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B .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2. (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 给头发吹热风B .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 .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D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3. (2分)(2015贵州)在太阳光下,人们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 . 光的直线传播B . 光的漫反射C . 光的折射D . 光的镜面反射4. (2分)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的像( ) A . 变小B . 不变C . 变大D . 先变大再变小5. (2分)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实验时接下来的操作是( )A . 沿ON前后转动板FB . 将光线改为从BO射入C . 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 . 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6. (2分)(2015邵阳)如图,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A . 光的直线传播B . 光的反射C . 光的折射D . 光的色散7. (2分)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09年7月我国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B .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 .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8. (2分)下现现象中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 . 隔水看花B . 看水中的鱼C . 钢笔错位D . 小孔成像9. (2分)如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湖水中楼阁的倒影B . 露珠下树叶的叶脉C . 阳光下指针的影子D . 平面镜中的花瓶10. (2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1. (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显微镜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凹透镜是目镜B .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 .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D . 以上说法都不对12. (2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近视镜13. (2分)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近视了应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图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体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A . 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B . 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 . 光屏上没有像D . 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才会出现像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5分)15. (2分)“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_大.(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 (2分)教室里的日光灯用久了,灯管两端会变黑,原因是钨丝先发生_,然后在灯管壁发生_的缘故。(两空均填物态变化) 17. (3分)扬州大力推进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大,这是在_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18. (2分)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9. (1分)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 ,则实际的时间应是_。 20. (2分)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_(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_ 。21. (10分)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22516.7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415倒立、缩小的实像55正立、放大的虚像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表中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cm实验中,某同学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下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_。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缩小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2. (3分)小明用爷爷的眼镜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爷爷的眼镜是_透镜该镜还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三、 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共4题;共31分)23. (15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水面成40角斜射向水面请作出反射光线,并大致作出折射光线.(2)画出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所成的像.(3)如图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24. (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猜想与假设)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放大和缩小时与物距有关。(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_(选填“主光轴”“同一侧”或“焦点”)上,其目的是_。 (2)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如图甲所示。利用图甲中成像特点制成的是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3)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交流评估)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这组数据是_(写出实验次数及错误数据)。(4)(拓展延伸)如图乙所示,烛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仅向冇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眼镜片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5. (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 cm (2)如图乙,此时光屏上成倒立、_ 的实像,生活中的_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导致像呈在光屏上方,要使像能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 选填“上”或“下”调整 (4)在上一步调整好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丙,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 选填“左”或“右”移 (5)如图丁,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26. (4分)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入射角01020304041.241.842折射角015.230.948.674.68190/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表中数据说明:(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当入射角达到_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是_的原理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_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