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期间科教工作总结十五期间,科教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积极培植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以项目、基地为核心。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抓手。五年来,在局领导和各科站的支持、关心和配合下,我们主要开展了农业的适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广校学历教育培训、农业标准化知识和应用技术培训、农业丰收奖项目管理、农业信息和农民信箱建设,农业推广基金会的项目管理,农业科技管理等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农民素质培训工作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始终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重点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培训方法上,根据各乡镇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采取分三个层次 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一层次,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民的文化、技术及信息掌握相对高些,特别是沿江两岸的农民,培训相对高新技术,且理论与实际相合;第二层次处于中等水平的农民,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各乡镇区域特色的农业技术培训,加快他们的经济发展;第三层次,就是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农民,培训些容易操作的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实用技术,引导他们向规模化方向生产等。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各地区域特色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突出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内容。在十五期间,我们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有8.75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9595人;远程教育农广校对农村主要党员、干部的中专学历教育达到毕业的有390人;农民二、三产业技能培训1.86万人,农民工岗位再提高培训0.48万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0.7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达4.8万人;发放各类培训书籍、资料5.5万份;组织有关专家送科技下乡活动123场次,接受农民咨询3.3万人次,发放专题宣传和技术资料2.4万多份。其中市县联合组织的科技下乡7次,2002年3月市县33位农业专家到石帆送科技下乡活动中,受咨询人数达600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5000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专门开展了生态农业知识专题培训1173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生态型效益农业经济,更好地应对WTO的挑战。重点抓好2个生态示范镇、10个生态示范村、6个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的培训工作。2、绿色证书培训工作。绿色证书培训工作起始于2000年,在培训方法上,力求实用性、可操作性,使参训的农民真正学到技术专长,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效益;在培训内容安排上,主要是体现出本县农业生产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规模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标准化、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操作技能等,如杨梅高效生产技术、标准化推广示范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安全生产;稻田生态种养(稻田养鱼技术)、田鱼干传统制作技术改进等;规模种草养羊技术;高山蔬菜高效生产技术、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柑桔等水干果的优化、高效、优质、绿色安全栽培技术;农作物的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动植物疫病预防、防治知识及技术等;培训对象是全县的农村干部、党员,农民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者、农村的种养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业企业等。到今年止共计绿色证书培训9595人。3、农广校中专专业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县农村主要干部中专学历教育培训,主要依托浙江省农广校青田分校来完成。我们根据本县农村的实际,选择了现代乡村综合管理专业,该专业有相对独立的14门课程,有提高经济发展管理能力的,也有提高科技水平的。我们根据本县当前农村的实际,为了提高学习后的实效性,在面授教育培训时采取:一是根据课程的进度,室内面授和室外实习相结合;二是根据各班级所在地的生产实际,一学期内不定期安排12次,每次25天的面授时间;三是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追踪调查和跟踪补课等教学方法,巩固学员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效果。旨在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领全村的经济建设。学制三年,学完所有课程,经考核考试合格的,由浙江省农广校发给国家认可的中等专业毕业证书。在十五期间,我们共招收学员532人,注册人数466人,毕业学员390人。4、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2004年年初,按照省里关于实施“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要求,我县调研制定了青田县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县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即到2010年,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在十五期间的2004年开始实施,到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2.32.5万人,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1万人,在培训措施上,通过整合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城乡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全县共组织农民培训54820人次,培训主要涉及农业适用技术、鞋革、石雕、服装、计算机、厨师、中式面点加工、烹饪、建筑装璜、电器维修等10多个专业,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8682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4187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4825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7126人,通过培训共发放证书23136本,其中培训结业证书11878本,职业资格证书11098本,转移农村劳动力12737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5、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是在2004年被省农业厅列项,并在2005年报农业部被列项,项目实施分两步:第一步到20052006年底计划培训2000名核心青年农民,主要对象为农村规模经营大户、科技大户、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及初中、高中毕业回家参加农业生产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加强对青年妇女和基层团组织负责人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由他们带动培训或组织培训辐射;第二步到2010年(即十一五期间)通过核心农民带动实现每个村民小组培训青年农民10名。 