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第一次”教学案例.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第一次”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第一次”教学案例.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第一次”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第一次”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广州市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学案例征集登记表序号单位(以学校公章为准)作者类别题目1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曾丽萍习作指导课顺势而导,激发真情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指导课案例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顺势而导,激发真情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指导课案例分析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 曾丽萍【案例背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展示了3篇叙事说理性文章,以生活中平凡的故事为题材,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哲理,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悟。难忘的“第一次”是本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进行写作,并把“第一次”的经历写清楚,还要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习作内容的要求突显了对单元重点的训练与提升:一是让学生从单元课文中拓展开去,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二是学生在积累了更丰富的语言及表达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习作训练,深化对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和对生活的思考。本次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要求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五年级学生相较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整体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本组课文,但学生在心理层面上比较接近,都还是极具童真童趣的年龄。怎样引导学生把经历写完整、具体,如何突出“难忘”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他们所具有的童真童趣发掘出来,并使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水到渠成。【案例描述】一、揭示课题,小组交流1、揭示主题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简单交流了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我记得有同学说,难忘自己第一次喝墨水,第一次和小羊摔跤,第一次自己制作鱼竿钓鱼我一直在想,同学们还有多少奇妙又难忘的“第一次”呀。今天,我们来深入交流这些难忘的“第一次”,好吗?(师板书:难忘的“第一次”)2、明确要求师:那怎么深入地交流呢?请同学们屏幕上的要求(师点击幻灯片),谁来读一读?指一生朗读。师追问:关键要求是?生回答: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和得到的启示。师:你提炼得很准确。接下来,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说之前,先仔细想想自己难忘的“第一次”经历了哪些过程?哪个过程使你印象最深? 是什么让你特别难忘?(点击课件出示提示)听的过程要认真,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互相问一问,互相补充、启发,力求让各自的表达更清楚、具体,等会小组可以推荐代表到讲台上和全班交流,开始吧。3、小组交流小组根据要求和提示进行交流,师巡视、聆听。”聊聊难忘的“第一次”。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把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_【反思与分析:1、难忘的“第一次”是学生乐意交流的话题,在课前的10分钟师生交流活动中,教师了解了学生大体的交流内容。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的交流话题导入,顺学生“情”而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进一步交流的兴趣和热情。2、在此基础上,教师先让学生明确交流要求,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以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尽量紧扣目标,提醒了学生在交流的内容上避免泛泛而谈,抓不住要点,难以把经过说具体等问题,为下一步交流做铺垫。】二、集体交流,小结方法1、师生、生生交流师:在刚才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已有同学自告奋勇要推荐自己上台和大家交流,让我们请*同学上台和大家交流吧。(鼓掌)片段一:生1:大家好,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第一次学打篮球。我记得大概是我5岁的时候,爸爸教我打篮球,他先教我怎么投篮,但是我那时候太小了,球也拿不稳,所以投了一次又一次都不成功,那时候我就有点气馁了,可是爸爸教育我“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对自己有信心”,于是我又继续练习,最后终于投进去了。师:对于5岁的孩子而言,要学习投篮确实是件艰难的事情,你还记得你当时拿着球是怎么投的吗?生想了想,模仿当时的动作做了一遍师:然后呢,球怎么样了?生再想了想,答:球只在我身前滚出去一点,连篮球架都没碰到。师:那时候你才5岁,第一次学习投篮,这也很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什么特别让你难忘的吧?其他同学想知道吗?生2提问:我想知道你有被球砸到吗?生1思索了下:有,我记得当时我把球往上抛,结果球弹了几下就直接砸到了我头上,当时我眼冒金星,觉得都快要晕了。师:那一定很疼吧?生1:是呀,真的很疼!师:那你当时想到不学了吗?生:有想过,但是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爸爸就跟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你是男孩子,不能轻易就放弃。师:爸爸的话你还记忆犹新,看来他给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你刚才说到最后你在爸爸的鼓励下成功投进去了,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生1:我投进去之后,实在太高兴了,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呢!生3质疑:老师,我觉得打了几个滚不真实,太夸张了!其他学生提出异议:不会呀,人激动的时候确实会在地上打滚。