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学业水平测试考题分布情况2009年6月-2012年1月章节标题9.610.110.611.111.612.112.6总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1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332212114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323111213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211229第4节免疫调节11111218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113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0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1221118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2121118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111116第3节群落的结构11226第4节群落的演替11111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213118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1114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11115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111116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24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2123210总计1819191891719119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11年1月)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12年6月)4 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正确的是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09年6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2(09年6月)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下丘脑3(09年6月、多选)下列选项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A膝跳反射B表演舞蹈 C作答试题D朗诵诗歌4(10年1月)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下丘脑 C小脑 D大脑皮层5(10年1月)以下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据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A神经反射 B神经递质 C静息电位 D局部电流6(10年1月、多选)人手被针刺后迅速缩回是一种反射活动。 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含羞草小叶被触碰后合起 B飞蛾从黑暗处扑向火堆 C狗看到骨头分泌唾液 D小曼看到老鼠发出尖叫声7. (10年6月)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8(10年6月)在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某种刺激后,机体表现为() A.有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 B.有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 C.失去感觉、肌肉无运动反应 D.失去感觉、肌肉有运动反应9. (11年1月)-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便受体失去传递兴奋的能力。据此可知,-银环蛇毒中毒会造成()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肌肉松弛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肌肉持续收缩10. (11年1月、多选)下列生物中,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活动的是 A.猴子 B.草履虫 C.青蛙 D.向日葵11(11年6月)从植物中提取筒箭毒碱,能够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将导致() A.失去感觉 B.失去思考能力 C.骨骼肌松弛 D.神经细胞不能兴奋12(12年1月)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肌肉处于痉挛状态(骨骼肌持续收缩),其原因可能是该农药抑制了(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 D结合于突触后膜受体上的神经递质分解13(12年1月)某人因其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受到损伤而不能说话,该区域是( )AW区 BS区 CV区 DH区46(12年6月)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A脊髓 B下丘脑C脑 D小脑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4(09年6月)在养殖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四大家鱼时,工作人员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随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该促性腺激素类似物的靶器官是()A垂体B性腺 C下丘脑D甲状腺15(09年6月)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受到抑制,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该调节方式为( )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16(09年6月)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胸腺激素D雄性激素17(10年1月)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婴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智力迟钝。治疗此病应服用()A肾上腺素 B胸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激素18(10年1月)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 A肝糖原的合成 B肝糖原的分解 C葡萄糖的储存 D葡萄糖的氧化19. (10年6月)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20. (10年6月)在四大家鱼(鲤、鳙、草、鲢)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 A.胰岛素 B.生长素 C.抗利尿激素 D.促性腺素21. (10年6月、多选)蝌蚪发育成青蛙与甲状腺激素密切相关,如果垂体被完全破坏,蝌蚪就不能正常发育为青蛙,原因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垂体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不能运输到靶器官 D.下丘脑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2. (11年1月)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给患者注射()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D.甲状腺激素23. (11年6月、多选)当一个饥饿的健康成年人在饱餐之后,他体内的变化是 A.尿的生成量一定减少, B.尿中一定会出现糖C.血糖水平一定比餐前高 D.胰岛素分泌量一定比餐前高24(12年1月、多选)健康人进餐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胰高血糖素下降 B胰岛素下降 C胰高血糖素上升 D胰岛素上升25(12年6月)在高等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A通过体液运输 B微量和高效C作用于靶细胞 D产生神经冲动47(12年6月)胰腺分泌的激素对血糖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胰腺被切除后的小鼠,很快出现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表明胰腺可分泌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5(09年6月)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A糖B水CNa+DK+6(10年1月)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时间较短 B微量而且高效 C反应速度较快 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27(10年1月)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 ) 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 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28. (11年1月)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 A.温度适宜环境中 B.炎热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29. (11年6月、多选)当某人感到冷时,他的() A.汗液分泌量增加 B.