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易错试题专练四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doc_第1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易错试题专练四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doc_第2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易错试题专练四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doc_第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易错试题专练四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doc_第4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四 易错试题专练四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易错题1(2015江苏卷)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物有甘苦,尝之者识a bc d解析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体现了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很显然符合题意。答案b2(2015江苏卷)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尊重经验、崇尚权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居安思危、知难而进有备无患、未雨绸缪a bc 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底线思维强调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立足最低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最大期望值,符合题意。中“尊重经验”是正确的,但“崇尚权威”违背了辩证否定观的要求;没有体现底线思维,排除。答案d3(2015新课标全国卷)“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c d解析这首诗生动而又极富哲理地讲述了一个道理:美妙的琴声既不在琴上,也不在手指上,而在手指与琴之间的配合上,符合题意。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说法明显错误。说法绝对,不选。答案b4(2015湖北武汉调研)当今社会,许多人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作出的倡议是()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自然是物质的,而人却具有精神(泰戈尔)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邓小平)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雨果)a bc d解析对于材料中的现象,我们应该发出的倡议是既要注重物质,又不能忽视精神,物质与精神同样重要,符合题意;表明的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强调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均与题意不符。答案d5(2015湖北六校高三调考)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需要移植的器官。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c d解析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被改变,错误;“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说法错误,排除;材料表明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6(2015黑龙江大庆质检)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整体功能及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局部把握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能建立新的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a bc d解析材料强调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作用,正确;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体现了人们可以在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的整体状态对局部发展的意义,不符合题意;错误,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答案a7(2015河南八市第三次联考)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现象()表明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创造新的具体的联系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体现了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表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靠人的思维去把握a bc d解析海市蜃楼是自然现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是人类创造的新的具体的联系,也不是人的错觉或幻觉,故不选;材料揭示了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体现了。答案b8(2015陕西西安八校联考)治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不能等风盼雨,要主动出击,希望全社会一起努力,持续不懈地奋斗,来打这场攻坚战。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a在任何时候,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前进的、上升的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解析治霾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需要主动出击,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人们要在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故b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错误,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目“辩证法思想”的规定。答案b9(2015湖南株洲质检(一)学习成语和古语不仅能提高汉语水平,还能从中悟出深刻的哲学道理。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万物皆备于我”,以上观点分别属于()a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b辩证法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d形而上学辩证法相对主义唯心主义解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的表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主张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观点,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否定了事物之间的绝对区别,属于相对主义。“万物皆备于我”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d正确。答案d10(2015江西南昌调研)我国少数民族服装在特定的生产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服装在款式、色彩、材料和装饰方面富有特色。列子汤问称“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北国之人鞨巾而裘”,直到现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仍多着宽袍长褂,以皮裘而成衣,具有粗犷而奔放的风格;南方的少数民族多着长裙、长裤,裙、裤以丝绸布麻为材料,具有细腻考究的特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b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c矛盾特殊性通过矛盾普遍性表现出来d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解析南北少数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是矛盾的特殊性,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据,故选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排除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11(2015山东潍坊统一考试)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说明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a bc d解析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彰显出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正确;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错在“决定”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排除。答案b12(2015福建厦门高三质检)埃博拉病毒起病迅急,对人类危害大。但研究发现,该病毒经煮沸5分钟、使用日常消毒剂或经阳光暴晒都能被消灭。这表明()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a bc d解析通过研究发现病毒可以被消灭,说明了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入选;通过煮沸5分钟、使用日常消毒剂或阳光暴晒的方式都可以消灭埃博拉病毒,体现了;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错误;埃博拉病毒不是新事物,材料未涉及新事物的产生,排除。答案a13(2015江西新余统一考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a bc d解析矛盾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观点错误;材料在看到法治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回避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正确;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国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这既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体现了全面的观点,正确。答案c14(2015河北七校联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框架,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告诉我们()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践具有历史性,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