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三第四讲时间:45min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属于大流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b排石整地,改良、优化土壤的措施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c用当地多种优良牧草合理搭配建设牧场,遵循了物种多样性原理d桑基鱼塘模式遵循了整体性原理答案d解析桑基鱼塘模式遵循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而不是整体性原理。3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d解析出现能源大量消耗、污染物的积累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途径发生了障碍,生产模式没有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2016西安模拟)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答案c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5(2016洛阳统考)下面为生态养猪模式图,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工程主要利用的是各级肥水,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二、非选择题(共70分)6(11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测定项目红壤红壤污泥红壤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土壤pahs含量(g/kg)黑麦草叶绿素含量(mg/g)黑麦草每盆干重(g)黑麦草pahs含量(g/kg)5272017401107921236517652327428(1)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根系细胞 _ 加强, _ 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2)由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 _,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_ ,但生物质炭的输入 _,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 _原理。答案(1)有氧呼吸atp(2)无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升高能够吸附污泥中的pahs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1)根据题目的信息,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所以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导致atp合成增多,根细胞主要以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需要消耗能量,atp供应增多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2)根据题目及表格中的信息,盆栽试验表明,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盆栽黑麦草比单纯红壤叶绿素含量及干重都高,表明含生物炭的污泥、污泥富含无机成分能促进作物生长。由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单纯红壤pahs含量527,红壤污泥pahs含量是1079,红壤7%生物炭污泥pahs含量是765,黑麦草的pahs含量分别是401、651、428,都有所升高,仅对比红壤污泥pahs数据和红壤7%生物炭污泥pahs数据可以发现生物炭能够吸附污泥中的pahs,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污水处理后的无机物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符合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7(12分)(2016株洲模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_kg。(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_。(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_。(5)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两个) _。答案(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2)水稻和大豆15(3)分解有机物(4)科学引入害虫天敌防治、培育转基因抗害虫农作物等(5)作为饲料养猪;作为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合理即可)解析(1)构建生态农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基础,当能量以最高效率沿最短食物链传递时,需生产者最少,故生产3 kg鸡肉需要水稻和大豆最少为:3 kg20%15 kg。(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的生态学作用是完成有机物的分解。(4)采用生物防治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8(11分)(2016怀化模拟)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病甘蔗,需要的工具酶是_。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_技术。(2)若要将转基因成功的甘蔗细胞快速应用到生产中,可通过_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_。(3)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母猪注射_,做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培养到_期,与经过_处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4)该生态工程体现了_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选答两项)。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分子杂交(2)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促性腺激素m中获能(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两点)解析(1)转基因技术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如要检验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2)植物组织培养能大量快速繁殖脱毒苗,依据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要让良种母猪超数排卵需注射促性腺激素,冲卵后将卵母细胞培养至m中期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作用。(4)该桑基鱼塘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9(12分)(2016泰安质检)阅读材料:广东省江门市郊的礼乐街道办事处半个世纪以来与当地农民致力于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在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的过程中,当地农民采取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办法。实行材林与经济林结合,注意充分利用大小围堤、道路、河堤两旁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种植水松、落羽杉、竹子、蒲葵、荔枝、番石榴等经济树木,并结合套种种植香蕉、木瓜、芋、姜、葛、花生和豆类等短期作物,这样既形成多层次的林相,又可在短期内取得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赞誉为“人与自然界的最佳结合物”,被广东省评为“省级农业生态示范区”,并成为江门八景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_ _。(2)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_。a宗教信仰b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c社会习惯和法律制度d自然生态系统规律(3)上述材料中,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_。(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举3个例子)答案(1)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2)bcd(3)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原理(4)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想正确解题,考生不但要掌握生态工程的原理、目的等,更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相关生物学原理,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10(12分)(2014重庆卷,7)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示。t0t1,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导致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_加剧。(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答案(1)分解者种子或繁殖体增强竞争 (2)整体性(系统论)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分解者的功能是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废弃采石场开始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能使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可迅速增加;t1t3植物物种数变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群落中的植物物种数增加,相互争夺资源(如阳光、水)和空间越激烈,竞争加剧。(2)生态系统改善后,考虑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整体性原理。11(12分)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得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和_。(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任答三个即可)(2)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3)c解析(1)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和整体性等原理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