冷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体温因受调节而保持不变30(12年1月)不管是生活在极地还是赤道,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人体能通过( )A皮肤不断散热B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调控机体产热和散热31(12年1月、多选)若健康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迅速增加,最可能的原因及结果是()A喝了过多的清水 B吃了过咸的食物C随后尿量会减少 D随后尿量会增加26(12年6月)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依赖于A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B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56(12年6月,多选)人感冒时,会出现畏寒、发热症状;用退热药后,可出现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现象。在发热和退热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A发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B发热时,产热大于散热C退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D退热时,产热大于散热。第4节免疫调节 32(09年6月) (多选)病原体侵入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浆细胞分泌抗体 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33(10年1月、多选)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调或遭到破坏,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如艾滋病。下列疾病中,与免疫相关的是() A巨人症 B过敏性鼻炎 C高度近视 D系统性红斑狼疮34. (10年6月、多选)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A.相应抗体 B.生长激素 C.记忆B细胞 D.乙肝病毒35. (11年1月、多选)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机体会对其做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 B.皮肤出现荨麻疹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36(11年6月)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 C.效应T细胞 D.记忆淋巴细胞37(12年1月)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38(12年1月)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 ) 衰老细胞 正常白细胞 正常红细胞 畸变细胞A B C D44(12年6月)日常生活现象中,属于过敏反应的是A喝冰汽水打嗝 B中暑晕倒C接触花粉引起皮疹 D运动过度肌肉痉孪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11年6月)小周用胚芽鞘做“生长素极性运输”探究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一定时间(t)后测定并比较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是A.甲没有生长素 B.乙的生长素运送到甲 C.乙不含生长素 D.甲的生长素运送到乙2(12年1月)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胚芽鞘会弯曲生长的是( )34(12年6月)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具有极性,也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图3 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为Aab Bba Cca Dcd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3(10年1月)小张暑假到了乡下的外公家,看见外公往装有生香蕉的塑料袋中放了一些熟香蕉,然后密封好塑料袋。外公告诉他这样做是利用熟香蕉散发的某种物质来催熟生香蕉,这种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乙烯 C氮气 D氧气4. (10年6月)芦苇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植株较矮、纤维短,影响产品的质量。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这一调节剂应该是( ) A.乙烯利 B.赤霉素 C.青鲜素 D.脱落酸5. (10年6月)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植株的顶芽,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向光性 C.解除顶端优势 D.抑制细胞分裂6. (11年1月)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为( ) A.胰岛素B.青霉素 C.生长素 D.脱落酸7. (11年1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使用恰当的是( ) A.用低浓度的2,4-D喷洒农田除去杂草 B.黄瓜结果后,喷洒较高浓度的脱落酸保果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喷洒芦苇使植株长得更高以获得长纤维 D.番茄开花后,喷洒较高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8(11年6月)体内脱落酸含量比野生型玉米低很多的玉米某突变体,其种子会在未完全成熟前就在果穗上萌芽,说明脱落酸能够( ) A.促进种子萌芽 B.抑制生根 C.抑制种子萌芽 D.促进结实9(12年1月)图3所示为叶片脱落酸含量与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的大小)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规律。又图可知,脱落酸可能诱导气孔( )A开放 B关闭C数量增加 D位置改变33(12年6月)刚采收的柿子由于成熟度不够常带有涩味,为加快果实成熟以减少柿子涩味,可使用A脱落酸 B乙烯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1(09年6月)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 )A目测估计法 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 D样方法2(09年6月)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 近期内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的是( )3(10年1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水平结构 D出生率4. (10年6月)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甲乙5. (10年6月、11年6月)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6. (11年1月)下表所示为三个城市的入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若将这三个城市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C.甲丙乙 D.乙丙甲13(12年6月)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A出生率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物种丰富度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7(09年6月)在酵母菌的培养中,如果不更换培养液,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式为( )A直线B“S”型曲线 C“J”型曲线D不规则曲线8(10年1月)右图是某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2000个B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呈直线增长C在05天内该生物种群密度越来越大D6天后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9. (10年6月、11年1月)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 )10(12年1月)小张同学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他所用的培养液体系的K值(环境容纳量)约为( )A1000个 B2100个C10500个 D21000个36(12年6月)下图所示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中,最可能属于衰退型的是第3节群落的结构11(10年1月)在开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中,要对土壤中小动物进行取样调查,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随机观察法 B取样器取样法 C标志重捕法 D目测估计法12(11年6月)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 A.种间竞争 B.种内竞争 C.种内互助 D.互利共生13(12年1月)农业生产中人们可通过防除农田中的杂草而实现增产,农田中杂草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能是( )A种间竞争B种内竞争 C种内互助 D互利共生14(12年1月)调查某菜园蚯蚓数量的适宜方法是( )A直接计数法 B样方法 C目测估算法D标志重捕法14(12年6月)调查种群密度时,研究对象不同,采用方法也不同。以下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对象是A大肠杆菌 B蒲公英C大象 D丹顶鹤35(12年6月)大豆植株的根部常有一些根瘤,其中的根瘤菌可为大豆植株提供氮素,而大豆植株可为根瘤菌提供有机营养。大豆植株和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属于A捕食 B竞争C互利共生 D寄生第4节群落的演替15(09年6月)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 )A物种组成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16(10年1月)下图为某地的荒漠经多年治理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可称为( ) A群落的抵抗力 B群落的稳定性 C群落的丰富度 D群落的演替17. (10年6月)某荒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逐渐生长了多种草,这一过程可称为( ) A.