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空间.pdf_第1页
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空间.pdf_第2页
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空间.pdf_第3页
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空间.pdf_第4页
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空间.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1 7 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 3 B 3 3 C D BF 6 3 8 已知三棱锥 S ABC 中 底面 ABC 为边长等于 2 的等边三角形 SA 垂直于底面 ABC SA 3 那么直线 AB 与平面 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3 4 B 5 4 C 7 4 D 3 4 6 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 若则异面直线BA 1 90 BACABACAA 1与AC1所 成的角等于 A 30 B 45 C 60 D 90 9 已知正四棱锥SA中 BCD 2 3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 它的高为 A 1 B 3 C 2 D 3 11 与正方体的三条棱AB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1111 ABCDABC D 1 CC 11 AD A 有且只有 1 个 B 有且只有 2 个 C 有且只有 3 个 D 有无数个 12 已知在半径为 2 的球面上有 A B C D 四点 若 AC CD 2 则四面体 ABCD 的体积的最 大值为 A 2 3 3 B 4 3 3 C 2 3 D 8 3 3 11 已知 S A B C 是球 O 表面上的点 SA 平面 ABC AB BC SA AB 1 BC 2 则球 O 的表面积等于 A 4 B 3 C 2 D 16 已知球O的半径为 4 圆M与圆N为该球的两个小圆 为圆M与圆N的公共 弦 若OM 则两圆圆心的距离MN AB 4 AB3ON 16 长方体 1111 ABCDABC D 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 1 1ABAA 2BC 则 A 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16 14 分 如图 四棱锥P ABCD中 PD 平面ABCD PD DC BC 1 AB 2 AB DC BCD 900 1 求证 PC BC D C P 2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 B A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2 16 14 分 1 PD 平面 ABCD PD BC 又 BC CD BC 面 PCD BC PC 2 设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h 11 33 2 A PBCP ABCPBCABC VVSHS h 容易求出 PD 求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直三棱柱ABC A1B2C1中 AC BC AA1 AB D为BB2的中点 E为AB1上的一 点 AE 3EB2 I 证明 DE为异面直线AB1与 CD的公垂线 II 设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为45二面 角A2 AC1 B1的大小 解法二 I 以 B 为坐标原点 射线 BA 为 x 轴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B xyz 设AB 2 则A 2 0 0 B1 0 2 0 D 0 1 0 1 3 0 2 2 E 又设 C 1 0 c 则 1 1 1 2 2 0 1 1 2 2 DEB ADCc 6 分 3 分 于是 1 0 0 DE B ADE DC 故DE 1 B A DEDC 所以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 II 因为 等于异面直线与 CD 的夹角 1 B A DC 1 AB 故B A 11 cos45DCB ADC 即 2 2 2 2 24 2 c 解得2 1 0 2 cA C 故 又AA 11 0 2 0 BB 所以 11 1 2 2 ACACAA 9 分 设平面AA1C1的法向量为mx y z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3 则 11 0 0 m ACm AA 即2202xyzy 且0 令2 x 则1 0 2 0 0 zym 故 设平面AB2C2的法向量为np q r 则 11 0 0 n ACn B A 即220 23pqrpq 0 令2 p 则2 1 2 21 qrn 故 所以 1 cos 5 m n m n mn 由于 1 AC1 B1的平面角 所以二面角A1 AC1 B1的大小为 15 a 12 分 rccos 15 1 0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四棱锥S ABCD中 底面 ABCD AB DC A DC SD 2 E 为棱 SB 上的一点 平面 EDC 