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 (14).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 (14).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 (14).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 (1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华师大来凤附中初中部课题:未选择的路设计教师:张姝科目:语文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张姝授课时间: 201 7年月教学时间: 1 课时 第 1 课时(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具体、简要、可行、可测:1理解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2学会诗歌中的象征手法。3背诵未选择的路。二次备课(2) 自学指导一 告诉学生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方法、要求、时间。列出自学提纲:1.了解诗人弗罗斯特.2.扫清本课字词障碍.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阅读教材: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相应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小组讨论和在全班展示。 要求:读出感情,语音清晰、准确 自学指导二1、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3、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4、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5、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自学指导三1.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呢?2.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3.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自学指导四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出示测试题:1.给下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幽寂:幽静寂寞。延绵:延续不断。荒草萋萋: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zh):长时间地站着。涉足(sh):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2. 朗读课文在文中划分节奏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自学指导二1、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惆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明确: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4节,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第三、四节写未选择。可见,写作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是为深化主题3、明确:正因为人迹稀少,才会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4、明确: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5、明确: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学指导三 1. 明确: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念念不忘未选择的路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2.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3.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自学指导四明确: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二次备课(3) 自学自测 学生看书、看例题、做测试题,教师巡视自学和自做测试题的情况。(4) 互动展评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建议教师预设)安排学生登台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允许同组上台修改。(5) 归纳总结 引导归纳,回扣目标:(6) 当堂训练 分必做题、选做题或思考题。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学困生,当堂批改学困生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堂堂清”。必做题:未选择的路中“路”象征( )。A田间小路 B林间大路C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