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某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1.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1.1.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1.1.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1.1.4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1.1.5设计文件;1.1.6宜万铁路、线施工的相关资料;1.1.7其它相关依据。1.2 编制原则1.2.1野三关隧道为I级高风险隧道,严格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依靠预测预报信息反馈,实行动态施工、动态管理的原则;1.2.2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的原则;1.2.3组织机械化、专业化施工,实施设备一次性配套的原则;1.2.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不良地质段,严格做到“预案超前、准备充分、先论证后施工”的原则;1.2.5执行质量体系标准,严格按审批的设计图、现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组织施工,确保质量第一的原则;1.2.6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的原则;1.2.7对溶洞、暗河处理确保不改变水环境原则;1.2.8抗水压及软岩变形段实施“仰拱先行、衬砌紧跟”的原则;1.2.9执行ISO14001环境体系,保护自然生态、施工环境的原则。1.2.10充分利用线资源,、线统筹安排、合理组织的原则;1.2.11对原线施组已有内容从简的原则,本次施组重点放在增扩线后需增加或更改内容的部分。1.3 编制范围野三关隧道出口段线DK123+130DK130+043,长6913m;线DK123+110.85DK130+000,长6889.15m;迂回导坑起始里程为DK123+577,终止里程为DK125+020,全长1457米;线隧道DK129+813.5处左侧设置泄水洞一座,长285米。施工及其涉及范围内的改移道路,砍树挖根及青苗补偿、其它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型临时设施。2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1工程概况野三关隧道位于巴东县野三关碗口河和支井河之间,线里程为DK116+205DK130+043,全长13.838km ,线里程为DK116+204.325DK130+000,全长13.796km,为宜万铁路全线最长的I级高风险隧道。洞身最大埋深684m,纵断面为人字坡。十六标段野三关隧道出口段里程为DK123+130DK130+043,全长6.913km,线里程为DK123+110.85DK130+000,全长6889.15m。2.2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工 程 名 称工 程项 目单 位数 量野山关隧道出口线正洞开挖土石方m3332347喷混凝土m329851钢纤维t323锚杆m240962格栅钢架t640混凝土m3127326复合防水板m2137834附属工程延长m7000平导开挖土石方m343687喷混凝土m31694喷钢纤维混凝土m3619钢纤维t31锚杆22m24473混凝土m37356钢筋格栅t112附属工程延长m1471迂回导坑开挖m330092喷混凝土m31656钢纤维t25复合防水板m22279混凝土m33501锚杆m9465泄水洞开挖m33211喷混凝土m3172混凝土m3801锚杆m1763格栅钢架t15线正洞剩余工程量正洞开挖土石方m3263189正洞喷混凝土m313178正洞钢纤维t216正洞锚杆m38867格栅钢架t2184混凝土m348099复合防水板m2107541附属工程延长m39942.3工程特点及重难点2.3.1工程特点(1)野三关隧道为I级高风险隧道,不良地质种类齐全,出现不可预见的地质灾害机率高。本标段具有岩溶、岩溶水、断层破碎带、瓦斯、岩爆、软岩等不良地质,施工过程中洞内既要防突泥、突水、地下水流失、暗河改道,又要防岩爆和高地应力作用下的软岩流变,既要防硫酸根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还要防瓦斯对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洞外既要防止洞顶地下水枯竭,地表塌陷引起水环境变化,还要防止弃碴引起环境污染;(2)野三关隧道斜井涌水点多,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注浆堵水工艺;(3)野三关隧道斜井作为I、II线正洞施工的运输通道,在总体施工组织中具有控制性作用;(4)洞内渗、涌水受地表径流及雨季影响大,雨季期是正常涌水量的3.73倍,正常涌水量Q=114747m3/d,强降雨时最大涌水量Q=429064m3/d;(5)施工场地狭小,弃碴场及临时场地布置困难; (6)受地质条件限制,可利用洞碴数量有限,加之施工现场附近无砂石料场,大量地材需远购;(7)因不良地质分布广泛,施工采用不同的开挖、衬砌断面和支护方法,施工中存在频繁变换施工方法的特点;(8)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特别是水环境。隧道施工区域内的暗河、支井河是水环境敏感点,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编制隧道施工期环境监控计划,及时进行环境监测,将信息提供给有关管理单位,采取相应措施,使得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小。2.3.2工程重、难点(1)治水和防水是本工程的重点。提高斜井抽排水能力,做好突水应急抽排水预案,近期抽排水能力达到3万方/天,远期配置5万方/天;(2)安全通过斜井承担正洞、平导的F18、F17断层破碎带是施工重点,施工前需做好施工应急预案;(3)提高斜井安全运输通过能力是施工重点;(4)防灾预测预报是本工程的重点。施工过程中严格超前综合地质预测预报制度,严格将超前水平钻孔、5米长炮孔、物探测试纳入工序管理,确保施工安全;(5)斜井反向平导与野三关隧道出口平导提早贯通是施工重中之重,平导的贯通有利于减轻斜井抽排水压力,改善施工通风,为I线正洞提供施工工作面及防灾等作用。2.4工程概况附图见附图43 施工组织安排3.1施工总体安排3.1.1队伍总体安排本隧道由四公司项目部承建,分为野三关隧道出口及斜井两个工区。