平面 SBC SD DDC ABAD 证明 SE 2EB 求二面角 A DE C 的大小 解法二 以 D 为坐标原点 射线 DA 为x轴正半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 yz 设A 则BC 1 0 0 1 1 0 0 2 0 0 0 2 S SC 0 1 2 1 1 0 BC 设平面 SBC 的法向量为na b c 由nS得 C nBC 0 0n SCn BC 故22 0 bcab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4 令则 1 a 1 1 1 1 1 bcn 又设 则 0SEEBll 2 111 E ll lll 2 0 2 0 111 DEDC ll lll 设平面 CDE 的法向量 mx y z 则 得 mDE mDC 0 0m DEm DE 故 2 0 20 111 xyz y ll lll 令则 2 x 2 0 ml 由平面 DEC 平面 SBC 得 0 20 mn m nll 2 故 SE 2EB 由 知 2 2 2 3 3 3 E 取 DE 中点 E 则 1 1 1211 3 3 3333 FFA 故 由此得 0FA DE FADE 又 2 42 3 33 EC 故 0EC DE 由此得EC DE 向量FA与EC的夹角等于二面角 A DE C 的平面角 于是 1 cos 2 FA EC FA EC FAEC 所以 二面角 A DE C 的大小为 120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5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棱柱ABC A1B1C1的侧面BCC1B1是鞭形 B1C A1B 证明 平面AB1C 平面A1BC1 设D是A1C1上的点 且A1B 平面B1CD 求A1D DC1的值 19 解 因为侧面BCC1B1是菱形 所以 11 BCCB 又已知BBCBABACB 1111 且 所又平面A CB1 1BC1 又 平面AB CB1 1C1 所以平面平面A CAB1 1BC1 6 分 设BC1交B1C于点E 连结DE 则DE是平面A1BC1与平面B1CD的交线 因为A1B 平面B1CD 所以A1B DE 又E是BC1的中点 所以D为A1C1的中点 即A1D DC1 1 12 分 19 本小题满分 13 如图 在多面体 四边形是正方形 ABCDEFABCD AB 2EF 2 EF AB EF FB BFC 90 BF FC H 为 BC 的中点 求证 FH 平面 EDB 求证 AC 平面 EDB 求四面体 B DEF 的体积 19 本小题满分 13 分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6 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平行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断与证明 考查二面角的求法以及利 用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 1 证 设 AC 与 BD 交于点 G 则 G 为 AC 的中点 连 EG GH 由于 H 为 BC 的中点 11 22 GHABEFABEFGH 故又 四边形 EFHG 为平行四边形 EG FH 而 EG 平面 EDB FH 平面 EDB II 证 由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有 AB BC 又 EF AB EF BC 而 EF FB EF 平面 BFC EF FH AB FH 又 BF FC H 为 BC 的中点 FH BC FH 平面 ABCD FH AC 又 FH BC AC EG 又 AC BD EG BD G AG 平面 EDB III 解 EF FB BFC 90 BF 平面 CDEF BF 为四面体 B DEF 的高 又 BC AB 2 BF FC 2 1 11 122 3 23 B DEF V 20 本题满分 14 分 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B 2BC ABC 120 E 为线 段 AB 的中线 将 ADE 沿直线 DE 翻折成 A DE 使平面 A DE 平面 BCD F 为线 段 A C 的中点 求证 BF 平面 A DE 设 M 为线段 DE 的中点 求直线 FM 与平面 A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 20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线 线面 面面位置关系 线面角等基础知识 同时考查空间想 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满分 14 分 证明 取 AD 的中点 G 连结 GF CE 由条件易知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7 FG CD FG 1 2 C D BE CD BE 1 2 C D 所以 FG BE FG BE 故四边形 BEG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BF 平面 A DE 解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设 BC a 则 AB CD 2A AD AE EB a 连 CE 因为 ABC 120 在 BCE 中 可得 CE 3a 在 ADE 中 可得 DE a 在 CDE中 因为CD2 CE2 DE2 所以CE DE 在正三角形 ADE 中 M 为 DE 中点 所以 A M DE 由平面 ADE 平面 BCD 可知 AM 平面 BCD A M