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哪些习惯.doc_第1页
一年级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哪些习惯.doc_第2页
一年级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哪些习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哪些习惯一、学习习惯1、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孩子就会常常因为玩耍上了瘾,忘了时间,而来不及写或不写作业,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影响孩子的发展。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更快地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复习则可以防止遗忘所学的知识。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独立作业,自我检查、订正。每天学习的课文要能熟读成诵。3、认真读题和仔细审题的习惯。认真读题和仔细审题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错误。4、做完作业后重读和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后重读和检查也可查出疏漏和笔误,并能培养孩子认真负责、善始善终的好习惯。5、发现错误后及时订正的习惯。做错作业及时订正才能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6、不懂就问的习惯。不懂就问才能不断进步,问题积累得越多,离无知靠得就越近。7、按时完成作业,讲究学习效率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拿笔写字,家长一定要重视指导他们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育孩子作业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到细心、认真、专心致志。千万不能让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或一边吃东西、一边玩。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千万不能代孩子写作业。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要求孩子及时订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很多一年级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不放心,生怕孩子做错了,喜欢陪在旁边,一旦发现错误,马上给她指出来,有的甚至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打骂。这样久而久之,它使孩子产生学习上的依赖性,孩子不肯动脑筋,有时会养成没有家长陪就不做作业的坏毛病,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8、每日按课表整理书包的习惯。另外每日按课表准备好第二天的书本(语数英教材要求每日都带)、学具:每日在家削好4-5支铅笔,文具盒、铅笔刀要轻便、简洁,以减轻书包重量,不影响孩子学习。带齐学习用品很重要,很多孩子晚上不按课表整理书包,结果第二天上课时连书都没有。经常有小孩说书本没带,有的说是我妈妈没收拾好,有的说是保姆没收拾好,推卸责任。我们应该要让小孩自己学会收拾书包,让他自己承担没有带书本的责任。9、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学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听课时要坐端正,课堂上不能讲话,不能做小动作。听课时,应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注意听同学们的发言,有什么不懂得的地方要大胆举手提问。10、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简单说就是头正、身直、臂张、足稳和“三个一”(眼睛离书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握笔姿势很重要,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家长要认真关注并指导。正确的握笔姿势:用拇指和食指握住臂杆下端,距离笔尖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支住中指。笔杆要握得不松不紧,食指不能过度弯折,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呈45度角。A.握笔姿势正确,注意手与笔尖的距离、眼与本的距离、身体与桌子的距离。书本与身体平行、正直。B.书写认真,不潦草、不马虎。C.书写准确,不写错字。D.书写规范,不缺笔少划。E.书写漂亮,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11、每天读书的习惯。每日看一定的课外书,没有读书习惯的孩子,家长应该陪同阅读,慢慢培养出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注意: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性。二、 遵守纪律的习惯 1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家长要了解这里面的内容,以便于指导孩子。) 2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写假条。(上课时间参看课程表,至少在上课前15分钟到校。) 3放学按时回家,不在路上玩耍。(要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也应按时接孩子,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做孩子的榜样。) 4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 三、文明礼仪的习惯 1见面时,主动跟老师、同学问好,文明用语常挂嘴边(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2在家、在校一个样,尊重家中的父母长辈,自己离家或回家时,向家长打招呼。见到家长离家或回家时,主动帮家长,递接物品。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衣着整洁大方。 4家长引导孩子注意公共卫生,不乱扔杂物、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带早点或零食来学校吃。四、劳动的习惯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起床后,自己穿衣、叠被,睡前洗脚、铺床。 2自己刷牙、洗脸、梳头、剪指甲。3自己洗小衣物,如:袜子、手帕等。4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课桌,爱护文具、学具。5收拾房间,会做简单的家务,如扫地、擦桌椅、倒垃圾,饭前摆放桌椅,拿碗摆筷。6、学会做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扫地、擦桌子、洒水等)生活上的准备 1、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家长可以在柜子上方贴上一些动物小标示,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和珍惜自己的“小天地”。 2、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 3、开学后,教会孩子能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孩子能带齐学习用具,免得孩子上学时家长成为经常送学习用品的“钟点工”。 4、教会孩子吃饭时的好习惯。上小学后,很多孩子自己仍然不会吃饭,一顿饭会磨蹭很长时间,吃得地上桌上洒了很多饭,影响孩子的午休时间。在这里老师特别提出,希望家长适当缩短孩子吃饭的时间,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喂饭!这样会助长孩子许多的坏习惯而难以改正。物质上的准备 1、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准备的学习用品是:双肩书包。书包的选用应轻便、合适,以能装上书为宜,不要太大、太重。学校课桌抽屉较小,书包太大装不进去,有的小学生只好放在地上,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此外,书包里的兜不宜太多,书本用品放得太散,小学生往往因找不到东西而手忙脚乱。 文具盒,文具盒的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56支削好的铅笔(套好铅笔套)、尺子、橡皮。 铅笔以HB为最好(铅笔上有标志),因为软硬适中,铅的颜色不是太黑。而的铅笔写出字来不清楚,的铅笔铅芯软,写出字来又太黑,一旦写错字,擦起来黑乎乎的。不允许用自动铅笔,因为这种笔铅芯细,易折断,而小学生写字握笔紧,手僵硬,不灵活,稍一使劲铅就断了。同时在铅笔上用不干胶贴上自己孩子的姓名。此习惯对孩子非常重要,请家长高度重视.家长可以采取回收短铅笔换长铅笔的方法.因为有时一天课上下来就能捡到许多铅笔,又无人认领,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橡皮买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不要用修正液,因为修正液是用化学合成的,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弄到桌子、手和衣服上擦不干净。 削笔刀最好用转笔刀,不要用小刀,一年级新生用小刀削破手的事情经常发生。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转笔刀,铅笔应该在前一天晚上削好。这样上课写作业孩子才会时间充足。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孩子课堂上削铅笔的。 文具的选择切忌花哨和追求时髦,因为至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分钟,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玩弄文具做小动作,影响学习。再说,小孩子特别爱攀比,看到别的同学有了花样文具便向家长索要,如果家长轻易满足孩子的这种要求,时间一长,还会养成孩子虚荣等不健康的心理。 2、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督促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有的家长在路上为孩子匆匆买点吃的,让孩子拿到学校里去吃,在学校里是不允许吃饭的。 3、建议家长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将表贴在墙上。做完作业由孩子自己检查,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4、本子要准备以下几种语文本三种:生字本、拼音本和田字格本;数学本两种:小草稿本小算术本。准备一个记事本,记事本是学生专门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 5、课本一定要包书皮。书皮纸最好选用牛皮纸或挂历纸,并在上面写上学校、班级和姓名,这样会显得整洁而美观。不要用塑料皮包书皮,因为塑料皮太软,易折书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