野三关隧道出口工区计划安排六个施工队:即平导掘进施工队、I线正洞掘进衬砌队、通过11#横通道进入I线正洞掘进支护队、II线平导扩挖衬砌两个施工队及一个衬砌施工队。斜井工区计划安排两个隧道施工队,分10个工作面进行平行作业,即、线正洞向进口方向六个工作面,迂回导坑工作面,I线出口方向工作面,平导工作面,通过斜井平导扩挖工作面。衬砌原则上每个正洞工作面安排1台衬砌台车,确保仰拱及衬砌满足内控标准。I、II线拟投入两套整体道床模具,安排两个施工队分六段展开施工。3.1.2施工组织机构3.1.3临时工程布置3.1.1.1野三关隧道出口工区(1)空压机站布置野三关隧道出口空压机站设在15#横通道(四横)内,配备6台20m3/min的电动空压机,其中备用1台,紧跟平导工作面设23.5m3/min的移动压风机2台。(2)供电设施布置采用2套供电系统互为备用,1套由16标3150KVA的总变压器引入10KV高压进洞,在15#横通道(四横)内设800KVA变压器1台为压风机及二衬混凝土输送泵供电,于13#横通道(六横)设630KVA变压器1台,为移动压风机扒碴供电,另1套采用民用供电,于洞口设315KVA变压器1台,供洞口照明充电等。(3)洞口转碴场布置由于洞内采用有轨运输施工,故在支井河上游左岸设一个转碴场,作为野三关出口正洞、平导和线共用的转碴场,转碴场至弃碴场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二次倒运,在转碴场设置一座弃碴栈桥。(4)通风设备布置通风设备:采用天津风机厂BDK-60系列压入和吸出通风机通风,以共同组成巷道式通风系统。通风风管80120cm。在五横口安装1台110KW轴流通风机,将新鲜空气打入平导工作面,1台55KW轴流通风机打入六横正洞工作面,1台110KW轴流通风机,将新鲜空气打入八横正洞工作面;污浊空气由六横通过1台35KW射流风机打入正洞,于六横口设150KW通风机1个,将污浊空气打出洞外。3.1.1.2野三关隧道斜井工区(1)空压机站布置野三关隧道斜井空压机站设在洞口,配备7台20m3/min的电动空压机,其中备用1台,紧跟平导及迂回导工作面设23.5m3/min的移动压风机2台。(2)供电设施布置采用1套高压供电系统和1套自发电系统。高压供电系统由35KV供电系统引入洞口设400KVA、630KVA、1000KVA、1250KVA、1600KVA变压器各1台,其中400KVA、1250KVA为35KV变至400V供洞口压风机、通风、搅拌机使用。630KVA、1000KVA、 1600KVA为35KV变至10KV高压进洞,于斜井1300米处、1800米处设630KVA、1000KVA变压器各1台,为抽水及扒碴机供电,于线正洞内设630KVA变压器1台,为2台移动压风机供电。自发电系统由2台500KW、3台300KW发电机组成,发电后通过2台1000KVA变压器升压至10KV高压进洞。(3)通风设备布置通风采用混合巷道通风方案,于斜井喇叭口处设150KW通风机1台,将污浊空气打出洞外。设4台110KW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分别打入、线正反方向正洞,于洞口设220KW轴流通风机1台,将新鲜空气打入斜井喇叭口。(4)抽排水设备布置斜井抽排水采用两套系统,一套设5级泵站,由洞内分级抽排至洞外;另一套设置三道抽水管路,直接由洞内通过增压泵抽出洞外。以上配置总抽水能力为50000m3/d。3.1.4总体工期目标掘进支护全部完成时间:2008年3月20日二次衬砌全部完成时间:2008年5月10日整体道床全部完成时间:2008年11月20日3.2队伍、设备配置及进度计划安排3.2.1野三关隧道出口工区3.2.1.1第一工作面(出口平导)任务划分:PDK126+880PDK126+145,共735米。(1)队伍安排表2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二队掘进工班3667出口工区735负责平导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8负责平导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等工作保障工班13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3 第 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16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m3台2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3优三出碴设备1有轨扒碴机LW150A台2优2电瓶车14T台4优3梭式矿车20m3台4优四通风排烟设备1轴流通风机110KW台1优2射流通风机15KW台2优五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2优(3)进度计划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4个月,于2006年6月1日开工, 9月30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4工期计算表。表4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1451202.321.15902002.342.9合计7354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为PDK126+145。3.2.1.2第二工作面(六横I线正洞)任务划分:开挖支护: DK127+454DK126+800,共654米; 二次衬砌: DK127+654DK126+111,共1543米。(1)队伍安排表5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二队掘进工班3398出口工区654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5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径向注浆、管棚等工作仰拱工班10负责仰拱铺底的开开挖、清理、灌注砼等。二衬工班30负责小边墙、防水板、二衬等工作。