CE 取 A E 的中点 N 连线 NM NF 所以 NF DE NF A M 因为 DE 交 A M 于 M 所以 NF 平面 A DE 则 FMN 为直线 FM 与平面 A DE 新成角 在 Rt FMN 中 NF 3 2 a MN 1 2 a FM a 则 cos FMN 1 2 所以直线 FM 与平面 A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 2 17 本小题共 13 分 如图 正方形 ABCD 和四边形 ACEF 所在的平面互 相垂直 EF AC AB 2 CE EF 1 求证 AF 平面 BDE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8 求证 CF 平面 BDF 共 13 分 证明 设 AC 于 BD 交于点 G 因为 EF AG 且 EF 1 AG 1 2 AG 1 所以四边形 AGE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AF EG 因为 EG平面 BDE AF 平面 BDE 所以 AF 平面 BDE 连接 FG 因为 EF CG EF CG 1 且 CE 1 所以平行四边形 CEFG 为菱形 所以 CF EG 因为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所以 BD AC 又因为平面 ACEF 平面 ABCD 且平面 ACEF 平面 ABCD AC 所以 BD 平面 ACEF 所以 CF BD 又 BD EG G 所以 CF 平面 BDE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 如 图所 示 的几 何 体中 四边 形是 正 方 形 ABCD BCDAMA平面 PD MA 分别为EGF MBPB 的中点 且 PC 2MAPDAD 求证 平面 PDCEFG平面 求三棱锥的体积之比与四棱锥ABCDPMABP 20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的线面关系 考查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几何体体积的 计算 考查试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满分 12 分 I 证明 由已知 ABCD PDMA MA 平面 所以 PDABCD 平面 又 BCABCD 平面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9 所以 PDDC 因为 四边形AB为正方形 CD 所以 BCDC 又 PDDC D 因此 BCPDC 平面 在中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 PBC GF PBPC 所以 GFPC 因此 GFPDC 平面 又 GFEFG 平面 所以 EFGPDC 平面平面 解 因为 四边形为正方形 不妨设 PDABCD 平面ABCDMA 1 则 PD AD 2 所以 P ABCDABCD 1 V S 3 正方形 8 PD 3 由于DA的距离 且 MAB 面PDMA 所以DA即为点到平面MA的距离 PB 三棱锥 3 2 221 2 1 3 1 V MAB P 所以 4 1V V ABCD PMAB P 18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 4 AEC 是半径为 a 的半圆 AC 为直径 点 E 为 AC 的中点 点 B 和点 C 为线段 AD 的三等分点 平面 AEC 外一点 F 满足 FC 平面 BED FB 5a 1 证明 EB FD 2 求点 B 到平面 FED 的距离 18 本小题满分 14 分 1 证明 点 E 为弧 AC 的中点 2 ABE 即BEAC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10 FCBED 又平面 BEBED 平面 FCBE 又 FC AC 平面 FBD FC AC C BE 平面 FBD FD 平面 FBD EB FD 2 解 2222 52FCBFBCaaa 2 11 2 22 RtEBD SBE BDaaa 在 22 6Rt FBEFEBEBFa 中 由于 5FDEDa 所以 22 116 65 222 FDEFE a 2 21 2 E Haaa SF 由等体积法可知 22 11 33 214 21 2 22 4 21 21 RtEBDFDE SFCSh aaahh 1 a BFEDa 即 即点 到平面的距离为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CD PABCD ABACBD 垂足为 是四棱锥的高 H PH 证明 平面 平面 PAC PBD 若6AB 60 求四棱锥PAPBADB ABCD 的体积 18 解 I 因为 PH 是四棱锥 P ABCD 的高 所以 AC PH 又 AC BD PH BD 都在平面 PBD 内 且 PH BD H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11 所以 AC 平面 PBD 故平面 PAC 平面 PBD II 因为 ABCD 是等腰梯形 AB CD AC BD 6 AB 所以 HA HB 3 因为 60ADBAPB 所以 PA PB 6 HD HC 1 可得 3 PH 等腰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32 2 1 BDACS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3 323 3 32 3 1 V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在四面体ABOC中 OC OA OC OB AOB 