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第一课时 (3).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第一课时 (3).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第一课时 (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书写和运用读读写写中出现的生字;2、 梳理文章情节,了解文章主要人物和事件;3、 找出文章的两次插叙,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教学难点及重点:找出文章的两次插叙,体会文章的结构美。一、导人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天边遐思。我国西南边陲是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梨花美人更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驿路梨花,讲述的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读完它,你会被那里的山水、人物所感染,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板书标题、作者。简释标题,简介作者。见注释。二、学习字词,指名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订正后,学生每词齐读两遍。1、撵(nin)驿路(y)陡峭(duqio)竹篾(mi)简陋(lu)悠闲(yu)惚(hungh)修葺(q)2、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修葺:修理房子。 恍惚:看得不清楚,不真切。 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承受不起。 悠闲:闲适自得。3、形近字比较。 (1)陡 ( ) (2)瓣( ) 徒( ) 辩( ) (3)篾( ) (4)拂( ) 蔑( ) 佛( ) (5)莹( ) (6)葺( ) 营( ) 茸( )三、听课文朗读,然后学生自读。要求:听难字音,体会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可用投影片)1课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2这些人为路边小茅屋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小茅屋的过程。这和课文顺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找出课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看看哪些是写自然界的梨花、哪些是写人,二者前后照应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四、学生自读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完成思考题第l、2题。1、课文中写的人物及其出场顺序是:“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梨花)。其中对“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课文对他们言行举止相貌进行了直接的描写,而解放军和梨花刚是通过梨花的妹妹一位哈尼小姑娘讲述出来的,属间接描写。2以上那些人所做的事以及做这些事的目的。(可列表说明)人物事情目的“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方便过路人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解放军)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梨花)照料小茅屋方便过路人五、复述课文内容。(可用投影片)1按课文顺序复述:“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2按时间顺序复述: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3试比较这两种叙述顺序,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明确: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六、总结本节课。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叙述的人物、事件以及叙述的顺序,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