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改善案例.ppt_第1页
工厂设备改善案例.ppt_第2页
工厂设备改善案例.ppt_第3页
工厂设备改善案例.ppt_第4页
工厂设备改善案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厂电气设备关键改善 1 方案背景 工厂目前共有5条线生产线 1 2线是新美星灌包装加全冠吹瓶机 3线也是新美星灌包装加达意隆吹瓶机 4线从原深圳工厂搬迁过来的 由于生产线是96年的设备 后经几家供应商改造 搬迁后设备操作人员又不熟悉设备 造成生产效率很低 很长时间PE都在60 左右徘徊 特别是电气方面的故障率很高 所以 我们12年对4线的改善力度较大 5线采用新美星灌装机 包装采用永创设备 加达意隆吹瓶机 2 龙门生产线电气介绍 龙门5条生产线 电气控制方面大部分采用德国西门子s7 300PLC控制系统 全冠机采用日本三菱FX2N系列PLC SIDEL和3线吹瓶机采用s7 400PLC 目前全厂共有s7 300PLC40台 s7 200PLC5台 s7 400PLC2台 三菱PLC15台 欧姆龙PLC4台 施耐德PLC2台 共计使用PLC大约70多台左右 使用变频器 伺服驱动器共计300多台 系统控制方面 既有单一控制系统 还有以太网控制系统 ASI总线控制系统 Profibus总线控制系统 MPI总线控制系统 3 方案论证 根据龙门生产线的特点 我们结合DMW解决问题的方法 近几年对生产线进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改善 由于改善较多 不易一一叙述 下面仅主要介绍2012年5个典型电气改善案例 1 4线无压力输送带倒瓶改善2 4线码垛机层数改善3 4线灌装机液位问题改善4 4线装箱机缺陷改善5 5线灌装机控制改善 4 鱼骨图分析 5 5Y分析 6 长期解决方案 7 1 4线无压力输送带改善 无压力输送带是这条生产线问题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曾经有时候用2 3个操作工专门负责解决倒水问题 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几个方面 1 原设计堵水停机功能不完善 经我们反复分析原程序 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增加了堵水自动停机功能 具体程序见后 2 反复调整原生产线的无压力输送带变频器速度 加 减速时间等形成从前往后逐渐递减的方式 减少了倒瓶的可能性 3 调整输送带光电开关 接近开关等有关传感器位置 达到最佳控制状态 8 无压力增加程序1 9 无压力增加程序2 10 无压力增加程序3 11 2 4线码垛机改善 对码垛机的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原码垛机600ml为6层 我们根据物流要求 改为7层码垛 刚开始采用人工修改层数 后经过分析原程序 修改为自动码7层 无需人工调整 具体程序见后 2 更换继电器 解决拖箱板减速不准问题 12 码垛机改造前程序 13 码垛机改造后程序 14 3 4线灌装机改善 对灌装机主要做了两个改善 1 加装了模拟量输出模块 给水处理提供灌装机液位信号 满足水处理自动控制比例阀进行PID调节 实现恒水位供水 2 原PLC的CPU自带模拟量输入模块已损坏 没有液位和灌装机速度信号输入 根据公司现有模块 将原有两位模拟量输入模块更换为8位模拟量模块 满足生产需求 为公司节约一个CPU费用 大约一万多元 15 灌装机硬件组态1 16 灌装机改善程序1 17 灌装机硬件组态2 18 灌装机改善程序2 19 灌装机改善程序2 20 灌装机模拟量输入模块接线图 21 灌装机模拟量输出模块接线图 22 4 4线装箱机改善 对装箱机的改善主要有两个方面 1 装箱机改善1 漏抓检测 原装箱机工作台输送带上瓶还没有完全满的时候 也会抓瓶 这样容易造成漏抓 经过改善基本消除了这种现象 2 装箱机改善2 抓瓶头架限位保护 原机没有抓瓶头架限位保护 正常运行时会造成箱架还没有降到下限 抓瓶头就放箱 这样很容易撞坏抓瓶头架 23 装箱机改善1 漏抓检测 24 装箱机改善2 抓瓶头架限位保护 25 5 5线灌装机堵瓶解决方案 5线灌装机出口没有堵瓶检测停机装置 经常会造成出口输送带堵瓶 灌装机无法及时停机 造成大量废瓶和水 据统计 每班平均有10多个以上废瓶 每次处理废瓶需15分钟左右时间 假设每班影响2次生产 影响效率8 左右 26 设备介绍及方案 5线输送带控制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s7 200PLC进行控制 5线灌装机控制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s7 300PLC 并配备操作触摸屏 方案 利用现有输送带停止按钮 实现灌装机堵瓶停机 缺点 1 需人工操作 有在线质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 控制复杂 需要在输送带和灌装机两台控制柜之间进行信号控制 需要在两个PLC上更改程序 优点 1 由于输送带没有缓冲 人工操作对连续生产影响较小 2 不影响贴标机运行状况 3 控制可靠 27 控制方案及实施步骤 1 根据两台PLC的I O点状态 确定有多余的点数 输送带输出Q2 0 通过加中间隔离继电器 输入到灌装机PLC输入点I5 0 控制灌装机在自动状态下的停止 并选择DC24v继电器作为中间继电器 2 绘制控制原理电路图 3 根据电路图布线 接线 4 分别对两台PLC进行编程 5 两台机送电调试 验证结果正确无误 6 正式生产时还要进行观察 是否对两台机的运行状态有无影响 28 控制原理电路图s7 300 29 控制原理电路图s7 200 30 输送带增加程序 31 灌装机增加程序 32 总结 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 龙门工厂5条线的效率不断提升 1 2线效率目前已稳定在90 以上 3线效率也接近90 4线PE由元月份的40 60 提高到最高的十月份86 19 5线PE由46 提高到90 以上 效果是明显的 并且较稳定 再经过今年的大修 效率达到90 以上应该没有问题 下面三个图表是3 4 5线12年全年PE变化情况 从曲线变化可看出 后期的效率非常稳定 33 3线PE曲线 34 4线PE曲线 35 5线PE曲线 36 改善分享 下面是2010 2012年度龙门工厂一些电气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