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6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22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m3台2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3优5潜孔钻机MKD-5台1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电瓶车14T台4优3梭式矿车20m3台4优4挖掘机DY-55台1优四通风排烟设备1轴流通风机50KW台1优2射流通风机15KW台1优五二衬设备1衬砌台车12m台1优2砼输送泵160A台1优3有轨灌车6方台2优六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4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 9.6个月,开挖于2006年6月1日开工, 2007年3月2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6年7月1日开工至2007年9月30日进度安排如表7工期计算表。表7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4030111.3410701.525.9204120321.7合计6549.6砼二衬标准面1390100120.514下锚段1539090.31.7合计154314.515.7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1.3第三工作面(八横正洞)任务划分:DK126+800DK126+111,共689米。(1)队伍安排表8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五队掘进工班3358出口工区689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5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帷幕注浆、管棚等工作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9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22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3优2运输车5方台2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3优5潜孔钻机MKD-5台1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电瓶车14T台4优3梭式矿车20方台4优4挖掘机DY-55台1优四通风排烟设备1轴流通风机50KW台1优2射流通风机15KW台1优五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4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12.6个月,于2006年7月10日开工,2007年7月30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10工期计算表。表10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28530119.594701.521.3310120322.6合计68912.6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1.4第四工作面(线正洞反向扩挖)任务划分:扩挖及支护:DK126+406DK128+237,共1831米;二次衬砌:DK126+406DK128+092,共1686米;(1) 队伍安排表11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二队掘进工班3398出口工区1831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5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径向注浆、管棚等工作仰拱工班10负责仰拱铺底的开开挖、清理、灌注砼等。二衬工班30负责小边墙、防水板、二衬等工作。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12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22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T台1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3优5潜孔钻机MKD-5台1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电瓶车14T台4优3梭式矿车20方台4优4挖掘机DY-55台1优五二衬设备1衬砌台车12m台1优2砼输送泵160A台1优3有轨灌车6方台1优四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4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17.6个月,其中开挖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 2008年3月2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7年1月1日开工,至2008年5月10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 13工期计算表。表13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20530116.67301201.526.1896180324.9合计183117.6砼二衬标准面1533120120.512.8下锚段1539090.31.7合计168614.5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1.5第五工作面(线正洞正向扩挖)任务划分:开挖及支护:DK130+000DK128+237,共1763米;二次衬砌:DK130+000DK128+092,共1908米。(1) 队伍安排表14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一队掘进工班3398出口工区1763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5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径向注浆、管棚等工作仰拱工班10负责仰拱铺底的开开挖、清理、灌注砼等。二衬工班30负责小边墙、防水板、二衬等工作。