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寓情于景的特点。(4)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与近体诗。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进而理解诗歌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诗人对友人的一片关切之情重点:诵读诗歌,读出韵律,理解诗歌情感难点:诗歌表达情感的手法,融情于景及拟人化手法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刚升入初中,加之语文综合能力还不够高,对诗词学习的方法没有积累,感悟力比较弱,课外知识积累较少。因此要介绍诗体知识,指导诵读。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到唐朝,以其题材的广泛,体裁的多样达到了诗歌的巅峰。这时期也涌现了大量的诗人,其中边塞诗派的代表王昌龄尤其擅长写七绝,但他一生遭遇坎坷,天宝七年被贬龙标尉,此时在扬州的老友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写了一首诗,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二、展示目标(1)引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寓情于景的特点。 三、检查预习1.了解诗歌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古体诗近体诗形成年代唐代之前唐代格律要求较少限制限制严格形式分类古诗,古风律诗,绝句举例登幽州台歌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2.了解作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3.释题及背景标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寄:寄托,托付背景: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四、诵读诗文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听读诗歌,体会语调与情感3.男生女生赛读4.配乐齐读五、品读诗句学习诗歌要运用想像与联想,复活文字,再现画面。我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意思,可以吗?1.生结合注释,独立思考。 2.请学生回答。六、悟读诗情过渡:诗言志,言为心声。我们一起探讨这几个问题,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本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种景物起笔,有什么用意?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3.怎样理解“愁心”?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生回答,师点拨1.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烘托出哀伤的气氛,切合当时情事,即融情入景。 2.“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3.“愁心”即对朋友的牵挂之心,同情之心。(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拟人,将月人格化,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同情及关切之情。七、归纳提炼小结诗歌的写作特色:(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八、拓展延伸展示李白诗中的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峨眉山月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