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在农村培养一批觉司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青年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操作技能。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实施培训460人。二、农业标准化和绿色农产品工作为扩大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加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科教科与各职能科站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十五期间,相继制订了青田御茶综合标准、田鱼综合标准、山鹤牌柑桔综合标准、山鹤牌杨梅综合标准、栝楼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稻谷生产技术规范、无公害高山蕃茄技术规范、无公害豌豆综合标准、杨梅酒酿造企业标准、山茶油加工企业标准等10个农业标准,并建设标准化基地8个,面积达6.2万亩,包括:杨梅标准化基地30000亩,其中杨梅绿色食品基地3000亩,无公害柑桔基地5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无公害稻田养鱼5000亩,有机食品茶叶1000亩,山茶油基地5000亩,豌豆基地10000亩,章旦精品果园基地1000亩,稻谷2000亩。三、农技110信息服务工作1、建立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五年来,我们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做到“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逐步建设完善了31个乡镇农技110信息服务站。分期分批建立了436个村级农业信息点,发展农村信息员500个。 2、建立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五年来我们通过广播电台、电视、青田侨讯、“青田农村经济信息网”等形式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2002年开始,我们协助县电视台摄制编版了一档对农节目-金色田野,到目前为止该节目已制作202期。2003年与青侨讯合作新农村专版,共发稿105期。五年来,我们通过各类途径共收集信息12600条,在青田农网上发布信息8600多个,许多农户通过农技110找到了致富项目。3、建立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完善的信息服务机构,我们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通过青田农网、阿里巴巴网、农民信箱为广大农民免费发布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264条,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通过上网交易116批次,网上交易金额达1000多万元。4、开展了“农技110示范县建设”。这个项目2003年已报省立项,现已实施二年。建设主要内容为:县级主要是在原有农技110信息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好县级计算机信息网络平台,在去年底完成了对县农业信息网的全新改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接入全省公用信息模块系统,有专人维护;乡镇级主要是完善乡镇农技110信息建设,目前我县31个乡镇已基本达到“六个一”(即有场所、牌子、电脑、电话、人员、制度),乡镇的信息服务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全县注册“一站通”用户52个(即全国信息一站通,农业部的);村级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点20个,并达到“三个一”(即电脑、电话、人员),实现了信息服务点进村入户,将信息网络延伸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村和专业户。形成“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了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培训和发展信息员83人(村级信息员20人),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科技信息服务。四、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工作五年来,全县开展农技人员联基地(效益农业示范基地)、联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活动,参加的农技人员318人,联系基地318个,面积32.3万亩;联系种养大户676户,大户面积19.5万亩,推广新品种21个,推广新技术18项,举办培训班505期,培训27520人次。通过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有效地改进了广大农技人员的工作作风,加强了为农服务效率,同时农技人员自身工作水平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五、丰收计划项目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以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积极开展农业丰收计划项目活动,以实施丰收计划项目为动力,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青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1-2005年获省农业丰收奖1项:“青田县杨梅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获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获市农业丰收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县农业丰收奖52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9项。六、实施科教兴农项目1、科教兴村试点工作。我局在县府的领导下,在县科协、扶贫办、科技局等单位的协作下,于1999年冬到2001年按照浙江省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意见在腊口镇(原石帆乡)高坟岗村实施“科教兴村”的试点工作。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一是建立科教兴村领导小组,抓好落实;二是实行农科教相结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植村主导产业;四是坚特两手抓,建设文明新农村。通过二年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开展 “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强农技队伍自身建设,县经作站和章旦农技站联合在章旦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场,主要建设内容为:300亩标准化精品果园建设,50亩水果新品种试验和繁育基地建设,三年计划引进新品种40个进行适应性中间试验。通过示范场的建设,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步伐。七、农业推广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厕所拆除协议书
- 儿子签了谅解协议书
- 广东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人民政府招聘政府专项工作聘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出让地块移交协议书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印染厂出租合同范本
- 宁夏2025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拟聘(十一)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校服代理协议书模板
- 桃园公寓买卖协议书
- 兼职电工劳务协议书
- 广东开放大学2024秋《形势与政策(专)》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第1号修改单)》
- 2024光伏电站自清洁纳米涂层施工前后发电效率提升计算与评估标准
- 【1例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案例分析5900字(论文)】
- DL∕T 5759-2017 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建设工程HSE管理方案
- JGJT178-2009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s》评课稿
- creo电气布线设计培训教案
- 悬臂桥面板计算理论
- GB/T 41681-2022管道用Y型铸铁过滤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