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15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22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T台1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3优5潜孔钻机MKD-5台1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电瓶车14T台4优3梭式矿车20方台4优4挖掘机DY-55台1优五二衬设备1衬砌台车12m台1优2砼输送泵160A台1优3有轨灌车6方台1优四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4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 11个月,其中开挖于2006年10月1日开工, 2007年8月3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6年12月1日开工,至2008年5月10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16工期计算表。表16 工期安排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03451201.5231418180328合计176311砼二衬标准面1469120120.512下锚段4399090.35合计190817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1.6第六工作面(高地应力变形段)任务划分:开挖支护: DK128+490647,共157米; 二次衬砌: DK128+490647,共157米。(1) 队伍安排表17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衬砌二队掘进工班1656出口工区157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5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径向注浆等工作仰拱工班10负责仰拱铺底的开开挖、清理、灌注砼等。二衬工班10负责小边墙、防水板、二衬等工作。保障工班5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18 第 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6优2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T台1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5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运输车25T台1优四二衬设备1衬砌台车12m台1优2砼输送泵160A台1优3砼输送车8方台2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 4 个月,开挖于2006年6月10日开工, 2006年10月1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6年6月20日开工至2006年10月20日完成任务 进度安排如表 19工期计算表。表19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15740114砼二衬标准面12440120.54下锚段334090.31合计1574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1.7第七工作面(正洞四至六横二衬)任务划分:二次衬砌: DK128+144DK127+654,共490米(1) 队伍安排表20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仰拱工班2050I线正洞490负责仰拱铺底开挖、清理、灌注砼等二衬工班20负责小边墙、防水板、二衬等工作。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各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21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二衬设备1衬砌台车12m台1优2砼输送泵60A台1优3砼输送车8方台2优4风枪YT-28台4优5压风机5方台2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5个月,二衬于2006年6月1日开工, 2006年11月1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 22工期计算表。表22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砼二衬标准面490100120.55下锚段04090.30合计4905备注: 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1.8第八工作面(泄水洞)任务划分:开挖及支护: LDK0+000+285,共285米;二次衬砌: LDK0+000+285,共285米。(1) 队伍安排表23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泄水队掘进工班829出口工区285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6负责正洞初期支护、径向注浆、管棚等工作二衬工班7负责二衬等工作。保障工班8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24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6优2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1优2运输车2T台1优3电焊机500A台2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运碴车3T台2优四二衬设备1简易衬砌台架5m台1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3个月,其中开挖于2006年6月15日开工, 2006年9月2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6年7月1日开工,至2006年10月1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 25工期计算表。