群落的演替 B.群落的物质循环 C.群落的抵抗 D.群落的能量流动18. (11年1月)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 A.退耕还林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沙漠变绿洲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9(12年1月)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 A群落的初生演替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10年1月)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蓝藻 B腐生真菌 C寄生虫 D绿色植物2(10年1月)在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A生产者的种类越多 B消费者的种类越多C消费者的数量越多 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3. (10年6月)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A. 第二营养级 B. 第三营养级 C. 第四营养级 D. 第五营养级4. (11年1月)某生态系统中,免吃草,狐食兔,狼捕食狐,构成了一条食物链,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5. (11年1月)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6. (11年1月)小强拟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下列选项中,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绿色植物 B.瞭望塔 C.土壤 D.水7. (11年6月、多选)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功能的阐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源头 B.消费者的存在加速了物质循环 C没有消费者物质循环将停止 D没有分解者物质循环将停止57(12年6月,多选)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某地红树林的食物网见图5,据图可知A水生植物是主要生产者B该食物网共有7 条食物链C该食物网共有3 个营养级D过度捕捞鱼会影响鸟类的数量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8(09年6月)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该食物网中( )A共有两条食物链 B能量可循环利用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D昆虫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9(10年1月)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B能量沿食物链循环流动C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可以循环利用D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10. (10年6月)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在“草兔狐”食物链中,如果狐活动一天需要200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约为( )A.200KJ B.2500KJ C.5000KJ D.20000KJ37(12年6月)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最有效地利用能量。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秸秆中的能量有效利用的措施包括 就地燃烧秸秆 秸秆用作饲料 发酵桔秆产生沼气 秸秆用于造纸A B C D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09年6月)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其中,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A动物的无氧呼吸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动物的有氧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12(10年1月)我是一个CO2分子,在空气中游荡;后来被小草吸收变成其体内糖分子的组成成分;随后小草被兔子吃了,我又变成了兔子体内的组成成分;最后兔子老死,在一些细菌等朋友的帮助下,我从兔子体内逃逸出,返回空气中。这一过程是(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CO2的合成 DCO2的降解13. (10年6月、多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不相关C. 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流动的 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14(12年1月、多选)林德曼对某天然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部分结果如图7,由图可知( )A生产者为B次级消费者为C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D能量在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12(12年6月)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 B碳水化合物C碳酸 D碳酸盐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5(09年6月、多选)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化学信息来防治害虫的是A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C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D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雌雄交配16(10年1月、多选)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 A孔雀开屏 B猩猩拍胸警示 C候鸟迁徙 D鱼的洄游17(10年6月)雄孔雀开屏是向雌孔雀发出的一种求偶信号,这种信号属于(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18. (11年1月)蜜蜂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把所发现蜜源的信息传递给同伴。 蜜蜂跳舞属于( ) A.化学信息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D、定位信息19(12年1月)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10(12年6月)向日葵是一种能够对光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植物。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引起向日葵向光性弯曲的信息属于A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C遗传信息 D物理信息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09年6月)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A北极苔原 B温带草原C高山草甸D热带雨林21(11年6月)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是( ) A.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生长 B.某水环境中的微生物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C.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D.某森林鸟类的数量因害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11(12年6月)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可以依靠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体制单位面向林西招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备考难点备考解析)
- 黑龙江单招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字 通信原理》课件-数字通信原理
- 2025国考葫芦岛市安全生产岗位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河北金融监管局申论贯彻执行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陕西民航公安申论公文写作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承德市治安管理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白山市行政管理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桑叶种植技术
- 透析器反应的应急处理
- 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大桥、互通立交、分离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 上海2024年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名人-李鸿章-人物介绍
- 5G网络覆盖优化方案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综合测试含答案
- 有趣的汉字《甲骨文》课件
- GB/T 34549-2024卫生洁具智能坐便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