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19).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19).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19).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的誓言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9课土地的誓言。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以及单元的学习目标,我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同时为高中语文中分析语言特点,理解作者思想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距所处的年代较远,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很难产生共鸣。所以课前我布置他们查阅作者和创作背景等有关资料,了解课文。课堂上我借助影音等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多读、多品味语言,用文章语言的力量把学生拉进那个年代,走进那片土地,实现教学目标。也为学生到高中学习时能从时代背景入手理解作者的思想的阅读方法打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2、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难点:了解文中某些语句的含义。五、教学策略和方法:(1)情境法:我们的学生对那段历史没有太多的印象,用真实的画面叩击他们的灵魂,直面旧中国屈辱的历史,打动我们的学生,有助于学生把握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文章。(2)朗读法:本文情感热烈深沉,感人至深,令人震撼。教学时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爱国情。(3)探究法:在边读边思边议中,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六、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过程设计思想与反思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掌握字词。2、查阅作者和创作背景等有关资料。课前三分钟:字词订正端木蕻良 hng 召唤zho炽痛ch 呻吟shn yn 怪诞dn 亘古gn 默契q 田垄lng镐头go 蚱蜢zh mng 辘辘l泛滥ln 嗥鸣ho 污秽hu谰语 ln 白桦林hu 山涧jin斑斓 ln 碾nin 丰饶ro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播放东北原野的美丽、富饶的影音,再引用艾青的诗句自然地导入新课。二、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速和重音,听后用一句话说说感受。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1)找出文中描写故乡景物的语段,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一方怎样的土地呢?请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这是一方 土地,表现在 。(2)面对这样的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四、细读课文,体味感情。(1)“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泛滥”能否换成“澎湃”?(2)作者的“泛滥”情感主要包含哪些呢?五、再读誓言,提升情感。六、布置作业: 你的故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仿照课文第一节中“当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段话,描绘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她的感情。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播放东北原野的美丽、富饶的景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新课。听录音朗读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两个问题进一步深入课文,品读课文,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而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所以在教学环节四、五中注重作者情感的体味,这就为高中语文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打定基础。通过再读誓言深化主旨,并联系实际,呼吁同学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一则学习语言的运用,二则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备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