表 25 工期安排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2230110.768801.520.9195120221.6合计2853.2砼二衬标准面285100523下锚段合计2853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3.2.2 野三关隧道斜井工区3.2.2.1第一工作面(斜井向出口方向平导)任务划分: PDK125+410+PDK126+145,共735米。(1) 队伍安排表26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四队掘进工班3657斜井工区735负责平导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2负责平导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等工作保障工班9负责配合钻孔及支护工班、文明施工等。 (2)设备配置表27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16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T台2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3优三出碴设备1扒碴机TC312台1优2运输汽车STL35台4优四通风排烟设备1轴流通风机110KW台1优2射流通风机15KW台2优五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2优六抽水设备1泥浆泵4PNL台4优2潜水泵100台6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4个月,于2006年6月1日开工, 9月30日完工。进度安排如表 28工期计算表。表28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150160220.94151801.222.21702002.240.9合计7354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3.2.2.2第二工作面(迂回导坑)任务划分:开挖支护及二次衬砌YDK0+0001+457,共1457米。(1) 队伍安排表29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三队掘进工班3676斜井工区1457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5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径向注浆等工作衬砌工班15负责洞内二次衬砌、洞门、等砼施工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开挖支护及文明施工.(2)设备配置表30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16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T台1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5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ZL50A台1优2运输车25T台4优四二衬设备1简易衬砌台架9m台1优2砼输送泵160A台1优3砼输送车8方台1优五通风排烟设备1轴流通风机110KW台1优2射流通风机15KW台1优六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2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 10 个月,开挖于2006年6月1日开工, 2007年3月3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7年12月1日开工,2008年4月30日完成,进度安排如表 31工期计算表。表31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334120222.95751502.523.9548180243.2合计145710砼二衬标准锚段合计14575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 3.2.2.3第三工作面(线正洞向进口方向)任务划分 :开挖支护:DK124+850124+357,共493米。二次衬砌:DK125+100123+110,共1970米。(1) 队伍安排表32 第 工作面劳力安排及分工施工队名称工班名称劳力人数(人)施工区段分工承担洞身长度(延米)工作内容工班人数合计隧道三队掘进工班33101斜井工区493负责正洞搭拆钻孔平台、钻眼、放炮、排危石, 锚杆钻孔等。支护工班10负责正洞初期支护锚杆安装、挂网、钢支撑安装、喷锚、径向注浆等工作仰拱铺底工班20负责落底清理混凝土灌筑等衬砌工班28负责洞内二次衬砌、洞门、等砼施工保障工班10负责配合开挖支护及文明施工. (2)设备配置表33 第工作面机械设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机况备 注一开挖设备1风枪YT-28台22优8台备用二支护设备1喷锚机PZ5B台2优2运输车5T台2优3拌合站JS500座1优4电焊机500A台5优5钻机MK5台2优三出碴设备1装载机VOLVO40台1优2运输车25T台4优四二衬设备1衬砌台车12m台1优2砼输送泵160A台1优3砼输送车8方台3优五通风排烟设备1轴流通风机110KW台1优2轴流通风机150KW台1优3轴流通风机220KW台1优4射流通风机15KW台2优六地质预报及监控设备1水平钻机TMY4台2优(3)进度安排本工作面施工总工期为 7.4 个月,开挖于2006年6月20日开工, 2007年1月30日完工;砼二衬于2006年8月1日开工,2008年2月20日完成。 进度安排如表34工期计算表。表34 工期计算表工作面项目名称围岩级别长度(m)掘进指标(m/月)循环进尺(m)每天循环数(个)工期(月)开挖及初期支护12630114.2367120223.2合计4937.4砼二衬标准面181712010315下锚段153403.8合计197018.8备注:1、每个月实际施工天数按25天计算;2、贯通里程或其他备注 3.2.2.4第四工作面(线正洞向进口方向)任务划分 :开挖支护: DK124+870124+357,共513米;二次衬砌: DK125+100123+130,共1970米。(1) 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