1200 且OA OB OC 1 设 P 为 AC 的中点 Q 在 AB 上且 AB 3AQ 证明 PQ OA 球二面角 O AC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8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二面角等基础知识 同时考 查空间想象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满分 12 分 1 取 O 为坐标点 以 OA OC 所在的直线为x轴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 如图所示 xyzO 则 A 1 0 0 C 0 0 1 B 0 2 3 2 1 0 2 3 2 3 2 1 0 2 1 ABPACP 中点为 又由已知 可得 0 6 3 2 1 3 1 ABAQ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12 0 0 0 1 2 1 6 3 0 2 1 6 3 0 0 6 3 2 1 OAPQOAPQ OPOQPQAQOAOQ 故 又 记平面 ABC 的法向量 21 ABnCAnnnnn n 则由 1 0 1 CA且 得 0 2 3 2 3 0 22 31 nn nn 故可取 1 3 1 n 又平面 OAC 的法向量为 0 1 0 e 5 3 15 0 1 0 1 3 1 cos en 的平面角是锐角 记为 则BACO 平面角 5 15 cos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所示 在长方体中 AB AD 1 AA 1111 ABCDABC D 1 2 M是棱CC1的中点 求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证明 平面ABM 平面A1B1M 18 解 I 如图 因为C1D1 B1A1 所以 11B MA 为异面直线A1M与C1D1所成的角 因为平面BCC 11B A 1B1 所以 90 11 MBA 而 2 1 2 1 2 11111 MCCBMBBA故 2tan 11 1 11 BA MB BMA 即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是 2 II 由平面BCC 11B A 1B1 BM平面BCC1B1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13 得 11 BMBA 由 I 知 2 1 MB又 2 2 1 22 BBCMBCBM所以 2 1 22 1 BBBMMB 从而 1M BBM 又再由 得 1111 BMBBA BM平面A1B1M 而BM 平面ABM 因此 平面ABM 平面A1B1M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在五面体中 四边形ABCDEFADEF是正方形 平面 FAABCD BC CD 1 AD2 2AD BAD CDA 45 求异面直线与CEAF所成角的余弦值 证明CD 平面 ABF 求二面角BEFA 的正切值 19 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面角等基础知识 考查空间 想象能力 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满分 12 分 I 解 因为四边形 ADEF 是正方形 所以 FA ED 故CED 为异面直线 CE 与 AF 所 成的角 因为 FA平面 ABCD 所以 FA CD 故 ED CD 在 Rt CDE 中 CD 1 ED 2 2 CE 2 CDED 2 3 故 cosCED ED CE 2 2 3 所以异面直线 CE 和 A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 2 3 证明 过点 B 作 BG CD 交 AD 于点 G 则 由 可得 BGAB 从而 CDAB 又 CD 45BGACDA 45BAD FA FA AB A 所以 CD 平面 ABF 解 由 及已知 可得AG 2 即G为AD的中点 取EF的中点N 连接GN 则GN EF 为BC AD 所以BC EF 过点N作NM因 EF 交BC于M 则GNM 角B EF A的平面角 为二面 连接 GM 可得 AD平面 GNM 故 AD GM 从而 BC GM 由已知 可得 GM 2 2 由 NG FA FA GM 得 NGGM 2010 年高考空间几何试题 14 在 Rt NGM 中 tan GM1 NG4 GNM 所以二面角 B EF A 的正切值为 1 4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BCD 与MCD 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平面 MCD 平面BCD 平面AB BCD 2 3AB 1 求直线与平面AMBCD所成角的大小 2 求平面与平面ACMB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 取 CD 中点 O 连 OB OM 则 又平面 OBCD OMCD MCD 平面 BCD 则MO 平面 BCD 取 O 为原点 直线 OC BO OM 为x轴 y轴 轴 z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3OBOM 则各点坐标分别为 1 0 0 0 0 3 0 3 0 0 3 2 3 CMBA 1 设直线 AM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因 0 3 3 AM 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