生1:是呀,我当时太高兴了,真的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师笑了笑:我相信你。这第一次学投篮,让你明白到了什么?生1:这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怕苦,正所谓“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师:你还会引用名言,了不起,我相信你现在一定也是个坚强刚毅的男孩!请你帮老师把“坚持”板书到黑板上好吗,谢谢你!生1上讲台板书“坚持”。师:听了*同学的难忘的“第一次”,是否也勾起了你的回忆?片段二:生4:老师,我想说说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师:好,你请说。生:我记得我那时候大概是读一年级,爸爸让我学骑自行车,我原本觉得骑自行车没什么难的,我就一脚蹬上去,可是骑上去才发现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坐上去刚蹬上两步,车就要倒了,爸爸在后面扶着,我就继续蹬,可是爸爸一放手,我人就摔了。师:是呀,你让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的样子,老师生长在农村,那时候是在村里的晒谷场学的自行车,你们见过吗?生:见过(部分齐答)师:骑自行车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生4:身体平衡!师:是呀!可不会骑车的人往往最难的也是保持身体平衡,人一骑上车,身体就很容易歪(师做动作)生4:人就会倒下去,车也跟着倒下去(笑)。我那时候摔了不少,脚上都摔流血了。师:你真勇敢!留疤了吗?生4:留了,您看看。(说着把脚抬起,卷起裤腿示意,其他学生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师:你这不是疤,是你成长的印记!(笑),相信这次一定让你成长了不少。生4:我知道了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师:你说得真对!请你把“勇敢面对”写在黑板上。生4到黑板上板书“勇敢面对”。2、小结方法师: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在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能抓住自己所经历的难忘的“第一次”过程中那些生: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师板书: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师:所以,他们都把自己经历的“第一次”的经过讲得比较具体,更难得的是,他们还从中对生活进行了思考,得到了启示。(师指向两位学生的板书)我相信其他未有机会发言的同学,你们的难忘的“第一次”也会很有意思,这样吧,同学们把自己难忘的“第一次”写下来,写完后,我们来开个难忘的“第一次”故事交流会,好不好?因为时间有限,请同学们先只写事情的经过和得到的启示。【反思与分析:1、师生、生生交流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生代表在台上交流,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既检查了小组交流中学生可能思考、表达未到位的方面,也通过学生的补充交流、教师的点拨,让学生的表达更具体、丰富,以点带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活了课堂。2、在学生代表在班级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到了顺学生情感所“发”而导“势”,通过让学生做动作,学生质疑,教师设身处地的提出“共鸣”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话可说,有更多的情可吐,既激活了课堂交流的氛围,又达到了让学生把事情讲得更具体的教学目的。3、班级充分交流后,教师小结方法,让学生对如何把经过表达清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下文的写作指引了方向,也紧扣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3、自主练笔学生自主写作,师巡视、指导。【反思与分析:.“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经过上一环节的交流后,已经打开了写作的思路,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课标要求高年段的学生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鉴于这是一堂习作指导课,因此,主要表达事情经过中最难忘的一个片段,以此为突破口,解决本次写作的难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关注有代表性的学习习作,为下一环节的点评示范作准备。】(四)交流互评1、指一生上台读文(实物投影)师:有人说,懂得发现别人的不足是一门技术,但懂得赞美别人却是一门艺术。我想请*同学上台和大家分享他(她)难忘的“第一次”。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谁最会点评。2、生5读自己的习作片段。3、生生互评:我觉得他能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把经过写具体,写出了他第一次骑自行车的过程。他能从平凡的小事中获得启示,而且让我们引起了共鸣。师: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善于点评的艺术家呀!(笑)片段三:刚才我们在班上交流的话题都是相对轻松的,但是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篇特别不一样的文章,我想请它的主人上来和大家分享,有请*同学(掌声)。生6读自己的习作片段片段。(内容略)师:*同学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躺在手上台上准备做疝气手术的心理历程,让我特别心疼,特别感动,刚才看到她的文章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地触动了,多么坚强的一位女孩!你们谁想和她说说话吗?生6:我想说,*,你是好样的!生7:我想说,*,你真的很坚强,你是我学习的榜样!师:*同学不但是他家里的骄傲,也是我们班的骄傲,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她!【反思与分析:.如果说前期小组交流后,学生上台的表述是作为本次习作指导的一个引子的话,那么,经过习作训练后的再次上台表述,则应该是写作“质”的提升了。“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是新课标对习作指导的要求,在此环节,教师没有僵化在纯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点评上,而是及时发现了学生在堂上生成的“亮点”,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情感”。让学生写真话,表真情,让浓浓的生生情谊在习作当中化开、升华。】(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难忘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互助合作的精神,难忘同学们成长岁月中那一件件平凡又让人回味的往事,与你们合作,也是我教学生涯中非常难忘的“第一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完善习作,并把它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为交流会做准备,谢谢! 【反思与构建】本节课,教师紧扣习作的课型特点,课始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课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