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11.2 看不见的运动 同步练习(基础+提升+综合)(I)卷一、 选择题 (共40题;共79分)1. (2分)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 .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2. (2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于1989年所写的一首抒情诗“春暖花开”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 A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 .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D .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 (2分)下列说法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说明的是( ) A . 四溢的花香引来了蝴蝶B . 堆煤的墙面会变黑C . 雾霾天气D . 红墨滴入水中水变红色4. (2分)饺子是大家最喜爱的食物之一,俗话说得好:好吃不过饺子。有关包饺子和煮饺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剁馅的菜刀磨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 . 包饺子时闻到饺子馅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 将饺子皮捏成漂亮的花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 . 煮饺子时饺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5. (2分)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试管内的水蒸气内能增大B . 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 . 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D . 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6. (3分)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B . 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C . 舞台上的“白雾”流动D . 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7. (1分)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的_现象,高压下,油可以渗过钢管壁,这说明固体分子间也有_。 8. (1分)夏日,荷花绽放,花香四溢表明了花香分子在不停歇地做 _;清晨,荷叶上的水滴靠近时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 9. (1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打开酒精灯的盖子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做_运动。加热一段时间,塞子被冲出,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冲程相同。 10. (1分)云南是爨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存于云南某校的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_现象: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11. (1分)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簿层一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_,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 12. (2分)漳平水仙茶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乌龙亲。当用沸水冲泡茶饼时,茶香弥漫,这表明( ) A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分子间有引力C . 分子间有斥力D . 分子间有间隙13. (2分)如图,对下面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两杯水中扩散的快慢相同B . 图乙是液体扩散,实验过程中只有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 图丙抽取玻璃板后,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不会进入上面的瓶子D . 图丁两根铅棒压紧后,下面挂重物都拉不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4. (3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水沸腾时,水面产生“白雾”是汽化现象B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的动能越大C . 医生给病人手术时常用氯乙烷作麻醉剂是利用了液体汽化致冷D .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只要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点15. (2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 分子很小B . 分子间有引力C . 分子间有斥力D .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6. (2分)信阳毛尖明前茶色翠香幽,味醇形美,闻名全国。泡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B . 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增加C . 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D . 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1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 . 酒精燃烧的越充分酒精的热值越大,但酒精的比热容与温度无关、不会改变C . 在同一个电路中的两个灯泡的电流不相等,这两个灯泡一定是并联D .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因为得到电子从而带上正电18. (1分)小明打开窗户,能闻到窗外桂花香,这是_现象,小明还看到附近工厂的烟囱冒出黑烟,弥漫到空气中,小明认为是同样的物理现象,你认为对吗?答_(填 “对”或 “不对”)。 19. (3分) (1)小华家中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她发现头发会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摩擦后头发带了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头发带电的物理过程称为_。 (2)雨后,小华在公园散步,闻到丁香花发出的清香,这是_现象,说明_;她看到湖中荷叶上水珠缩成球形,这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_。 20. (3分)如图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 (1)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_,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 (2)酒精和红水混合液的颜色逐渐_,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 (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_的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 21. (1分)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_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_。 22. (2分) (1)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是_现象,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_,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选填:“加剧”或“减缓”) (2)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_,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界_。内能_。 23. (2分)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是( ) A .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 .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D .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4. (2分)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味道,此现象表明 A . 分子间存在引力B . 分子间存在斥力C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5. (2分)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 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 .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 . 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26. (2分)下面的现象与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轻小物体,则轻小物体一定带负电B . 摩擦起电创造出正、负电荷C . 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没有间隙D . 腌制鸭蛋,盐分子能进入蛋中,说明盐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7. (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 .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表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2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B . 教室时照明用的日光灯它们总是并联连接的C .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D . 甲轻质小球与带正电的乙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则甲一定带负电荷29. (3分)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端午深情,粽叶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一种扩散现象B . 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内陆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 . 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 北方冬天室内用暖气取暖,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室内空气的内能30.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拧瓶盖时,垫上一块毛巾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B . 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都是连通器C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也可以改变D . 用吸管可将饮料吸到嘴里,是因为嘴对饮料的吸力大于饮料重力31.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很远就能闻到槐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 . 煤气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就越大C .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2. (1分)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均选填“引力”、“斥力”) 33. (1分)燃烧的蜡烛飘过来油烟味儿,这是分子不停地做_运动的结果;凝固的蜡容易粘在物体上,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 34. (1分)小海一家驾车来到城市公园赏花,刹车时汽车的动能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刹车片与车轮之间因为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_方式改变了内能;漫步公园中闻到阵阵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 35. (1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的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_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 36. (1分)用如图(a)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如图(b)所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其中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_(选填快”、“慢”或“一样快”)。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_秒,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_(选填“多”、“少”或“一样”)。 37. (3分)用手撕破一张纸和拽破一张纸,哪个更费力?为什么?38. (3分) 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直播。 (1)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 (2)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_, (3)王亚平在在实验室成功制作了一个亮晶晶的水球,如图所示。该水球成像原理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_的作用。 39. (3分)将两个表面 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_ nm 40. (3分)如图所示,往试管装进一半染红的水,再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 (1)混合后酒精和红水的总体积明显_,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 (2)酒精和红水混合液的颜色逐渐_,此现象说明分子处在_。 (3)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_的水珠,此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念宣导方案
-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角色和挑战
- 青春期的社交问题和人际交往技能
- 离婚双方共同财产分配合同
- 顶级俱乐部服务员招聘合同及会员服务规范
- 新能源科技公司股东个人股权转让及权益分配合同
- 离婚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调整补充协议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离婚协议示范文本
- 高新技术私人工厂技术支持团队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离异双方简易协议书: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协议
-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 大模型+智能交通高效出行与城市治理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 26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解读与训练专题33圆中的重要模型之圆幂定理模型(学生版+名师详解版)
- 吉利汽车2025年并购后的企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报告
- 煤气罐起火安全培训课件
- SPSS操作课件教学课件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宇宙中的地球
- 家庭洗衣知识培训课件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知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