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学困生问之拙见.doc_第1页
农村学校学困生问之拙见.doc_第2页
农村学校学困生问之拙见.doc_第3页
农村学校学困生问之拙见.doc_第4页
农村学校学困生问之拙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学校学困生问题之拙见堰塘乡中心完小 罗林森摘要: “学困生”又叫“后进生”,有的老师干脆就叫“差生”。这种学生,如果老师能有效地使之转化,那就是迟开的花朵。如果转化的方法不当,那却是未开则谢的蓓蕾。人们就难以看到其鲜艳和闻到其芳香了。因此学困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注,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而农村学校的学困生的人数更多,所占的比例更大,存在的问题更复杂。那么农村学校的学困生产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怎样才能有效地转化农村学校的学困生呢?因此本人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有关问题。一、引言在几十年来的教学生涯中,本人经常与同仁们一起谈论自己所教的学生的一些情况,其中谈的最多的是有关学困生的问题,也经常听到老师们所谈的话题中也特别关注学困生,在九十年代以前,老师把学困生叫做“差生”,认为其差生就是与生俱来的差,是朽木不可雕也。在2000年左右有关专家把学困生美其名叫做“后进生”,但大多数学困生,读完阶段性年级后走向社会时都没有得以后进,这是因为大多数老师都没有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学困生转化方法来。到现在大多数老师都还是在黑暗中摸索。在转化学困生上,大多数老师自己都没有信心。他们除了排挤学困生外,还采取种种严厉的管教方法更有甚的,有的老师动辄就打,有的不敢打学生,就来讽刺挖苦,背地里还大发雷霆,大骂学生怎么怎么笨、如何如何地差,却不知道这只是百害无一益。根据我几十年来对学困生的观察、了解。其实学困生的亮点也很多,他们除了语数等少数几门学科较差外,他们不乏其他学科是较优秀的,并且还有很多闪光的地方。比如,有的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比较强,往往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能为集体争得荣誉,有的学困生还特别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特别热情、坦诚,而且特别有正义性,同学和老师找他帮忙,他们十分乐意接受,而且完成得十分出色。有的学困生比一些我们认为是好学生的学生还要懂人情味,还要有礼貌,他们的性格比较活泼,他们的心胸比较宽广,从不记老师和同学的过失,这部分学生与老师分别后,对老师最有礼貌,每每碰到老师,比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对老师还要尊敬得多。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出了社会,他们的独立生活比较强,很快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认为学困生不是什么废品,更不是什么朽木不可雕也,而是可塑性十分强的有用之材。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农村学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教材的编写过分城市化目前教材的版本突出了城市化的一些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脱离了农村孩子的认知领域,不是农村的孩子不聪明,不懂事。而是教材的内容脱离了农村孩子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农村老师要用活教材,教活教材,不要死搬教材,死教教材,要善于捕捉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有效地科学地整合教材,这样,学生才能吸收所学的知识。2、办学条件的不公平性也是一大因素农村学校往往处在较边远的山区地方,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而简陋,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完全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十分紧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思想老化,并且一个老师还要上好几门主课程,甚至几个班。这种现象,应该像一头老牛同时拉着几辆破车前进,这谈何容易!3、社会与家庭的因素边远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文化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未能与城市教育同步发展。国家重视农村教育的程度和力度永远跟不上整体教育发展的步伐,并且大多数家长因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很重视,很多家长就宁“望子成龙”之心都没有。他们对子女求学成才没有信心,他们只顾干活、打工、找钱、养家糊口。几乎未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和辅导。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之中,农村留守儿童这支童子军的队伍也逐渐增多。农村学校大半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老体弱,其生活都无法正常料理,更谈不上学习方面的辅导了。因此学困生这支队伍,目前最庞大。4、教学导向和老师的因素农村学校的财力非常差,设施落后。老师的待遇很差,很难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教师除了应付上级有关考试、考核、检查及惩罚外,无任何创新意识和工作激情。教师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教师不是在真空中生活,要广泛接触社会,教师总还有上看、下看、左顾右盼的自由吧。总是爱横向纵向地比。因此,即使有激情燃烧的火苗,也会很快就熄灭了。我们不难想象,此情此境的农村学校还能留得住优秀的教师吗?教学资源无法优化,教师难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长期以来各级管理部门,衡量教师的优秀与否是以学生的所谓主科的分数而定论,教师只能长期笼罩在“分数”的阴影之中。有人提出求这个阴影空间的体积有多大。其答案是教师的一身。教师势无力微,哪能冲出那些机械量化的条条、框框、套套之外呢?教师哪来的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所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再说,农村学校的教师本来文化素质就相对较低,加之心态可能又不太好,在恨铁不成钢的情急之下,体罚、讽刺、挖苦等排挤差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哪里还有自信、自尊、自强、自律之心?5、学困生自身的因素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缺乏学习方法策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害羞心理,不善与人交流沟通。特别是在教师面前,有些学生总是一声不吭,一问不知,十问不答,教师无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易受外因的影响,学习不主动,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无学习意志。把学习看作是枯燥无味的苦差事。甚至把读书看作是一项附带的事,认为长大、升高、强壮才是主要的重中之重。三、转化学困生的基本方法和措施1、首先要与学生家庭成员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难度最大而又复杂多变的工程。教师必须对学校、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教育进行有机地整合。与家长或监护人经常保持联系。必要时要亲自登门拜访,深入分析、研究学困生的种种情况。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准确及时了解学困生内在的和外在的一切情况。找到学困生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使之对症下药,因材施教。2、用爱心温暖学困生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暧,恶语片言六月寒”。“爱”,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爱的效应会在学困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较强的感应。他能融化学困生心结中的冰晶,能医治学困生心灵的创伤,也能洗涤学困生的精神污染。“爱”的教育,能重新树起学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勇于进取,战胜困难。3、捕捉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之一。缺乏自信心同样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就必须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一丝亮光都不能放过,教师也要对学困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困生知道自己的优点所在。这是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的良好开端。学困生只有在有了自信心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4、师生平等,尊重人格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融入到他们之中,与他们平等相处,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学困生感到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好朋友。当他们有疑问时总想和老师一起探讨;当他们孤独时总想找老师说说话;当他们的有心理话时总想跟老师讲;当他们有怨言时总想向老师倾诉。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我们的转化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当他们和你主动交流时,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一些独特的看法,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为他们保守秘密,对他们要多鼓励,少否定,不指责。我们都知道,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他自己的妈妈用“支持、肯定、鼓励”培养出来的。这不能不说是教师行业的一大悲哀吧!5、切实关注留守儿童农村学校的学困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管理和辅导,他们的学习总是随意性大,很多宝贵的时间都是白白浪费掉的,他们的作业很难完成,逃学时间也比较多,他们不仅学习上有困难,而且在行为品德上也有很大的偏离,教师必须切实关心他们,做他们的益友和良师,与他们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科学地循循善诱,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学困生能体会到老师的一片真心,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大转变。总之,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关注。特别更需要家长和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