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广告.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广告.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广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生活语文之广告篇走进广告 语文组 李俊丽教学目标1、培养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2、撰写广告词,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 畅谈心中感受。教学说明:为了激活学生思维,能够多方面地畅所欲言,我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的内容,用课件形式展示了十个“猜猜我是谁”的文字和图片。(多媒体出示:生活之广告篇“走近广告”)师: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商品广告也随处可见。我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则广告:“我们在全球的维修工作人员都闲得无事可干。”这是一家汽车公司为其产品所做的广告。从这句广告语中,你能猜出商家的言外之意吗?生:这车子的质量好,不容易出毛病。生:这家公司很大,有实力。买它的汽车不必担心坏了以后没地方修。生:现在是竞争的社会,说不定是他们竞争失败,车子卖不出去,没生意可做呢。(其他学生大笑)师:同学们很有社会意识,也考虑到了竞争的残酷,提出自己的见解,不错。可我们知道,商家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肯定是宣传产品的优点。并且宣传时,设计者要挖空心思,独具匠心,根据媒体的特点和产品的性质、功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化的广告效益。这则广告也是本着这样的目的设计的。可设计者万万没想到我们的同学竟然有逆向思维,找出了它的漏洞。看来要做好一个广告确实不容易。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广告语,根据设计者的用意,猜猜这广告的主角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我的名气是吹出来的”。生(争先恐后):电扇。(多媒体出示)“瞬间的永恒”。生(略迟疑了一会):照相机。(多媒体出示)“肚子越来越小,感觉越来越好”。生(大笑):减肥药、减肥茶。(学生的反应越来越敏捷,回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师:同学们的反应相当敏捷,都能抓住广告语的关键字词猜商品。看来这个广告语确实有它独到的地方。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创作。生:语言比较简洁,也很好懂。生:很有趣。有自己的特色。师:非常不错。你们能抓住事物的关键之处进行分析。可我还见过有些广告语它并不具备刚刚你们说的特点,却一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请看(多媒体出示)“还我女儿妆”。师:看见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生(齐声):花木兰。生(抢着回答):还我女儿妆,讲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大获全胜回来后,“对镜贴花黄,着我旧衣裳”恢复了女儿身的本来面目。师:讲的不错。可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和我们要进行的这个环节的游戏有什么联系吗?(多媒体出示)某保温杯广告:有口皆杯 某电脑广告:码到成功某饮料广告: 饮人入胜 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生(七嘴八舌):这里借用,是指把广告中错用的字改正过来。”师:对的。这是广告设计者的聪明之处,借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打出自己的品牌。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生(齐声):谐音。师:不错。在广告中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达到言简意赅、意蕴无穷的效果,既有艺术性,又有新颖性,让人百闻百见而不厌烦。(多媒体出示)“读我百遍不厌烦”二 欣赏它山之石师:(多媒体出示图、文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是苏轼为某种商品写的广告诗。你们猜猜这商品是什么?生:食品。生:油条。(其他同学笑)师:猜得八九不离十。这是苏轼为一老妇人做的环饼而写的广告诗。此诗一出来,广为流传,结果这老妇人的生意也由原先的清淡变得异常火爆。大家看这两句诗形式工整、内容凝练,生动地从形、色方面写出了环饼的特点,让人一想到就觉得味道肯定也相当好。这就是广告的妙用。下面我们继续欣赏一组广告,由你们告诉我,这广告好在何处?(多媒体出示)“长城电扇,电扇长城”(长城电扇)“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瞬间的永恒”(照相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雀巢咖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德芙巧克力)生:长城电扇,电扇长城,采用了比喻、顶真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把长城电扇的名称融入其中,后一句又表现了它的销量之好,地位之稳固,非常新颖、贴切。生: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它一语双关。既嵌入了联想电脑的品牌,又指出了人的思维活动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世界将不可想象,引人深思。生: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句式工整,并且通过“意犹未尽”这词,让人联想到了咖啡的美味,简直让我垂涎三尺了。(生笑)生:“丝般感受”写出了德芙巧克力的润滑、轻柔的口感,是非常新颖别致的比喻。生:瞬间和永恒是一组反义词,将矛盾统一,很生动地写出了照相机的作用,将瞬间的美丽和精彩定格成永恒。师:好,太精彩了!同学们的感受、领悟能力非常强。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能达到如此效果十分难能可贵。“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你们领悟到了很多,胸中肯定也是激情荡漾。现在我们就正式“过上一把瘾”,进行创作。(教学说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欣赏它山之石的最终目的,还在于进一步启发思维,吸取精华,使学生的体验进一步饱满、丰富。我随即抓住学生欣赏别人佳作后的不平静的心情,诱导学生对广告语的创作进行总结。很快学生就总结出了“抓住事务特点,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活用成语、谐音”等许多写作技法的体验。)三 抒写胸中之意(教学说明:学生的写作激情已成一触即发之势,此时适时地鼓励创作会让学生的思维过程进一步深化)(多媒体出示:过上一把瘾)用吃货们最乐意接受的语言为我们家乡的特产“武安拽面”写一则广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的旅游胜地“京娘湖”写一则宣传广告。四 交流快意之作(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高潮阶段,也是本课教学的总结阶段。可以说前三个阶段的教学都是为本阶段的教学奠定基础。既然是交流,就应该侧重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形成生生交流,也要形成生与师的交流。)师:相当精彩!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充分体现了一种创造性的思考,非常好!看来真是后生可畏呀!可欢乐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课堂上我们不能尽情交流,就让我们在课后交流自己的得意之作。我们将出一期广告词的专刊,留住我们的精彩,也留住西塘的美丽。师:生活在五中,我们却常常不能发现它的美丽。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生活事事皆学问,身边处处即文章。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你们一定会收获很多的。好,下课。教学后记:虽然这些文字有些还不太成熟,略显稚气。可透过这些文字,我领略到了学生的才情横溢,看见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我没有对他们的文字做任何评价,因为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和文字的掌握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就我的教学设计而言,我也只想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让他们领悟语言的妙用,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没想到他们给了我许多惊喜,同时也让我感悟到了许多。有时,我总在感叹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参与不够,感悟不深。可现在看来关键在于教师捕捉让学生参与和感悟的合适契机的能力。有了这样的契机,学生往往会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来回应。课堂也就会异彩纷呈。课文是一道风景,课堂是欣赏风景的舞台。这样的欣赏,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捕捉契机,激发学生的参与,才能和学生共同领略语文的满眼风光。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