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转子损坏的原因分析及修复.doc_第1页
罗茨鼓风机转子损坏的原因分析及修复.doc_第2页
罗茨鼓风机转子损坏的原因分析及修复.doc_第3页
罗茨鼓风机转子损坏的原因分析及修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茨鼓风机转子损坏的原因分析及修复李明 摘要:对聚丙烯装置罗茨鼓风机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制定了防范措施,并介绍了机器的修复过程。关键词:罗茨鼓风机; 裂纹; 间隙; 流量前言我厂聚丙烯装置的颗粒输送鼓风机,其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 。曾在运行中出现风机出口管线被粒料堵塞,转子被磨坏,安全阀起跳的事故。为此,我们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成功地修复了损坏的转子。表1 鼓风机主要技术参数技术指标参数型号RF-300ZP转速860r/min驱动功率300kw进口压力-0.002MPa(G)出口压力0020.03MPa(G)进口温度2032 oC出口温度约50oC流量及介质8600 m3/h 空气输送物料聚丙烯颗粒叶轮材质FC200(相当于HT200)表面镀鉻1故障经过2008年3月17日凌晨,风机正常运行约半小时后,在控制室出现电流高报警,操作人员到现场检查,发现机器运转声音异常,电流比平时高23A,达到19A,立即采取停车措施。停车后对机器进行检查,发现油系统、冷却水系统、进出口阀、进口过滤器等均无问题,风机皮带烫手,但能盘动车;安全阀很烫,后经检查,证实起跳;从下料阀开始的一段10多米长的风送管线被粒料堵塞。当天上午,生产车间即对管线进行了清理和吹扫,安全阀校验后复位,并再次对风机进行检查,证实手动盘车灵活,便于下午恢复运行,空载运行10多分钟,运行情况正常,但开始下料后只过了不到半分钟,风机电流便出现异常波动,且风机出现强烈振动,操作人员立即停止试车,并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我们通过解体检查,发现风机主动转子上有多条裂纹,端面有磨损的痕迹。经着色探伤检查,在主动转子的AB两侧(腰鼓形的两侧)共有8条主裂纹,其中一条为贯穿性裂纹。主裂纹旁有扩散性微裂纹存在(见图1)。转子的端面及风机的墙板都有磨损,主动轴的弯曲变形超过0.2mm,但轴承完好无损。图1 着色探伤示意图2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我们和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事故原因有4种可能:(1)粒料输送管线被堵;(2)下料量突然增大,超过风机输送能力;(3)有异物进入风机,使转子磨损,送风量减小,物料在管线内逐渐积聚至发生堵管,风机憋压直到安全阀起跳;(4)由于风机本身的原因(转子变形或间隙变化),使送风量减小,物料在管线内逐渐积聚,使风机出口压力逐渐憋高,温度也不断上升,最终使转子因变形和膨胀而与壳体发生摩擦,使转子损坏。通过对风送系统的检查,及对风送系统流程的分析(见图2),基本上可以排除前三种可能性。图2 风送系统流程图(1)通过对管路系统的检查,堵塞的是从旋转阀Z-525D下方开始的一段水平管路,而位于包装厂房上方的旋风分离器M-512、M-513、包装料斗TK-506均十分通畅,没有堵料,证明送风线的“后路”畅通,没有堵塞。(2)由于下料旋转阀Z-525AD的转速是恒定的,均为26r/min,满负荷时送料量为60t/h,而风机的流量为8600m/h,风送管径12,在风机正常运转时风送能力是足够的,并且工艺上没有其他手段可以人为地加大下料量,因此当送料量在60t/h以下波动时,都不会发生堵管。(3)通过对风机进口过滤器M-507及进口消声器的检查,未发现任何异物进入过滤器及使其受损的迹象,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差也在规定值以内;另外,该设备在去年检修后进行了严格的吹扫并已运行了几个月,不会有焊渣或其他金属残留在管道内,因此异物进入风机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这样,在排除了以上因素之后,可以断定堵管是风机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从图1可以看出,主动转子A侧有一条很深的,几乎是穿透性的裂纹,而其余的裂纹都是在有磨损的地方产生的,说明贯穿性裂纹是转子本身存在的铸造微裂纹扩展而形成,其余的裂纹是在转子发热并发生磨损后产生的。另一方面,从动转子虽然也有磨损,但没有发现裂纹,这也证明主动转子的铸造质量相对较差,有微裂纹存在。由于微裂纹的逐渐扩展,使转子产生变形,转子之间、转子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改变,使部分空气从风机出口又返回进口处,一方面使送风量下降,物料在管道内逐渐积累;另一方面使高温的气体在风机内打循环,温度不断上升。根据罗茨鼓风机“强制送风”的特点,风机的流量基本不变,几乎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这样随着物料越积越多,风机的出口压力逐渐憋高,物料逐渐把管道堵塞,送不出去的风只能在风机内打循环,即“打闷气”,使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直到把安全阀憋跳,电机也因超载而使电流升高。第二次试运转时,因转子本身已变形且间隙已改变,虽然在空运转时没出现问题,但下料后因负荷突变,风机振动加大,此时已失去动平衡的主动转子即与壳体和从动转子发生摩擦,造成事故。3 转子的修复为了使风机尽快恢复运行,对转子的修复及风机的会装制订了详尽的方案并严格执行,具体步骤如下:(1)在转子修复上,我们联系焊接工程师、根据转子的材质,编写了焊接施工方案对表面磨损及龟裂部位进行补焊,对贯穿性主裂纹进行堆焊,然后车削转子外径,再对轴进行校直,使轴的同轴度为0.03mm/m以内,接着对修复及擦伤部位电刷镀,镀层厚度0.04mm。焊缝强度约220Mpa,刷镀层结合强度约350Mpa,对补焊修复部位着色探伤,无裂纹。(2)转子修复后按G2.5级做动平衡实验。(3)在风机回装时,对各部间隙严格按标准值进行调整。各部位标准值如下:转子之间间隙、转子与机壳、墙板的间隙应符合表2规定。a1 、a2 、a3 、b1 、b2、c、 d 、c+d的含义如图3。表2 转子之间间隙、转子与机壳、墙板的间隙 参数型号标准间隙(平均值)/mma1a2a3b1b2cdc+dRF-3000.320.400.350.530.530.951.000.200.251.25图3 罗茨风机间隙参数同步齿轮 a)同步齿轮用键固定后径向位移不超过0.02mm;b)齿表面接触沿齿高不小于50%,沿齿宽不小于70%;c)齿顶间隙取1.6mm;d)齿轮侧间隙为0.20mm。检修完成后,对风机进行了72小时运转考核。首先使风机空载运行2小时,合格后开始下料并加载直到满负荷运行。在考核期间,定时检测电机电流、风机出口压力及温度、风机各部位的温度及振动等参数。经过连续72小时运行,未出现超温,超压和超电流,试车合格。4 结论事故发生后,机动部门、生产车间、我们维修人员共同努力,从工艺到设备进行认真细致地排查,最终找出了问题所在,并用最短的时间,把设备修复好。检修后的风机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