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1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西安八校联考)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的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主张美国法西斯化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打击沉重,但材料没有反映出民众要求通过革命解决问题,排除c项。主张法西斯化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都只是材料中“有些人”的观点,片面,排除a、d两项。无论是法西斯化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都体现了扩大政府职能解决问题的内涵,故答案为b。答案:b2(2015南昌模拟)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的劳动产能。观察下图,错误的选项是()a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b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c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人口总数仍居高不下d二战后美国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结合题中图文信息可知,美国失业率示意图基本上客观地再现了美国人口的失业情况,其中1933年罗斯福新政实施后失业率有所降低,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美国失业率真正回到经济危机前的状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此b项错误,答案为b。答案:b3(2015邢台摸底)对1929年“大萧条”原因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c收入分配的不公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凯恩斯主义。本题可以采取逆推法。罗斯福新政采纳的是凯恩斯的一些主张,其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由此可以推理出国家开始干预经济的原因在于以往政府管得过少造成混乱,即自由放任。答案为b。答案:b4(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罗斯福提出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前两项自由在西方已是众所周知。实际上增加的核心就是“免于匮乏”的权利。从此,有人挨饿不再是私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从这一观念出发,罗斯福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作出的重大举措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d通过立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根据“有人挨饿不再是私事,而是被剥夺了基本权利,政府和全社会有责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可知,“免于匮乏”的权利就是以国家力量保障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d5(2015合肥一模)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基于此观点制定的法律应当是()a社会保险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紧急银行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解析:材料信息说明罗斯福要向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故选a项。b、c、d三项是为了恢复经济或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不属于社会保障体系,故排除。答案:a6(2015南京一模)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社会遭到抵制部分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a bc d解析: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罗斯福新政“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排除,其他说法均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7(2015上饶一模)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从1945年到1951年,约20%的国民经济部门实现了国有化。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了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英国病”的主要病因是()a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较少b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材料中的“国有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的表现,其结果是出现了“英国病”,这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选d项。答案:d8(2015保定期末)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a运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主要执政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失灵,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才是明智措施,故选b项。a项显然错误,因为当时的通货膨胀已经非常严重;c项仍在强调政府的作用,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因为增加政府开支,实际上是在变相突出政府的功能和地位,而且当时巨额财政赤字下也不允许继续增加政府开支。答案:b9(2015廊坊期末)1982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创出新高并一举突破2 000点,1991年道琼斯工业指数从2 000多点起涨,1997年达到8 000点。至2000年,美国股市已连续上涨了18年,这是华尔街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据此可以判断()a科技类企业的不断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确立了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核心角色解析: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市上涨表明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结合题干中的“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以及时间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就开始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项说法不准确,20世纪5070年代才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排除c项;d项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确立,排除d项。答案:a10(2015西安八校联考)当前西方国家大部分新兴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是各种基金会,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工会基金和各种共同基金等,其中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资产就高达几万亿美元,这些公司都把自己称为公共公司。这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发展出现了()a分配的福利化趋势 b资本的社会化趋势c生产的国有化趋势 d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题干材料突出说明了二战后西方国家许多上市公司的“基金”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这些公共基金往往与市场相结合,反映了二战后西方国家资本的社会化趋势。故答案为b。答案:b11(2015郑州二检)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的进步就是其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自由主义,并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a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政府干预,全面调控c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结合材料可知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对“干预主义”和“自由主义”进行了调和,即克服了二者的局限性,与此相吻合的是d项,答案为d。答案:d12(2015南昌调研)里根当选总统之后,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下列有关这一“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出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b它实际上是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c它使美国回归到自由放任的发展时期d它直接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政府旨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不是要彻底回到自由放任的年代,故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政策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滞胀”,a项错误;“新经济”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福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 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1930年5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材料二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最重要的部分是新增加的对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材料三19651980年美国进口关税率(%)时间1965年1970年1975年1980年美国6.76.14.43.1(1)据材料一指出霍利斯穆特关税法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这一说法。(2)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决策机制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关税政策的演变。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关税税率、扩大征税的范围;第二小问回答此法案的消极影响即可。第(2)问,由材料二可以看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决定权由国会转移到总统;“原因”联系罗斯福新政以及美国政体的特点进行分析。第(3)问,从材料三中的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进口关税率不断下降,这和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关贸总协定的签署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因素有关。答案:(1)内容:提高关税税率;扩大征税的范围。理解:关税法案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各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根源之一。(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关税政策决定权从国会转移到总统。原因:经济危机(“大萧条”)冲击旧政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三权分立下国会与总统(行政部门)的妥协(合作)。(答出两点即可)(3)变化:进口关税率不断降低。因素: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推动了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积极推行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答出两点即可)14(2015湖北八校联考)面对经济危机,美国不同的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已经决定,我们要站稳脚跟,严格减少政府开支和增加税收,直到我们达到预算的平衡,以使美国政府的信用坚不可摧。我们已经决定,如果需要,我们应把这样建立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政府全部信用,用来帮助私人机构以保护债权人和我国人民的储蓄。我们已经决定,在联邦储蓄体系范围内做些调整,以使我们的黄金在贸易中发挥经济作用。同时,我们将保持美元在美国每个城市和世界中的可靠价值我们还决定,联邦政府在那些贫困的地方要发挥作用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胡佛(1932年10月4日)材料二8月13日星期五,尼克松召集身边的经济学家出席一系列所谓戴维营最高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星期天,他在电视节目中向全国宣布一项令人吃惊的新经济政策。在尼克松这项新经济政策中,有两个难题是必须记住的。第一,尼克松声明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第二,理查德尼克松抓住机会,在美国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制度。所有的物价和工资冻结3个月,随后又对物价管制一年(这是后来出现的情况)直到管制制度崩溃。摘编自西奥多怀特美国的自我探索材料三里根总统2月18日晚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国情讲话,并提出了他的长达300页的“经济复兴计划”。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概括地说,就是“三砍一稳”从30年代初期的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都以凯恩斯学说为圭臬,实行大政府、高税收、多规章、大开支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这次,里根政府以70年代兴起的供应学派理论为指南,反其道而行之,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少开支的经济政策。里根强调,他将依靠“自由企业”的积极性,来打破15年来美国经济的“滞胀”局面,并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评胡佛总统的反危机措施。(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尼克松时期相比里根政府的政策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其具体指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尼克松与里根的政策是否取得了成功?两者的实质是什么?解析: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