乡的爱不受控制,体现了爱的强烈。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的确,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乡土地的热爱、眷恋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饱含着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憎恶之情。【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训练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悟?(学生畅所欲言)小结:其实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铭记教训。我们要勿忘国耻,同时也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当堂小测,巩固提升 1.下列选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誓言(sh) 嗥鸣(ho) 山涧(jin) B.斑斓(ln) 埋葬(zng)耻辱(ch) C.田垄(lng)缠绕(chn)默契(q) D.污秽(hu) 亘古(gng)丰饶(ro) 2.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喷涌 默契 缠绕 红熟 B谰语 斑澜 亘古 呻吟 C丰饶 耻辱 誓言 高粱 D镐头 土壤 胸膛 原野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 呻吟。 (拟人) (2)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反复) (3)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