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0.37基因工程规范训练(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0.37基因工程规范训练(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0.37基因工程规范训练(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0.37基因工程规范训练(含解析).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0.37基因工程规范训练(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优课堂】2016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0.37基因工程规范训练(含解析)1(2013湛江二模)荧光素酶(luciferase)是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酶的统称。荧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利用。(1)荧光素酶基因常被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外,还应包括_。(2)下图a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b为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dna片段及其具有的限制酶切点。若需利用酶切法获得荧光素酶基因,最应选择的限制酶是_。限制酶mspbamhmbosma酶切位点ccggggccggatcccctagggatcctagcccggggggccc图a图b(3)荧光素酶在atp的参与下,可使荧光素发出荧光。生物学研究中常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发光法”来测定样品中atp的含量。某研究小组对“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进行了探究。【实验材料】1108 mol/l atp标准液、缓冲溶液、70 mg/l荧光素溶液(过量)、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60、70 mg/l的荧光素酶溶液。【实验结果】见图c。图c【实验分析与结论】实验材料中缓冲溶液的作用是_。为使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应增设一组浓度为_的荧光素酶溶液作为对照。除题目已涉及的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至少写出一个)。由图c可知,_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其主要原因是_。(4)食品卫生检验中,可利用上述方法测定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的数量,判断食品污染程度。测算的前提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答案】(1)启动子、终止子(2)msp(3)维持溶液ph值稳定(或“保证荧光素酶的最适ph值”)0 mg/l温度(或“反应时间”等)eatp全部水解(或“atp的数量限制”)(4)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2(2014天津)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实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bglb酶(1)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_基因组dna作模板。(2)右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_和_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_。.温度对bglb酶活性的影响(4)据图1、2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_;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_(单选)。a50b60c70d80.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bglb酶的热稳定性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_(多选)。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答案】(1)嗜热土壤芽孢杆菌(2)nde bamh(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4)失活b(5)a、c【解析】(1)bglb基因存在于嗜热土壤芽孢杆菌基因组中,故应以该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基因扩增。(2)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重组时,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应靠近启动子和终止子,结合示意图可知,应在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分别引入nde和bamh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该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bglb基因,其可表达产生葡萄糖苷酶,其可分解纤维素,这样大肠杆菌就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能力。(4)由图2可知,bglb酶在80保温30分钟后,该酶就会失活;由图1可知,当温度为6070时,酶活性较高,而由图2可知70时保温30分钟,酶活性开始减弱,而60保温30分钟后酶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应控制在60,故选b。(5)在bglb基因扩增过程中加入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相比于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孢杆菌,针对性更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由于pcr过程基因扩增即dna复制快速进行,发生突变后可进行快速积累,进而便于筛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氨基酸数目的改变,如突变后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可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进而导致氨基酸数目变少。3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_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填“相同”或“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是_。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_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_。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否翻译成_,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_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上。【答案】(1)平相同(2)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cacl2溶液(或ca2)dna分子杂交技术人胰岛素(3)tdna染色体的dna【解析】(1)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特定位点上切割dna,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要使目的基因和质粒直接进行连接,应使用同一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使二者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2)启动子为dna序列,其具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能启动转录,合成rna;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时,常用ca2处理;检测目的基因时,常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或相应的mrna,或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鉴定相应的蛋白质。(3)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首先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中,再利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4chll基因是蓝藻(蓝细菌)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l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甲(1)与真菌相比较,蓝藻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在功能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2)过程中均使用的工具酶有_。(3)构建重组质粒b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目的是_和_。(4)若含有chll基因的dna片段和选用的质粒上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乙构建含chll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对_进行切割。同时用酶1和酶4切割图乙中的质粒,则产生含有1 800对碱基和8 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用图中四种酶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含有600对碱基和8 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若换用酶l和酶3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的片段是_。【答案】(1)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能够进行光合作用(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3)破坏chll基因操作成功后筛选出该变异株(4)酶1和酶3质粒和含chll基因的dna含有1 200对碱基和8 8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解析】(1)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体内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2)表达载体构建时需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3)由题干信息“构建缺失chll基因的变异植株”知重组质粒b的目的在于破坏chll基因并筛选出变异植株。(4)由图乙知获得chll基因,需酶1和酶3对此基因所在的dna进行切割,同时对质粒a也要用同种酶切割处理,以便构建重组质粒a。由题意知四种酶同时切割时含600对的碱基片段共有3个。若用酶1和酶3切割时,产生的片段有:8 2006008 800对碱基对;另一为60021 200对碱基对。5(2015届中山质检)2011年11月,武汉大学利用细菌将人的血清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借助水稻合成了人的血清白蛋白,这种蛋白和人体自然产生的这类物质是完全一致的,这一成果轰动了生物界,结合图示回答转基因水稻培育过程的相关问题。(1)限制酶mun和限制酶ecor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为保证重组质粒表达载体的准确构建,应该怎样操作?_,_,_。(2)过程常用的细菌是_。(3)经历的生理过程主要有_和_两个阶段。培育出转基因水稻完整个体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4)基因工程的最后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在此步骤可对培育的植株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可检测的物质有_、_、_。【答案】(1)用限制酶mun切割质粒用限制酶ecor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2)农杆菌(3)脱分化再分化细胞的全能性(4)人血清白蛋白基因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录出的mrna人血清白蛋白【解析】(1)目的基因的两侧是限制酶ecor的识别序列,因此需用限制酶ecor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