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 教案 (2).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 教案 (2).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 教案 (2).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二、作者出处及主要人物介绍(一)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二)出处伟大的悲剧是选自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的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留下来的一些底片、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想象力而写成的。(三)主要人物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1868年6月6日出生于英国德文波特,1881年加入英国海军,1891年升为上尉。1900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到南极洲的探险,其间发现并命名了爱德华七世半岛。1912年3月29日斯科特逝世于南极洲。三、积累字词拽( ) 堡垒( ) 辜负( ) 凛冽( ) 吞噬( ) 钦佩( ) 毡鞋( ) 厄运( )拯救( ) 忧心忡忡( ) 海市蜃楼( )无垠( ) 癫狂( ) 履行( ) 毋宁( )雪橇( ) 防御( ) 战栗( ) 羸弱( )告罄( ) 遗孀( ) 悼念( ) 毛骨悚然( )四、梳理情节,概括内容1、速读课文,勾划文中的时间点及相关的人物、地点、事件(教师提醒:个别事件没有具体时间)明确:1月16日 启程前往南极点,准备完成剩下的探险1月18日 到达南极点,发现阿蒙森留下的帐篷和信,踏上归途(*月*日 埃文斯精神失常)2月17日 到达“屠宰场营地”,埃文斯去世*月*日 到达下一个贮藏点,储存的煤油太少3月 2日 到达下一个贮藏点,燃料非常之少,探险队员惊慌到极点*月*日 奥茨离开营地3月21日 距离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暴风雪异常凶猛,无法离开帐篷3月29日 剩余三名队员决定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10月29日 一支探险队出发寻找英雄的遗体11月12日 探险队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并就地掩埋2、结合以上事件,梳理课文情节明确:(1)奔向南极点(23)带信作证,绝望而归(410)归途遇险(11)悲壮覆灭3、根据情节概括课文内容(教师提醒: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明确:1912年1月,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对手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补充:教师介绍斯科特探险队南极探险的整个经过: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悲剧”之“悲”是指“悲哀”还是“悲壮”?2、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是否矛盾?3、本文“悲”包括哪些内容?“伟大”指什么精神?学生分小组交流、合作、讨论明确:悲剧:(1)失败之悲 (2)作证之悲 (3)死亡之悲(4)离别之悲 (5)世人之悲伟大:(1)历尽艰辛达到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真正热烈追求的”。体现出斯科特一行人具有诚信、高洁的高贵品质。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一行“为他人作证”体现出他们具有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科考,体现出他们勇于探索、勇于追求、敢于搏斗的精神。 (3)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4)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遭到了队员的拒绝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奥茨身上体现出顾全大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5)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崩溃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大家都清楚奥茨独自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是奥茨的存在无疑会拖累队伍。这体现出斯科特一行强烈的团队精神、顾全大局的意识,和奥茨对自己荣誉的珍视。 六、课堂小结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他倾注了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