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抛体运动课时作业.doc_第1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抛体运动课时作业.doc_第2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抛体运动课时作业.doc_第3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抛体运动课时作业.doc_第4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2讲 抛体运动课时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2讲 抛体运动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5年云浮调研)取稍长的细杆,其一端固定一枚铁钉,另一端用羽毛做一个尾翼,做成a、b两只“飞镖”,将一软木板挂在竖直墙壁上,作为镖靶,在离墙壁一定距离的同一处,将它们水平掷出,不计空气阻力,两只“飞镖”插在靶上的状态如图k421所示(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421aa镖掷出时的初速度比b镖掷出时的初速度小bb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比a镖插入靶时的末速度大cb镖的运动时间比a镖的运动时间长da镖的质量一定比b镖的质量大【答案】c【解析】两飞镖均做平抛运动,它们的水平位移相等,a的竖直位移小于b,据xv0t、ygt2,选择c2(2015年浙江模拟)如图k422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速度v1发射一颗炸弹轰炸地面目标p,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2竖直向上发射一颗炮弹拦截(炮弹运动过程看作竖直上抛),设此时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s,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1、v2的关系应满足()图k422av1v2bv1v2cv1v2dv1v2【答案】c【解析】由题知从发射到拦截成功应满足sv1t,同时竖直方向应满足hgt2v2tgt2v2t,所以有,即v1v2,c选项正确3(2015年佛冈模拟)如图k423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0正对倾角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图k423ab cd【答案】c【解析】若使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位移应垂直于斜面,如图所示有xv0t,ygt2,且tan ,所以t,选项c正确4(2015年陕西三模)如图k424所示,在m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点已知o点是m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424a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3b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4c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d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答案】d【解析】两球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则下落的时间相同,故a、b错误由于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4,根据v0知,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故c错误,d正确5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大于水平分速度大小b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c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d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答案】ad【解析】由题意得htv0t, 则vy2v0,选项a正确; 2,故选项b、c错误;t,选项d正确6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k425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k425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b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不相同dn处是谷种, m处为瘪谷【答案】bd【解析】因瘪谷质量小于谷种的,在相同风力作用下,瘪谷获得较大的加速度,故飞出洞口时的速度较大因离地一样高,故飞行时间相等,故瘪谷要飞得远些7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的正前方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k426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时,他可能作出的调整为()图k426a减小初速度的大小,抛出点高度不变b增大初速度的大小,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的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d初速度的大小不变,提高抛出点高度【答案】ac 【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gt2,水平方向xv0tv0,欲使小球落入小桶中,需减小x,有两种途径:减小h或减小v0,选项b、d错误,a、c正确8如图k427所示,一小球以v0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点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k427a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差t(1) sb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差t s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0 md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5 m【答案】ac【解析】tan 45,tan 60,解得t11 s,t2 s,tt2t1(1)s,选项a正确;hgtgt10 m,选项c正确9(2015年肇庆模拟)如图k428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m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则(重力加速度为g)()图k428a不可求m、n之间的距离b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c可求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d可以断定,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答案】bd【解析】设小球从抛出到落到n点经历时间t,则有tan ,t,因此可求出dmn,vn,方向满足tan ,故选项a错误,b正确;但因小球的质量未知,因此小球在n点的动能不能求出,选项c错误;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垂直于斜面方向的速度为零,此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10(2015年汕尾模拟)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图k429所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3)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图k429【答案】(1)1 s(2)2.4 m/s(3)6.8 m【解析】(1)物体a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a,代入数据,得a6 m/s2.设经过t时间滑到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有0v1at,代入数据,得t1 s.(2)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xv1tcos 372.4 m,平抛速度v22.4 m/s.(3)物体a、b间的高度差hhahbv1tsin 37gt26.8 m.11(2014年浙江卷)如图k4210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 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 m在车正前方竖直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 m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图k4210(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当l410 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答案】(1) m/s2(2)0.45 m (3)492 ml570 m【解析】(1)装甲车减速时满足v2ax代入数据可知a m/s2.(2)第一发子弹运行初速度v1v0v820 m/s第一发子弹的运动时间t1第一发子弹下落高度h1gt第一发子弹弹孔离地高度为hhh1代入数据可知h0.55 m.同理第二发子弹的运动时间t2第二发子弹下落高度hh1h2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h2gt代入数据可知h0.45 m.(3)若靶上只有个弹孔,则临界条件为第一发子弹没打到靶上,第二发子弹恰好打到靶上子弹平抛运动时间hgt2第一发子弹刚好没有打到靶的距离为l1v1t代入数据为l1492 m第二发子弹刚好打到靶上的距离为l290 mv0t代入数据得l2570 m所以492 ml570 m.12(2015年福州质检)如图k4211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小球p从a点静止下滑,当小球p开始下滑时,另一小球q从a点正上方的d点水平抛出,两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的b处已知斜面ab光滑,长度l2.5 m,斜面倾角3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小球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